一种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615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能容纳机构,所述储能容纳机构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识别装置本体,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底座和识别装置本体并延伸到识别装置本体内部的除潮机构。该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通过除潮机构和干燥机构的设置,除潮机构将识别装置本体内部的湿气吸入并进行除潮,再将干燥的空气导入干燥机构内部加热使之循环吹入识别装置本体内部将凝结在其内部的水珠蒸发,使除潮机构有效除潮,如此,避免了识别装置本体内部元件被潮气入侵从而出现短路现象,也就不会增添过多的成本支出,方便了使用者使用。方便了使用者使用。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识别装置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上交通运输作为一种古老的方式,由于其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少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改善水上交通状况,降低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受到海事机构和港航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专家、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为了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加强了对船舶监管力度,对航船舶的交通量进行实时监测,尤其是对船舶流量的监测。
[0003]目前,由于要对船舶流量进行监测,大多的船舶自动识别装置设置在岸基上,但岸基的环境过于潮湿,自动识别装置安装于室外,不仅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且极易被湿气入侵,造成内部短路现象的发生,增添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具备除潮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岸基的环境过于潮湿,自动识别装置安装于室外,易被湿气入侵,造成内部短路现象的发生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能容纳机构,所述储能容纳机构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识别装置本体,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底座和识别装置本体并延伸到识别装置本体内部的除潮机构,所述除潮机构的出风口连通有一端贯穿底座和储能容纳机构并延伸到识别装置本体内部的干燥机构;
[0006]所述除潮机构包括除潮风机,所述除潮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的除湿器,所述除潮风机的抽风口连通有一端贯穿底座和识别装置本体并延伸到识别装置本体内部的抽气管。
[0007]进一步,所述储能容纳机构包括容纳柱体,所述容纳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容纳柱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0008]进一步,所述识别装置本体包括监测识别设备,所述容纳柱体的左侧且位于监测识别设备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疏水层,所述防护罩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
[0009]进一步,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加热箱,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一端与除湿器相连通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组,所述加热箱的顶部连通有位于电热丝组右侧且一端贯穿底座和容纳柱体并延伸到防护罩内部的出风管。
[0010]进一步,所述湿度传感器、除潮风机、除湿器和电热丝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疏水层与防护罩相贴合。
[0011]进一步,所述防护罩为钢化玻璃,所述除湿器的出风口与加热箱相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电热丝组的外壁与加热箱的内壁相贴合,所述除湿器的背面连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底座外部的排水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通过除潮机构和干燥机构的设置,除潮机构将识别装置本体内部的湿气吸入并进行除潮,再将干燥的空气导入干燥机构内部加热使之循环吹入识别装置本体内部将凝结在其内部的水珠蒸发,使除潮机构有效除潮,如此,避免了识别装置本体内部元件被潮气入侵从而出现短路现象,也就不会增添过多的成本支出,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0015]2、该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通过识别装置本体和储能容纳机构的设置,识别装置本体对内部元件起到防护作用,避免且内部元件被外来物品损坏,储能容纳机构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进行存储,为识别装置本体供电,分担了电能源的支出,进一步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9]图中:1底座、2储能容纳机构、201容纳柱体、202太阳能发电板、203控制器、3识别装置本体、301监测识别设备、302防护罩、303疏水层、304湿度传感器、4除潮机构、401除潮风机、402除湿器、403抽气管、5干燥机构、501加热箱、502电热丝组、503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能容纳机构2,储能容纳机构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识别装置本体3,底座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底座1和识别装置本体3并延伸到识别装置本体3内部的除潮机构4,除潮机构4的出风口连通有一端贯穿底座1和储能容纳机构2并延伸到识别装置本体3内部的干燥机构5;
[0022]除潮机构4包括除潮风机401,除潮风机401的出风口连通有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除湿器402,除潮风机401的抽风口连通有一端贯穿底座1和识别装置本体3并延伸到识别装置本体3内部的抽气管403,通过除潮风机401将防护罩302内部的湿气吸入除湿器402内,使除湿器402将湿润的空气进行冷凝除潮使之干燥。
[0023]本实施例中,储能容纳机构2包括容纳柱体201,容纳柱体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202,容纳柱体20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03,通过太阳能发电板202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进行存储,使之监测识别设备301供电,节约了一部分电能源的支出。
[0024]本实施例中,识别装置本体3包括监测识别设备301,容纳柱体201的左侧且位于监测识别设备30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302,防护罩30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疏水层303,防护罩302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304,疏水层303的设置,避免了防护罩302内外温差过大从而使防护罩302外部凝结水珠影响监测识别设备301的监控。
[0025]本实施例中,干燥机构5包括加热箱501,底座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一端与除湿器402相连通的加热箱501,加热箱5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组502,加热箱501的顶部连通有位于电热丝组502右侧且一端贯穿底座1和容纳柱体201并延伸到防护罩302内部的出风管503,通过电热丝组502将干燥的空气加热并使之循环吹入防护罩302内,使监测识别设备301内部凝结的水珠蒸发,使除潮风机401能高效的将防护罩302内部湿气抽离。
[0026]本实施例中,湿度传感器304、除潮风机401、除湿器402和电热丝组502均与控制器203电连接,疏水层303与防护罩302相贴合,控制器203的设置使湿度传感器304、除潮风机401、除湿器402和电热丝组502能够自主工作,实现了智能化运作。
[0027]本实施例中,防护罩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能容纳机构(2),所述储能容纳机构(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识别装置本体(3),所述底座(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底座(1)和识别装置本体(3)并延伸到识别装置本体(3)内部的除潮机构(4),所述除潮机构(4)的出风口连通有一端贯穿底座(1)和储能容纳机构(2)并延伸到识别装置本体(3)内部的干燥机构(5);所述除潮机构(4)包括除潮风机(401),所述除潮风机(401)的出风口连通有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除湿器(402),所述除潮风机(401)的抽风口连通有一端贯穿底座(1)和识别装置本体(3)并延伸到识别装置本体(3)内部的抽气管(4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容纳机构(2)包括容纳柱体(201),所述容纳柱体(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202),所述容纳柱体(20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岸基船舶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本体(3)包括监测识别设备(301),所述容纳柱体(201)的左侧且位于监测识别设备(30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3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为庚张卫成范子豪潘涌张涛张海龙陈志刘书宁屠金阳倪超任庆飞宓宗龙刘涛闫凤明吴其江陆栋肖加华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苏海航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