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94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汽车,该后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支撑板连接的第一安装板,所述支撑板的自由端与所述保险杠本体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以及所述保险杠本体围合形成吸能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均用于与车身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后保险杠总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后保险杠安全性低的问题。杠安全性低的问题。杠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人们对汽车的需要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满足日常使用的前提下,也追求着汽车更高的安全性。
[0003]现有技术当中,汽车后保险杠基本都是由板状的加强板组成,加强板上面有一层薄薄的钣金,然而,在遇到追尾事故发生时,板状的加强板防撞能力较差,并不能很好的吸收防撞产生的能量,从而容易造成车内人员的损伤,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保险杠总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后保险杠安全性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出的后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支撑板连接的第一安装板,所述支撑板的自由端与所述保险杠本体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以及所述保险杠本体围合形成吸能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均用于与车身连接。
[0006]上述后保险杠总成,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支撑板与保险杠本体形成吸能腔,在发生追尾事故时,碰撞使支撑板溃缩,吸能腔可以有效的对碰撞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并设置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连接,通过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同时固定在车身上,提升了保险杠本体与车身之间的稳定性和保险杠总成的整体结构强度,有利于吸能腔的对碰撞产生的能量稳定吸收,防止车内人员损伤,提升了汽车碰撞时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后保险杠总成安全性低的问题。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后保险杠总成,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平板部、由所述第一平板部垂直向下延伸的下延部,所述下延部与所述车身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平板部、由所述第二平板部向上延伸出的上延部,所述第一平板部与所述第二平板部连接,所述上延部与所述车身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板部与所述第二平板部均由多段弯折而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平板部的表面形成有凸起,所述第一平板部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围合形成有安装空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中部凸起以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形成第一空腔。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固定孔,所述加强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
适配的装配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保险杠本体上还设有牌照安装支架和两个线束固定支架,两个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分别设于所述牌照安装支架的两侧。
[0014]进一步地,所述保险杠本体包括相扣合的保险杠上板和保险杠下板,所述保险杠上板与所述保险杠下班之间围合形成第二空腔。
[0015]进一步地,所述保险杠上板和所述保险杠下板均采用JSH440W钢材质,且所述保险杠上板和所述保险杠下板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固定连接。
[0016]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后保险杠总成。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后保险杠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后保险杠总成中的加强机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后保险杠总成中的加强机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1]图5为图1中B处放大图。
[00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3]保险杠本体10保险杠上板11保险杠下板12支撑板20吸能腔200第一安装板30第一平板部31凹槽310下延部32第二安装板40第二平板部41凸起410上延部42加强板50第一空腔51牌照安装支架60线束固定支架70
ꢀꢀ
[002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后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本体10以及分别设于保险杠本体10两端的加强机构,其中:
[0029]加强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20以及分别与两个支撑板20连接的第一安装板30,支撑板20的自由端与保险杠本体10连接,两个支撑板20与第一安装板30以及保险杠本体10围合形成吸能腔200。
[0030]可以理解的,在发生追尾事故时,碰撞会使支撑板20溃缩,从而吸能腔200可以有效的对碰撞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
[0031]具体的,第一安装板30上连接有第二安装板40,第一安装板30与第二安装板40均用于与车身连接;通过在第一安装板30上设置第二安装板40,并通过第一安装板30和第二安装板40同时固定在车身上,提升了保险杠本体10与车身之间的稳定性和保险杠总成的整体结构强度,有利于吸能腔200的对碰撞产生的能量稳定吸收。
[0032]更具体的,第一安装板30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平板部31、由第一平板部31垂直向下延伸的下延部32,下延部32与车身连接,第二安装板40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平板部41、由第二平板部41向上延伸出的上延部42,第一平板部31与第二平板部41连接,上延部42与车身连接;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平板部31与第二平板部4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下延部32上开设有卡槽(图未示),车身上设有与卡槽适配的卡块(图未示),在具体安装时,卡块用于嵌入卡槽中,可以对保险杠总成安装进行预定位,方便操作人员安装,上延部42上开设有螺孔(图未示),上延部42与车身通过螺孔固定连接。
[0033]进一步地,第一平板部31与第二平板部41均由多段弯折而成;通过将第一平板部31与第二平板部41设置成多段弯折的形状,在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连接的第一安装板,所述支撑板的自由端与所述保险杠本体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以及所述保险杠本体围合形成吸能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均用于与车身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平板部、由所述第一平板部垂直向下延伸的下延部,所述下延部与所述车身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平板部、由所述第二平板部向上延伸出的上延部,所述第一平板部与所述第二平板部连接,所述上延部与所述车身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部与所述第二平板部均由多段弯折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板部的表面形成有凸起,所述第一平板部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兵刘丹李晓涛曹鹏鹏徐财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华翔汽车内外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