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式吸能盒及具有该吸能盒的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式吸能盒及具有该吸能盒的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在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汽车工业在世界上飞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渐渐的我国的汽车持有量达到了一个庞大规模。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其中汽车2.81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5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18亿人。在这么庞大的数量背后,必然会发生许多的交通安全事故,因此汽车的安全性问题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关键性问题。
[0003]吸能盒作为汽车前部的一个小零件,但是在汽车的安全问题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了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吸能盒的合理的优化设计有着很大必要。简单的增加吸能盒的厚度或者改变其外形设计,虽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其抗冲击的效能,但是其撞击过程却很不平稳,易造成二级撞击,因此这类吸能盒还不足以应用在真实的汽车的碰撞安全性问题上,因此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式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可沿撞击方向压溃变形的盒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减震的缓冲盒(4),盒本体通过衔接部与缓冲盒(4)相连,所述衔接部与缓冲盒(4)同轴布置且轴线与撞击方向平行,盒本体沿撞击方向压溃变形的同时通过衔接部带动所述缓冲盒(4)沿撞击方向压溃变形,所述缓冲盒(4)为密封盒体,缓冲盒(4)上开设有供缓冲盒(4)内气体向外排出的泄压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式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为与缓冲盒(4)同轴布置的传导杆(2),所述缓冲盒(4)固定在盒本体内并与盒本体同轴布置,所述传导杆(2)的一端与盒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导杆(2)的另一端与缓冲盒(4)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式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位于缓冲盒(4)的轴线上,泄压孔的排气方向与撞击方向相反,所述传导杆(2)为空心杆体以供缓冲盒(4)内的气体自泄压孔向盒本体外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式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与气阀(5)相连以控制气体的排出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式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本体包括沿撞击方向依次相连的可沿撞击方向收缩变形的波纹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华,李虚竹,吴玉程,李明,翟华,朱晓勇,娄庆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