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机构以及配备它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90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可动铁芯的移动时的倾斜的电磁阀机构以及配备它的高压燃料供给泵。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磁阀机构(300)具备:线圈(41),其设置成环状;固定铁芯(44),其配置在线圈(41)的径向内侧;可动铁芯(45),其在线圈(41)的径向内侧以与固定铁芯(44)相对的方式配置,与固定铁芯(44)一起构成磁路的一部分,通过对线圈(41)的通电而被固定铁芯(44)吸引;以及引导构件(46),其具有第1中心轴线(A3),在与固定铁芯(44)接触分离的方向上引导可动铁芯(45),是固定的。引导构件(46)配置在可动铁芯(45)的径向内侧而支承可动铁芯(45)的移动。的移动。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磁阀机构以及配备它的高压燃料供给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内燃机用的电磁阀机构以及配备它的高压燃料供给泵。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的内燃机用的高压燃料供给泵中,有的使用有电磁阀机构(电磁吸入阀单元),以调整燃料流量。电磁阀机构通过对线圈的通电来控制阀的开闭运动。
[0003]在电磁阀机构中,当开始对线圈的通电时,在可动铁心(可动铁芯)与固定铁心(固定铁芯)之间产生磁吸引力,可动铁心开始向固定铁心侧移动。当可动铁心移动了固定铁芯与可动铁芯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的距离时,通常会撞在固定铁心上而停下。
[0004]此外,为了避免可动铁心与固定铁心的碰撞,已知有如下电磁阀机构,具备:磁轭,其由磁性材料形成;线圈,其收容在磁轭内部;固定铁心,其位于线圈的中心部;可动铁心,其设置成与固定铁心相对;阀杆,其从可动铁心得到力的传递而位移;以及环状零件,其处于与阀杆相对的位置,在没有对线圈的通电的状态下,以环状零件与柱塞之间产生的间隙比可动铁心与固定铁心之间产生的间隙小的方式调整环状零件的位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

1084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6]在上述电磁阀机构中,当可动铁心相对于固定铁心而言以相对倾斜的状态移动时,相对于可动铁心无倾斜地移动的理想情况而言,由可动铁心和固定铁心等构成的磁路中产生的磁场的大小、可动铁心的移动量(行程量)会发生变化。因此,可动铁心的动作(移动)发生偏差,从而有对阀的开闭动作的响应性产生影响之虞。在使用电磁阀机构的高压燃料供给泵中,若可动铁心的动作(移动)发生偏差,则存在燃料的排出流量相对于期望流量而言发生偏差的情况。因而,在电磁阀机构中,需要抑制可动铁心的动作的偏差。为了抑制可动铁心的移动时的倾斜,往意想方向引导可动铁心的移动的引导机构就比较重要。
[0007]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螺线管阀(电磁阀机构)中,可动铁心固定在阀杆的轴向一侧,而且阀杆的轴向另一侧可滑动地支承在具有引导用孔部的滑动部(引导机构)上。因此,可动铁心的移动经由阀杆而由滑动部加以引导。阀杆与滑动部(引导用孔部)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阀杆有时会以倾斜的状态移动。当阀杆以倾斜的状态被滑动部引导时,固定在阀杆上的可动铁心便会随着阀杆的倾斜而以倾斜的状态移动。在这样的构成的螺线管阀中,相对于可动铁心无倾斜地移动的理想情况的可动铁心的偏移量(与理想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移量)与可动铁心固定在阀杆上的位置起到阀杆滑动支承在滑动部(引导机构)上的位置为止的距离成比例地增大。即,引导可动铁心的引导机构起到可动铁心为止的距离
越长,可动铁心的上述偏移量便越大。当可动铁心的倾斜造成的偏移量增大时,相应地便存在可动铁心的动作产生较大偏差的情况。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消除上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可动铁芯的移动时的倾斜的电磁阀机构以及配备它的高压燃料供给泵。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9]本申请包含多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举其一例,一种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线圈,其设置成环状;固定铁芯,其配置在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可动铁芯,其在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以与所述固定铁芯相对的方式配置,与所述固定铁芯一起构成磁路的一部分,通过对所述线圈的通电而被所述固定铁芯吸引;以及引导构件,其具有第1中心轴线,在与所述固定铁芯接触分离的方向上引导所述可动铁芯,是固定的;所述引导构件配置在所述可动铁芯的径向内侧而支承所述可动铁芯的移动。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以在可动铁芯的径向内侧的位置支承并引导可动铁芯的方式构成固定的引导构件,因此,可以使引导支承可动铁芯的位置相较于现有结构而言靠近可动铁芯侧,结果,能够减少可动铁芯的移动时的倾斜。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及效果将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来加以明确。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表示包含配备有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阀机构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内燃机的燃料供给系统的构成图。图2为表示配备有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阀机构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截面图。图3为作为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阀机构的电磁吸入阀单元的放大图。图4为表示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阀机构中的可动铁芯与其引导结构部的关系的说明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电磁阀机构的截面图。图6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电磁阀机构的截面图。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阀机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阀机构以及配备它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燃料供给系统)首先,使用图1及图2,对配备有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阀机构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构成以及包含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内燃机的燃料供给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包含配备有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阀机构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内燃机的燃料供给系统的构成图。图2为表示配备有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阀机构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
截面图。
[0013]图1中,内燃机的燃料供给系统例如具备储留燃料的燃料箱101、汲取燃料箱101内的燃料而送出的进给泵102、对从进给泵102送出的燃料进行加压而排出的高压燃料供给泵1、以及对从高压燃料供给泵1压送的高压燃料进行喷射的多个喷射器103。本系统是向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的汽缸内直接喷射燃料的系统,也就是所谓的直喷发动机系统。
[0014]高压燃料供给泵1经由吸入管道104连接于进给泵102,而且经由共轨105连接于喷射器103。喷射器103根据发动机的汽缸数安装在共轨105上,以根据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以下称为ECU)107的控制信号而开阀或闭阀的方式受到控制。共轨105上安装有对从高压燃料供给泵1排出的燃料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106。压力传感器106将压力的检测信号输出至ECU 107。
[0015]高压燃料供给泵1具备在内部具有对燃料进行加压用的加压室4的泵壳1a和装配在泵壳1a上的柱塞5、电磁吸入阀单元300、排出阀单元500。柱塞5通过往复运动对加压室4内的燃料进行加压。电磁吸入阀单元300作为对吸入至加压室4的燃料流量进行调节的容量可变机构发挥功能,由来自ECU 107的控制信号加以控制。排出阀单元500将经柱塞5加压后的燃料排出至共轨105侧。
[0016]如图1及图2所示,在泵壳1a的顶端部侧(图1及图2中的上端部侧)固定有有底筒状(杯状)的缓冲器盖10。缓冲器盖10上安装有吸入接头11,吸入接头11形成了高压燃料供给泵1的低压燃料吸入口2a。吸入接头11内安装有吸入过滤器12。吸入过滤器12有防止存在于燃料箱101到低压燃料吸入口2a之间的异物因燃料的流动而吸入至高压燃料供给泵1内的作用。
[0017]由泵壳1a的顶端部和缓冲器盖10在加压室4的上游侧形成了作为燃料流路的一部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线圈,其设置成环状;固定铁芯,其配置在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可动铁芯,其在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以与所述固定铁芯相对的方式配置,与所述固定铁芯一起构成磁路的一部分,通过对所述线圈的通电而被所述固定铁芯吸引;以及引导构件,其具有第1中心轴线,在与所述固定铁芯接触分离的方向上引导所述可动铁芯,是固定的;所述引导构件配置在所述可动铁芯的径向内侧而支承所述可动铁芯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铁芯经由一体地设置在径向内侧的位置的被引导构件而支承在所述引导构件上,所述被引导构件具有在内部配置所述引导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引导构件进行滑动的筒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引导构件通过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向所述可动铁芯的内周面的压入来接合至所述可动铁芯而与所述可动铁芯构成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铁芯在其内周面具有内螺纹部,所述被引导构件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具有螺合至所述可动铁芯的所述内螺纹部的外螺纹部,所述被引导构件通过所述筒状部的所述外螺纹部向所述可动铁芯的所述内螺纹部的旋入来固定至所述可动铁芯而与所述可动铁芯构成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引导构件通过熔融接合或液相接合来接合至所述可动铁芯而与所述可动铁芯构成为一体。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引导构件通过所述可动铁芯及所述被引导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铆接来接合至所述可动铁芯而与所述可动铁芯构成为一体。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进而具备配置在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而且是所述可动铁芯的径向外侧并收容所述可动铁芯、所述被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的筒状的壳体,所述被引导构件的所述筒状部的内径与所述引导构件的外径的差比所述壳体的内径与所述可动铁芯的外径的差小。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仓清隆山田裕之田村真悟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