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控制器壳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618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身控制器壳体模具,涉及到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领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的转轴通过轴承与工作台活动插接,转动盘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圆盘的上表面中部贴合连接有下模具,下模具的两侧面均贴合连接有V型夹块,V型夹块的下表面与圆盘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的外侧壁通过多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多个圆盘,圆盘上设置有下模具,转动盘能够转动,并将空的下模具转动至上模具的正下方,无需等待零件取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次成型工艺,因此有效提高了成型的效率。因此有效提高了成型的效率。因此有效提高了成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控制器壳体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车身控制器壳体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车身控制器又称为车身电脑,在汽车工程中是指用于控制车身电器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车身控制器常见的功能包括控制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空调、大灯、转向灯、防盗锁止系统、中控锁和除霜装置等,车身控制器可以通过总线与其他车载ECU相连。
[0003]目前,现有的车身控制器壳体模具,在对车身控制器壳体成型后,需要将零件从模具成型腔内取下,才能够进行下一次的成型工艺,中间等待时间较长,因此零件的成型效率不高,其次,在模具长时间使用磨损后,不便于将模具拆下进行更换,从而导致模具更换过程费时费力。因此,专利技术车身控制器壳体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身控制器壳体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车身控制器壳体模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转轴通过轴承与工作台活动插接,所述转动盘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表面中部贴合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两侧面均贴合连接有V型夹块,所述V型夹块的下表面与圆盘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所述圆盘外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通过螺纹活动贯穿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V型夹块的中部活动插接,所述圆盘的外侧壁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内腔活动贯穿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一端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位于定位孔的内腔并与定位孔相适配。
[0006]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为三角形,所述连接板下表面的两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
[0007]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下端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下端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的内腔设置有与固定筒相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下端外侧活动套接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筒的上端内壁和限位块的上表面贴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侧撑板,所述侧撑板设置为倒置的L型,所述侧撑板的顶板中部靠近工作台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
[0010]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相适配。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在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的外侧壁通过多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多个圆盘,圆盘上设置有下模具,转动盘能够转动,进而将成型后的下模具移动走,并将空的下模具转动至上模具的正下方,无需等待零件取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次成型工艺,因此有效提高了成型的效率;
[0013]2、本技术通过在下模具的两侧均贴合连接有V型夹块,圆盘外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端通过螺纹固定贯穿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V型夹块的中部活动插接,因此通过拧动螺纹杆能够带动V型夹块水平移动,进而便于对下模具进行夹紧定位,因此本装置对下模具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便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俯剖剖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V型夹块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工作台;2、转动盘;3、连接杆;4、圆盘;5、下模具;6、V型夹块;7、固定块;8、螺纹杆;9、定位环;10、定位杆;11、定位孔;12、连接板;13、活动杆;14、固定筒;15、限位块;16、推力弹簧;17、侧撑板;18、液压缸;19、上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车身控制器壳体模具,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转动盘2,转动盘2的转轴通过轴承与工作台1活动插接,因此转动盘2能够转动,转动盘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杆3,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4,转动盘2转动时能够带动多个圆盘4移动,圆盘4的上表面中部贴合连接有下模具5,下模具5的两侧面均贴合连接有V型夹块6,V型夹块6的下表面与圆盘4的上表面贴合连接,两个V型夹块6能够对下模具5进行夹紧定位。
[0021]其次,在圆盘4外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的上端通过螺纹活动贯穿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一端通过轴承与V型夹块6的中部活动插接,因此通过拧动螺纹杆8能够带动V型夹块6在圆盘4的上表面水平滑动,两个V型夹块6对下模具5进行夹紧定位后,螺纹杆8与固定块7之间的螺纹连接能够有效避免V型夹块6轻易发生移动,圆盘4的外侧壁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9,定位环9的内腔活动贯穿连接有定位杆10,工作台1上表面的一端开设有与定位杆10相适配的定位孔11,定位杆10的下端位于定位孔11的内腔并与定位孔11相适配,通过将定位杆10贯穿定位环9并插入定位孔11的内腔能够有效避免定位环9发生位置移动,进而避免圆盘4发生移动。
[0022]进一步的,在定位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设置为三角形,连接板12下表面的两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3,活动杆13的下端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筒14,
固定筒14的下端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筒14的内腔设置有与固定筒14相适配的限位块15,限位块15与活动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活动杆13的下端外侧活动套接有推力弹簧16,推力弹簧1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筒14的上端内壁和限位块15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推力弹簧16提供推力能够避免活动杆13与固定筒14之间轻易发生竖直滑动,从而避免定位杆10与定位环9分离,通过竖直向上移动连接板12并带动定位杆10与定位环9分离,此时圆盘4即可移动。
[0023]具体的,在工作台1上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侧撑板17,侧撑板17设置为倒置的L型,侧撑板17的顶板中部靠近工作台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8,液压缸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19,上模具19与下模具5相适配,液压缸18工作时带动上模具19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将上模具19与下模具5进行合模。
[0024]本技术工作原理:
[0025]本装置使用时,启动液压缸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身控制器壳体模具,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转动盘(2),所述转动盘(2)的转轴通过轴承与工作台(1)活动插接,所述转动盘(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4),所述圆盘(4)的上表面中部贴合连接有下模具(5),所述下模具(5)的两侧面均贴合连接有V型夹块(6),所述V型夹块(6)的下表面与圆盘(4)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所述圆盘(4)外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上端通过螺纹活动贯穿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一端通过轴承与V型夹块(6)的中部活动插接,所述圆盘(4)的外侧壁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9),所述定位环(9)的内腔活动贯穿连接有定位杆(10),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的一端开设有与定位杆(10)相适配的定位孔(11),所述定位杆(10)的下端位于定位孔(11)的内腔并与定位孔(11)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器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树民侯俊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艾萨克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