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70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品输送设备。在物品输送设备中,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对象体和检测器,所述对象体在相对于设置于第2建造物的第2输送装置的相对位置被固定的状态下被支承,所述检测器在相对于设置于第1建造物的第1输送装置的相对位置被固定的状态下被支承,检测对象体;检测控制装置基于由检测器得到的检测结果,计算第1输送装置相对于第2输送装置的上下偏差量;升降控制装置基于上下偏差量,使升降机构将第1输送装置升降,以使第1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与第2输送装置的输送面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一致。一致。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品输送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相互排列配置的第1建造物与第2建造物之间输送物品的物品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这样的物品输送设备中,随着因外部气体温度的变动等而第1建造物及第2建造物稍稍变形,设置于第1建造物的第1输送装置和设置于第2建造物的第2输送装置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变化,有变得难以在这些输送装置彼此间适当地交接物品的可能性。
[0003]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84259号公报)中,公开了对在第1建造物(M)与第2建造物(N)之间输送物品的输送台车(1)进行导引的轨道装置。该轨道装置具备:第1轨道部(3),设置于第1建造物(M);第2轨道部(4),设置于第2建造物(N);以及第3轨道部(7),设置在这些轨道部之间,沿着轨道部的延伸方向(物品的输送方向)移动自如。而且,在第1轨道部(3)与第3轨道部(7)之间以及第2轨道部(4)与第3轨道部(7)之间,分别形成有规定的间隙(D2、D3)。这样,在专利文献1的轨道装置中,即使在因外部气体温度的变动等而第1轨道部(3)与第2轨道部(4)的间隔变化了的情况下,也借助第3轨道部(7)的移动和轨道部彼此的间隙(D2、D3)将对于输送台车(1)的行驶的影响抑制为较小。另外,在“
技术介绍
”的说明中表示于括号内的附图标记是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即使在因外部气体温度的变动等而第1输送装置与第2输送装置的间隔变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这些输送装置彼此间适当地交接物品。但是,根据第1建造物及第2建造物的构造等,有因外部气体温度的变动等而第1输送装置和第2输送装置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偏差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1输送装置与第2输送装置之间形成阶差,所以变得难以在这些输送装置彼此间适当地交接物品。
[0005]所以,希望实现即使在因外部气体温度的变动等而第1输送装置和第2输送装置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第1输送装置与第2输送装置之间适当地交接物品的物品输送设备。
[0006]有关本公开的物品输送设备,是在相互排列配置的第1建造物与第2建造物之间输送物品的物品输送设备,具备:第1输送装置,设置于前述第1建造物,输送前述物品;第2输送装置,设置于前述第2建造物,输送前述物品并且在与前述第1输送装置之间进行前述物品的交接;升降机构,使前述第1输送装置相对于前述第2输送装置升降;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前述第1输送装置相对于前述第2输送装置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升降控制装置,对前述升降机构进行控制;以及检测控制装置,对前述位置检测装置进行控制;前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对象体和检测器,所述对象体在相对于前述第2输送装置的相对位置被固定的状态下被支承,所述检测器在相对于前述第1输送装置的相对位置被固定的状态下被支承,检测前述对象体;前述检测控制装置基于由前述检测器得到的检测结果,计算上下偏差量,所述上下
偏差量是前述第1输送装置相对于前述第2输送装置的上下方向的偏差量;前述升降控制装置基于前述上下偏差量,进行第1升降控制,所述第1升降控制是使前述升降机构将前述第1输送装置升降、以使前述第1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与前述第2输送装置的输送面的前述上下方向的位置一致的控制。
[0007]根据该特征结构,基于在相对于第1输送装置的相对位置被固定的状态下被支承的检测器对在相对于第2输送装置的相对位置被固定的状态下被支承的对象体进行检测的结果,检测控制装置计算第1输送装置相对于第2输送装置的上下偏差量。然后,升降控制装置基于由检测控制装置计算出的上下偏差量,进行第1升降控制,所述第1升降控制是使升降机构将第1输送装置升降、以使第1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与第2输送装置的输送面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一致的控制。由此,即使在因外部气体温度的变动等而第1输送装置和第2输送装置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1输送装置的输送面和第2输送装置的输送面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一致,所以能够在第1输送装置与第2输送装置之间适当地交接物品。此外,由于检测器在相对于第1输送装置的相对位置被固定的状态下被支承,所以能够不经由无线收发机而进行用来基于由检测器得到的检测结果进行升降机构的第1升降控制的信号的交接。由此,容易使物品输送设备的结构简略化。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有关实施方式的物品输送设备的侧面剖视图。
[0009]图2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物品输送设备的主要部的侧面剖视图。
[0010]图3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物品输送设备的主要部的俯视图。
[0011]图4是表示对象体及检测器的构造的俯视图。
[0012]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
[0013]图6是图4的VI-VI剖视图。
[0014]图7是图4的VII-VII剖视图。
[0015]图8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物品输送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0016]图9是表示对象面距离与上下偏差量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参照附图对有关实施方式的物品输送设备10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物品输送设备100是在相互排列配置的第1建造物S1与第2建造物S2之间输送物品W的设备。
[0018]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物品W被输送的方向设为“输送方向X”。而且,将在俯视下与输送方向X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Y(参照图3)”。此外,将沿着铅直方向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Z”。
[001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别相当于第2建造物S2的一对建筑物B之间,配置有相当于第1建造物S1的穿廊C。穿廊C被多个架台S支承。穿廊C被形成为跨一对建筑物B沿着输送方向X延伸的筒状。在一对建筑物B的各自以与穿廊C对置的方式形成有物品W能够穿过的开口部Ba。而且,一对建筑物B的各自经由开口部Ba而与穿廊C连通。
[0020]如图1所示,物品输送设备100具备:第1输送装置1,设置于第1建造物S1,输送物品W;第2输送装置2,设置于第2建造物S2,输送物品W并且在与第1输送装置1之间进行物品W的
交接;升降机构3,使第1输送装置1相对于第2输送装置2升降;以及位置检测装置4,检测第1输送装置1相对于第2输送装置2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穿廊C,相互在输送方向X上离开而设有一对第1输送装置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建筑物B的各自设有第2输送装置2。而且,以一方的第1输送装置1与一方的第2输送装置2夹着一方的开口部Ba对置、并且另一方的第1输送装置1与另一方的第2输送装置2夹着另一方的开口部Ba对置的方式配置。
[0022]如图2所示,第1输送装置1构成为,将物品W从下方支承而输送该物品W。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输送装置1是具备具有沿着宽度方向Y的轴心的多个第1辊11和将该多个第1辊11能够绕前述轴心旋转地支承的第1框架12的辊式输送机。通过由第1辊驱动部11a(参照图8)将被第1框架12支承的多个第1辊11绕沿着宽度方向Y的轴心旋转驱动,将载置于第1辊11上的物品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品输送设备,在相互排列配置的第1建造物与第2建造物之间输送物品,具备:第1输送装置,设置于前述第1建造物,输送前述物品;第2输送装置,设置于前述第2建造物,输送前述物品并且在与前述第1输送装置之间进行前述物品的交接;升降机构,使前述第1输送装置相对于前述第2输送装置升降;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前述第1输送装置相对于前述第2输送装置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升降控制装置,对前述升降机构进行控制;以及检测控制装置,对前述位置检测装置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前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对象体和检测器,所述对象体在相对于前述第2输送装置的相对位置被固定的状态下被支承,所述检测器在相对于前述第1输送装置的相对位置被固定的状态下被支承,检测前述对象体;前述检测控制装置基于由前述检测器得到的检测结果,计算上下偏差量,所述上下偏差量是前述第1输送装置相对于前述第2输送装置的上下方向的偏差量;前述升降控制装置基于前述上下偏差量,进行第1升降控制,所述第1升降控制是使前述升降机构将前述第1输送装置升降、以使前述第1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与前述第2输送装置的输送面的前述上下方向的位置一致的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前述物品被输送的方向设为输送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生田规之寺内聪北川恒志朗角间政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