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421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记录控制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使用薄膜压力传感器对机箱内壁进行贴装覆盖,可实现对机箱全方位监控保护,且薄膜压力传感器不同于传统的mesh线薄膜,可实现对非常细小探针的检测,本装置功耗极低,可在无外部供电条件下长时间待机,基于特殊的电路设计,本设计不使用专用的低功耗MCU或Soc即可实现超低功耗待机,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装置在开盖事件发生时会自动链接蜂窝数据网络,上传报警信息,在无法建立蜂窝网络连接的状态下,装置会根据内部RTC提供的时间差,记录开盖事件到非易失存储器中,用以事件追溯。用以事件追溯。用以事件追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安防
,具体为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护各类电脑、服务器机箱不被物理入侵是数据安全服务行业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课题。现有电脑、服务器机箱防范物理入侵多采用的是加锁等装机械方式。
[0003]而检测物理入侵的方式又多为贴装易碎纸等被动方式,只能由维护者定期检查,无法实现对机箱入侵进行实时检测和上报,往往在机箱存储器数据被物理暴力窃取后无法得到及时响应,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使用薄膜压力传感器对机箱内壁进行贴装覆盖,可实现对机箱全方位监控保护,基于特殊的电路设计,本设计不使用专用的低功耗MCU或Soc即可实现超低功耗待机,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装置在开盖事件发生时会自动链接蜂窝数据网络,上传报警信息,在无法建立蜂窝网络连接的状态下,装置会根据内部RTC 提供的时间差,记录开盖事件到非易失存储器中,用以事件追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记录控制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记录控制单元相连,无线通讯单元也与记录控制单元相连,供电单元与无线通讯单元和记录控制单元相连,同时供电单元连接到外部在线供电装置;
[0007]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且检测单元的压力传感器为薄膜状传感器,薄膜状传感器为五层材料所制成的构件,且薄膜状传感器的顶端一层设置有第一绝缘薄膜层,第一绝缘薄膜层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导电薄膜层,第一导电薄膜层远离第一绝缘薄膜层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绝缘薄膜层,第二绝缘薄膜层远离第一导电薄膜层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电薄膜层,第二导电薄膜层远离第二绝缘薄膜层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绝缘薄膜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设置的数量至少为三组,且检测单元所使用的传感器无需额外供电,属于无源器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记录控制单元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MCU、信号处理电路、供电控制电路和声光报警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使用硬件串行接口与MCU相连,信号处理电路与MCU通用IO接口相连,供电控制电路分别与非易失性存储器、 MCU、信号处理电路相连,其中非易失存储器包括EEPROM、NAND

Flash和 NOR

Flash的非易失存储器,声光报警器与MCU相连,并且由相同电源供电。
[0010]进一步地,所述MCU包括CISC和RISC的8位、16位、32位单片机和具有相同功能的SoC且记录控制单元还包括RTC,RTC为MCU内嵌的功能模块,并且由独立RTC电池供电。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和GPRS模块,GPRS模块使用硬件串行接口与控制记录单元中的MCU相连,无线通讯单元中的电源控制电路与控制记录单元中MCU的通用IO链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单元实现电压转换的方式包括线性稳压和开关稳压的方式,且供电单元所使用的电池包括锂聚合物电池、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使用薄膜压力传感器对机箱内壁进行贴装覆盖,可实现对机箱全方位监控保护,且薄膜压力传感器不同于传统的mesh线薄膜,可实现对非常细小探针的检测。
[0015]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本装置功耗极低,可在无外部供电条件下长时间待机,基于特殊的电路设计,本设计不使用专用的低功耗MCU或Soc即可实现超低功耗待机,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装置在开盖事件发生时会自动链接蜂窝数据网络,上传报警信息,在无法建立蜂窝网络连接的状态下,装置会根据内部RTC提供的时间差,记录开盖事件到非易失存储器中,用以事件追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组成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薄膜压力传感器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检测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组成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记录控制单元的信号处理电路原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记录控制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组成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无线通讯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组成框图。
[0022]图中:1、检测单元;11、第一绝缘薄膜层;12、第一导电薄膜层;13、第二绝缘薄膜层;14、第二导电薄膜层;15、第三绝缘薄膜层;2、记录控制单元;3、无线通讯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包括检测单元1、记录控制单元2和无线通讯单元3,检测单元1与记录控制单元2相连,无线通讯单元3 也与记录控制单元2相连,供电单元与无线通讯单元3和记录控制单元2相连,同时供电单元连接到外部在线供电装置。
[0025]请参阅图2,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检测单元1包括压力传感器,且检测单元1的压力传感器为薄膜状传感器,薄膜状传感器为五层材料所制成的构件,且薄膜状传感器的顶端一层设置有第一绝缘薄膜层11,第一绝缘薄膜层1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导电薄膜层12,第一导电薄膜层12远离第一绝缘薄膜层1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绝缘薄膜层13,第二绝缘薄膜层13远离第一导电薄膜层1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电薄膜层14,第二导电薄膜层14远离第二绝缘薄膜层13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绝缘薄膜层15,检测单元1设置的数量至少为三组,且
检测单元1所使用的传感器无需额外供电,属于无源器件,薄膜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通过柔性电线向记录控制单元2传输,当有外部利器试图刺穿机箱侧壁时,贴附在机箱侧壁上的传感器也会被刺穿,此时传感器第一导电薄膜层12与第二导电薄膜层14之间将会接触导通产生电流回路,触发报警,和常用的常闭型mesh线薄膜不同,此传感器构成的电路是常开状态,待机状态不消耗电池电量,可大大延长电池待机时间,传统mesh线薄膜利用开盖行为损伤mesh线,导致电路断路从而检测开盖,因为mesh线是在绝缘薄膜上的走线,所以走线与走线之间必然存在间隙,故使用细探针在走线间隙处穿刺的方式可以避开mesh线检测,达到将探针伸入机箱窃取数据的目的,而本设计的薄膜压力传感器使用了完整的导体覆盖二维平面,无论开盖工具以何种方式穿透机箱,均能实现有效检测,为机箱提供周密的保护能力。
[0026]请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包括检测单元(1)、记录控制单元(2)和无线通讯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1)与记录控制单元(2)相连,无线通讯单元(3)也与记录控制单元(2)相连,供电单元与无线通讯单元(3)和记录控制单元(2)相连,同时供电单元连接到外部在线供电装置;所述检测单元(1)包括压力传感器,且检测单元(1)的压力传感器为薄膜状传感器,薄膜状传感器为五层材料所制成的构件,且薄膜状传感器的顶端一层设置有第一绝缘薄膜层(11),第一绝缘薄膜层(1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导电薄膜层(12),第一导电薄膜层(12)远离第一绝缘薄膜层(1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绝缘薄膜层(13),第二绝缘薄膜层(13)远离第一导电薄膜层(1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电薄膜层(14),第二导电薄膜层(14)远离第二绝缘薄膜层(13)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绝缘薄膜层(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1)设置的数量至少为三组,且检测单元(1)所使用的传感器无需额外供电,属于无源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箱开盖检测及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控制单元(2)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MCU、信号处理电路、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巫浩肖隆腾
申请(专利权)人:神州龙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