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扭力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759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车轮扭力杆,包括开设在螺栓固定卡板上的螺栓固定通孔,所述螺栓固定卡板的尾端固设有加载避让杆,所述加载避让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栓固定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螺接固定有加载加长杆,所述螺栓固定卡板与所述加载避让杆之间以及所述加载加长杆与所述加载避让杆之间均呈“L”组合结构,所述螺栓固定卡板远离所述加载避让杆的一端开设有螺栓固定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螺栓固定卡板为半月形结构,一端与加载避让杆连接,另一端开设有螺栓固定凹槽和螺栓固定通孔,能够同时适用于四颗螺栓固定、五颗螺栓固定、六颗螺栓固定车轮的加载,在不转动车轮方向的情况下,实现车轮加载。实现车轮加载。实现车轮加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轮扭力杆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性能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车轮扭力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扭力杆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汽车中,在车轮跳动时,扭力杆通过变形保证车轮与车身的弹性性能,目前,现有的汽车扭力杆一般包括有圆柱状的杆部本体,在杆部本体的两端设有定位销插孔,杆部本体的两端面上还设有螺纹孔,这种结构的汽车扭力杆经定位销来实现对扭矩的承载,但是,这种结构的汽车扭力杆,长时间使用,定位销会产生疲劳、断裂,从而使得扭力杆失效,汽车的乘坐舒适度以及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
[0003]中国专利网提出了一种汽车扭力杆(授权公告号为CN202242859U),该专利设计的汽车扭力杆,长时间使用,仍然能保证其工作性能可靠,进而保证汽车的乘坐舒适度以及安全性能,但是,该专利提出的汽车扭力杆,结构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不同车轮的安装固定需要,不能在不转动车轮方向的情况下,实现车轮加载。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车轮扭力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轮扭力杆,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用性强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轮扭力杆,包括开设在螺栓固定卡板上的螺栓固定通孔,所述螺栓固定卡板的尾端固设有加载避让杆,所述加载避让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栓固定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螺接固定有加载加长杆,所述螺栓固定卡板与所述加载避让杆之间以及所述加载加长杆与所述加载避让杆之间均呈“L”组合结构,所述螺栓固定卡板远离所述加载避让杆的一端开设有螺栓固定凹槽。
[0007]优选的,所述螺栓固定凹槽的数量为若干,呈中心对称分布固设在所述螺栓固定卡板上。
[0008]优选的,所述螺栓固定通孔开设在所述螺栓固定卡板远离所述加载避让杆一端的中间位置处。
[0009]优选的,所述螺栓固定卡板开设有所述螺栓固定凹槽的一端为半月形弧面结构,另一端为矩形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螺栓固定卡板、所述加载避让杆以及所述加载加长杆均为不锈钢合金材质。
[0011]优选的,所述加载避让杆与所述加载加长杆的连接位置处固设有金属加固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螺栓固定卡板为半月形结构,一端与加载避让杆连接,另一端开设有螺栓固定凹槽和螺栓固定通孔,能够同时适用于四颗螺栓固定、五颗螺栓固定、六颗螺栓固定车轮的加载,在不转动车轮方向的情况
下,实现车轮加载,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螺栓固定通孔;2、螺栓固定凹槽;3、螺栓固定卡板;4、加载避让杆;5、加载加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轮扭力杆,包括开设在螺栓固定卡板3上的螺栓固定通孔1,螺栓固定卡板3的尾端固设有加载避让杆4,加载避让杆4的一端与螺栓固定卡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螺接固定有加载加长杆5,螺栓固定卡板3与加载避让杆4之间以及加载加长杆5与加载避让杆4之间均呈“L”组合结构,螺栓固定卡板3远离加载避让杆4的一端开设有螺栓固定凹槽2。
[0018]本实施方案中:包括开设在螺栓固定卡板3上的螺栓固定通孔1,加载避让杆4的一端与螺栓固定卡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螺接固定有加载加长杆5,螺栓固定卡板3与加载避让杆4之间以及加载加长杆5与加载避让杆4之间均呈“L”组合结构,螺栓固定卡板3远离加载避让杆4的一端开设有螺栓固定凹槽2;首先将螺栓固定通孔1穿过车轮的轮毂固定螺栓,转动加载加长杆5,直至加载杆螺栓固定凹槽2与轮毂第二颗固定螺栓接触,加载杆螺栓固定卡板3卡住轮毂第二颗固定螺栓,用螺母固定两颗螺栓,实现加载杆和车轮的固定,本技术中的螺栓固定卡板3为半月形结构,一端与加载避让杆4连接,另一端开设有螺栓固定凹槽2和螺栓固定通孔1,能够同时适用于四颗螺栓固定、五颗螺栓固定、六颗螺栓固定车轮的加载,在不转动车轮方向的情况下,实现车轮加载,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用性强。
[0019]具体的,螺栓固定凹槽2的数量为若干,呈中心对称分布固设在螺栓固定卡板3上;能够同时适用于四颗螺栓固定、五颗螺栓固定、六颗螺栓固定车轮的加载,在不转动车轮方向的情况下,实现车轮加载,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用性强。
[0020]具体的,螺栓固定通孔1开设在螺栓固定卡板3远离加载避让杆4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起到初步安装定位的作用。
[0021]具体的,螺栓固定卡板3开设有螺栓固定凹槽2的一端为半月形弧面结构,另一端为矩形结构。
[0022]具体的,螺栓固定卡板3、加载避让杆4以及加载加长杆5均为不锈钢合金材质;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耐锈蚀、坚实耐用,使用寿命长。
[0023]具体的,加载避让杆4与加载加长杆5的连接位置处固设有金属加固板;用于加载避让杆4与加载加长杆5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耐用。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螺栓固定通孔1穿过车轮的轮毂固定螺栓,转动加载加长杆5,直至加载杆螺栓固定凹槽2与轮毂第二颗固定螺栓接触,加载杆螺栓固定卡板3卡住轮毂第二颗固定螺栓,用螺母固定两颗螺栓,实现加载杆和车轮的固定,本技术中的螺栓固定卡板3为半月形结构,一端与加载避让杆4连接,另一端开设有螺栓固定凹槽2和螺栓固定通孔1,能够同时适用于四颗螺栓固定、五颗螺栓固定、六颗螺栓固定车轮的加载,在不转动车轮方向的情况下,实现车轮加载,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用性强。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扭力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在螺栓固定卡板(3)上的螺栓固定通孔(1),所述螺栓固定卡板(3)的尾端固设有加载避让杆(4),所述加载避让杆(4)的一端与所述螺栓固定卡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螺接固定有加载加长杆(5),所述螺栓固定卡板(3)与所述加载避让杆(4)之间以及所述加载加长杆(5)与所述加载避让杆(4)之间均呈“L”组合结构,所述螺栓固定卡板(3)远离所述加载避让杆(4)的一端开设有螺栓固定凹槽(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扭力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固定凹槽(2)的数量为若干,呈中心对称分布固设在所述螺栓固定卡板(3)上。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万丰机动车鉴定评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