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海涛专利>正文

一种四罗盘四指针式指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433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罗盘四指针式指南车,包括车底盘、车轴和对称设置在车轴两端的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第一轮组包括第一车轮;第一指针,用于指示第一车轮绕车轴的转角;第一辁轮,同轴地固定设置于第一车轮的外侧,半径小于第一车轮的半径;第一车销,固定设置于车轴的第一端,并位于第一辁轮的外侧,用以指示第一辁轮绕车轴的转角;以及车辕,固定设置于车底盘上侧的前端,指向指南车的前进方向;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的直径二倍于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四罗盘四指针的结构,使指南车在计算方位角时可以依据测量场地的情况而灵活选取罗盘组合,有效提高方位角的读数和测量精度。角的读数和测量精度。角的读数和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罗盘四指针式指南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指示方位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四罗盘四指针式指南车。

技术介绍

[0002]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技术创造之一,是一种比指南针更古老的定位指南工具。虽然中国的史书与古籍有许多关于指南车技术人、技术朝代的记述,也有一些关于指南车外观特点与功能的描述,但是都没有具体机械原理的说明,更没有留下图纸和实物,使得指南车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步骤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失传乃至无人所知。
[0003]对于指南车的具体结构,一般认为其所依据的方位角测量原理为:在行走过程中,指南车两个车辆的差动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再由木制齿轮转动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指南车的方位角相联动。已知的指南车结构,在进行方位角的计算时则依赖于继续推动指南车沿直线轨迹行驶,这使得场地环境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在不够平坦或难以推动指南车沿直线行驶的场地环境下,非直线轨迹将会对原有测量结果产生影响,降低指南车对方位角的测量精度。
[0004]其他已知的指南车接受例如英国学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罗盘四指针式指南车,包括:车底盘(1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底盘(11)的车轴(8),设置在所述车轴(8)两端的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车底盘(11)前端并指向所述指南车前进方向的车辕(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组包括:第一车轮(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轴(8)的第一端;第一指针(3),固定设置于所述车底盘(11),并从所述第一车轮(1)的外侧沿径向指向所述车轴(8),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车轮(1)绕所述车轴(8)的转角;第一辁轮(2),同轴地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车轮(1)的外侧,且半径小于所述第一车轮(1)的半径;以及第一车销(4),固定设置于所述车轴(8)的第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辁轮(2)的外侧,用以指示所述第一辁轮(2)绕所述车轴(8)的转角;其中,所述第二轮组包括:第二车轮(5),第二指针(13),第二辁轮(6)和第二车销(7),分别与所述第一轮组中的第一车轮(1)、第一指针(3)、第一辁轮(2)和第一车销(4)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车轮(1)和所述第二车轮(5)的直径二倍于所述第一车轮(1)和所述第二车轮(5)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盘四指针式指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1)和所述第二车轮(5)的外侧均设有第一刻度,所述第一辁轮(2)和所述第二辁轮(6)的外侧均设有第二刻度,所述第一刻度和所述第二刻度均以所述车轴(8)为圆心沿周向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罗盘四指针式指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度包括阴阳爻或甲骨文的24个相位,使所述第一车轮(1)和所述第二车轮(5)分别构成所述指南车的第一罗盘和第二罗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刘海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