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卤绝缘线和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39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充分阻燃性同时表现出优良的耐热性、耐磨性和柔性的无卤绝缘线,以及包括该线的线束。所述线包括导体、一层或多层内涂层和最外涂层,其中该最外涂层的厚度在10~100μm范围内,并由包含20wt.%或更多的熔点为180℃或更高的烯烃树脂和/或具有-Si(X↓[1])(X↓[2])(X↓[3])基的烯烃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制成,该内涂层的至少一层由包含(A)50~5重量份的熔点为180℃或更高的烯烃树脂、(B)50~95重量份的烯烃树脂和(C)30~250重量份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树脂组合物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卤绝缘线和一种线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 多层结构的无卤绝缘线和包含该绝缘线的线束。
技术介绍
传统上,其中用由树脂组合物制成的覆盖材料覆盖导体的绝缘线 经常用于实施汽车和电气/电子设备的元件的配线。在这种绝缘线中, 特别是在用于需要耐热性的部件中的绝缘线中,使用其中通过调节添 加到其中的热稳定剂和增塑剂的类型、量或聚合度或者通过在其中形 成交联来改进其耐热性的氯乙烯树脂组合物作为覆盖材料。然而,存在以下问题这种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包含卤素,使得其在汽车着火或在通过焚烧处置电气/电子设备的燃烧时会将有害的含卤 气体释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降低全球环境负担的观点上,最近该氯乙烯树脂组合物 已被一种所谓无卤阻燃树脂组合物所取代,该无卤阻燃树脂组合物是 通过将金属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镁)作为无卤阻燃剂添加到烯烃树 脂(例如聚乙烯)中而制成的。然而,该烯烃树脂本质上是可燃烧的,该无卤阻燃剂在阻燃效果 方面比含卤素阻燃剂要差。因为这些原因,该无卤阻燃树脂组合物需 要添加大量的金属氢氧化物,以确保足够的阻燃性,因此产生以下缺 点其机械性能(例如耐磨性、拉伸伸长率和拉伸强度)会明显降低。为了克服这种缺点,例如日本专利公报号3280105公开了一种阻燃树脂组合物,其通过将金属氢氧化物和交联助剂添加到包含聚乙烯 或a-烯烃共聚物和乙烯共聚物或橡胶的树脂组分中,以及通过使该树 脂成分进一步包含一种特定的官能团而制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其中用一层阻燃树脂组合物覆盖导体的传统绝缘线的导线 性能(例如耐热性、耐磨性和柔性)不够,因此需要对该绝缘线进一 步的改进。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具有足够的阻 燃性和优良的耐热性、耐磨性和柔性的无卣绝缘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该无卤绝缘线的线束。技术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并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 施方式的无卣绝缘线包括导体、由一层或多层构成并设置以覆盖该导 体的内涂层,和设置以覆盖该内涂层的最外涂层,其中该最外涂层的厚度在10 100 ;xm范围内,并由包含20 wt.X或更多的熔点为18CTC 或更高的烯烃树脂和/或具有-Si(X0(X2)(X3;)基团的烯烃树脂(其中XpX2和X3是烷基或垸氧基,其中X^ X2和X3中的至少一种为烷氧基)的树脂组合物制成,该内涂层的至少一层由包含如下组分的树脂组合 物制成(A) 50 5重量份的熔点为18(TC或更高的烯烃树脂、(B) 50 95重量份的烯烃树脂和(C) 30 250重量份的金属氢氧化物。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内涂层中包含的(A)熔点为18(TC或更高的 烯烃树脂的弯曲模量不高于最外涂层中包含的熔点为18(TC或更高的 烯烃树脂。 此外,优选该最外涂层和/或内涂层是交联的。 同时,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线束包含所述无卤绝缘线。 有益效果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无卤绝缘线具有多层结构,其由厚度在特定范围内 并由特定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最外涂层、由其中至少一层由特定树脂组 合物制成的一层或多层构成的内涂层组合而成。通过引入包含特定重量份的金属氢氧化物的内涂层,该无卤绝缘 线具有足够的阻燃性。此外,通过引入特定的最外涂层和特定的内涂层,即使无卤绝缘 线用于暴露于相对较高温度下的部件(例如汽车发动机机舱的周围) 中,该无卤绝缘线的覆盖材料也很难熔化或很难受热变形,使得该无 卤绝缘线具有优良的耐热性。此外,通过引入由并未填充大量金属氢氧化物的树脂组合物制成 的最外涂层,与其中用一层包含大量金属氢氧化物的阻燃树脂组合物 覆盖导体的传统绝缘线相比,该无卤绝缘线特别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例如耐磨性。此外,通过引入特定的最外涂层和特定的内涂层,该无卤绝缘线 具有优良的柔性。在这种情况下,当内涂层中包含的(A)熔点为18(TC或更高的烯 烃树脂的弯曲模量不高于最外涂层中包含的熔点为18(TC或更高的烯 烃树脂的弯曲模量时,进一步提高了最外涂层的耐磨性和内涂层的柔 性。此外,当该最外涂层和/或内涂层是交联的情况下,其耐热性得以 进一步地提高。此外,通过引入无卤绝缘线,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线束具有足够的阻燃 行和优良的耐热性、耐磨性和柔性。因此,该无卤绝缘线和线束能够特别优选用于经受高温或振动的 部件中,在长时间内表现出较高的可靠性。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顺便提及,在本 说明书中,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无卤绝缘线有时被称为本发 明的线,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线束有时被称为本专利技术的 线束。1.无卤绝缘线本专利技术的线具有多层结构,使得导体被内涂层所覆盖,内涂层被 最外涂层所覆盖。1.1导体对于该导体,可以使用单根金属线、多根单独金属线的绞合线、 在其上进一步进行压縮的多根单独金属线的绞合线。此外,导线的直 径和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选择。1.2最外涂层在本专利技术的线中,最外涂层的厚度在10 100/xm范围内,优选在 15 60 pm范围内,更优选在20 50 pim范围内。如果该最外涂层的厚度小于10 /mi,则表现出很难获得足够耐磨 性的趋势。另一方面,如果该最外涂层的厚度大于100 gm,表现出很难获得足够阻燃性的趋势。因此最外涂层的厚度优选考虑这些因素后 确定。该最外涂层由用于最外涂层的树脂组合物制成,其包含熔点为180 'C或更高的烯烃树脂和/或具有-Si(X,)(X2)(X3)基团的烯烃树脂(其中Xp X2和X3是烷基或烷氧基,其中Xp X2和X3中的至少一种为烷氧基)。换言之,用于最外涂层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包括熔点为18(TC或更高 的烯烃树脂和具有-Si(X0(X2)(X3)基的烯烃树脂中的任一种,也可以包 括两种。此外,熔点为18(TC或更高的烯烃树脂和具有-Si(X0(X2)(X3) 基的烯烃树脂中的每一种可以由单独的一种树脂构成,或者可以由多 种树脂组合制成。特别地,可提到聚甲基戊烯作为用于最外涂层的树脂组合物中包 括的熔点为18(TC或更高的烯烃树脂。对于聚甲基戊烯,可以将具有不 同物理性质(例如弯曲模量)的多种聚甲基戊烯混合使用。同时,在用于最外涂层的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具有-Si(X0(X2)(X3) 基的烯烃树脂中,该-Si(X,)(X2)(X3)基可以任何形式引入。可提到甲基、 乙基、丙基、丁基、甲氧基、乙氧基、/3-甲氧基-乙氧基和丁氧基作为 Xp X2禾tl X3。对于具有-Si(Xt)(X2)(X3)基的烯烃树脂,提到通过使用过氧化物将包含-si(xo(X2)(X3)基的化合物接枝到烯烃树脂的主链和/或侧链上而制备的具有-Si(X)(X2)(X3)基的烯烃树脂、和通过使烯烃和/或烯烃树脂 与包含-Si(X,)(X2)(X3)基的化合物进行共聚制备的具有-Si(X,)(X2)(X3)基的烯烃树脂。对于包含-Si(XD(X2)(X3)基的化合物,提到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7-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垸。其可以 单独使用一种,或多种组合使用。对于上述烯烃,可提到乙烯、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和乙烯-丙烯 酸酯。其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多种组合使用。对于上述烯烃树脂,可提到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卤绝缘线,包括:    导体;    由一层或多层构成的内涂层,并使其覆盖该导体;和    使其覆盖该内涂层的最外涂层,其中    该最外涂层的厚度在10~100μm范围内,并由包含20wt.%或更多至少一种以下物质的树脂组合物制成:    熔点为180℃或更高的烯烃树脂;和    具有-Si(X↓[1])(X↓[2])(X↓[3])基的烯烃树脂(其中X↓[1]、X↓[2]和X↓[3]是烷基和烷氧基中的任一种,其中X↓[1]、X↓[2]和X↓[3]中的至少一种为烷氧基),和    该内涂层的至少一层由包含以下物质的树脂组合物制成:    (A)50~5重量份的熔点为180℃或更高的烯烃树脂;    (B)50~95重量份的烯烃树脂;和    (C)30~250重量份的金属氢氧化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4-28 131340/20051.一种无卤绝缘线,包括导体;由一层或多层构成的内涂层,并使其覆盖该导体;和使其覆盖该内涂层的最外涂层,其中该最外涂层的厚度在10~100μm范围内,并由包含20wt.%或更多至少一种以下物质的树脂组合物制成熔点为180℃或更高的烯烃树脂;和具有-Si(X1)(X2)(X3)基的烯烃树脂(其中X1、X2和X3是烷基和烷氧基中的任一种,其中X1、X2和X3中的至少一种为烷氧基),和该内涂层的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正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