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泡棉保护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28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泡棉保护层结构,包括泡棉本体,以及设置在泡棉本体上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置在泡棉本体的上面,所述保护膜上还设置有开膜手柄,所述开膜手柄位于上层保护膜的中间位置。泡棉上设置了两层保护层,且在保护层中间位置设置了贴膜拉手,通过设置在中间位置的开膜手柄将泡棉上的保护膜撕去。“U”形的拉手设计更容易拿捏,方便操作。同时还在拉手与保护膜边缘之间设置了剖刀线,在拉手受力时,保护膜剖刀线位置容易裂开,进而将整个保护膜撕下也更省力,方便,避免了在撕拉保护膜是将泡棉本体撕裂。在撕拉保护膜是将泡棉本体撕裂。在撕拉保护膜是将泡棉本体撕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泡棉保护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在泡棉外部的保护层,尤其是一种新型泡棉保护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泡棉产品广泛用于手机、汽车、医疗、航天等电子产品,能起到防尘、防震、吸收冲击、避免漏光等作用。现有技术中的泡棉在生产完成时会贴上保护膜,以便于泡棉进行移动和运输。但采用双面胶粘接在一起的泡棉和保护膜会存在保护膜与泡棉之间的粘接力度大于泡棉本体的连接力的现象。设置在保护膜侧边角的拉手对保护膜进行撕膜时,很容易因双面胶与保护膜无法分开导致泡棉从中间撕破分层。再加上保护膜与泡棉表面的贴合吸附面积较大,在进行揭膜时没有突破口,且泡棉密度大又松软,很容易撕破分层,造成泡棉起不到防尘和遮光性作用,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在泡棉的保护层中部设置“U”形拉手,以便于将保护层从泡棉上轻松揭下的新型泡棉保护层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泡棉保护层结构,包括泡棉本体,以及设置在泡棉本体上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置在泡棉本体的上面,所述保护膜上还设置有开膜手柄,所述开膜手柄位于上层保护膜的中间位置。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开膜手柄位于上层保护的靠近边缘位置,所述上层保护膜的边缘还设有剖刀线,所述剖刀线连接开膜手柄与保护膜边缘。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膜手柄呈“U”形设置,所述保护膜上设置有手柄槽,所述手柄槽的形状与手柄一致,所述剖刀线连接手柄槽与上层保护膜的边缘。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膜手柄的端部还设置有弯折线,所述弯折线设置在开模手柄与上层保护膜的连接处,所述开模手柄通过弯折线进行弯折。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膜通过双面胶粘接在泡棉的上面,所述保护膜上还设置有PET离型膜。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面胶的厚度为: 0.05

0.21mm,所述PET离型膜的厚度为0.05

0.1mm。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ET离型膜上也设置有离型膜拉手,所述离型膜拉手呈“U”形设置在PET离型膜上,所述PET 离型膜在离型膜拉手处也设置有“U”形离型膜拉手槽,所述离型膜拉手槽与离型膜的边缘之间也设置有剖刀线,所述离型膜拉手和剖刀线用于辅助离型揭除的离型膜拉手。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泡棉本体的下层还设置有整体离型膜,所述整体离型膜通过双面胶粘接在泡棉本体的底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体离型膜的厚度为: 0.05

0.1mm,所述泡棉本体的厚度为:0.3

2m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泡棉上设置了两层保护层,且在保护层中间位置设置了贴膜拉手,通过设置在中间位置的开膜手柄将泡棉上的保护膜撕去。“U”形的拉手设计更容易拿捏,方便操作。同时还在拉手与保护膜边缘之间设置了剖刀线,在拉手受力时,保护膜剖刀线位置容易裂开,进而将整个保护膜撕下也更省力,方便,避免了在撕拉保护膜是将泡棉本体撕裂。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装配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保护膜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PET离型膜结构示意图。
[0019]1、泡棉本体;2、保护膜;3、开膜手柄;4、剖刀线;5、PET 离型膜;6、离型膜拉手;7、整体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1]参照图1、图2,泡棉是一种应用于手机、汽车、医疗、航天等电子产品上的缓冲、防震结构。一般泡棉生产后会在上面覆保护膜2 对其表面进行防护。现在常用的保护膜2是与泡棉本体1粘接,使用时,仅靠设置在保护膜2侧边角的手柄将保护膜2与泡棉分开。但,由于泡棉大密度的松软结构,使得在撕去保护膜2的时候很容易将泡棉本体1撕裂开。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泡棉保护层结构,包括泡棉本体1,以及设置在泡棉本体1上的保护膜2,所述保护膜 2设置在泡棉本体1的上面,所述保护膜2上还设置有开膜手柄3,所述开膜手柄3位于上层保护膜2的中间位置。将开膜手柄3的位置调整至保护膜2的中间位置,使得借助开膜手柄3将保护膜2撕开时,保护膜2中部受力之后向周围散开,避免了拉力集中在一个撕拉位置,导致泡棉本体1不会被撕开。
[0022]参照图4,所述泡棉本体1的下层还设置有整体离型膜7,所述整体离型膜7通过双面胶粘接在泡棉本体1的底部。设置在泡棉本体 1底部的离型膜对泡棉的底部进行保护,另外底部的离型膜便于泡棉本体1的整理、运输。保证了泡棉本体1的完整性。所述整体离型膜 7的厚度为:0.05

0.1mm,整体离型膜7的厚度优选为:0.05mm,所述泡棉本体1的厚度为:0.3

2mm,优选泡棉本体1的厚度为:1.2mm。
[0023]参照图3,为了使开膜手柄3更容易将保护膜2撕开,所述开膜手柄3位于上层保护的靠近边缘位置,所述上层保护膜2的边缘还设有剖刀线4,所述剖刀线4连接开膜手柄3与
保护膜2边缘。由于剖刀线4易撕开的特质,使得保护膜2上开膜手柄3与边缘之间的部分更容易裂开,在将保护膜2撕下时,先被撕开的部分变减轻了保护膜 2与泡棉本体1之间的附着力,使得二者的分离更加轻松、方便,不容易在撕膜的同时将泡棉本体1从中间撕开。
[0024]所述开膜手柄3呈“U”形设置,所述保护膜2上设置有手柄槽,所述手柄槽的形状与手柄一致,所述剖刀线4连接手柄槽与上层保护膜2的边缘。所述开膜手柄3的端部还设置有弯折线,所述弯折线设置在开膜手柄3与上层保护膜2的连接处,所述开膜手柄3通过弯折线进行弯折。在工艺上,开膜手柄3与保护膜2一体设置,将整体的保护膜2经模切机在合适的位置模切出“U”形开膜手柄3的形状,然后在压出剖刀线4。保护膜2与开膜手柄3一体粘接在泡棉本体1 上,开膜手柄3的底部不设置双面胶。揭膜时,将开膜手柄3延弯折线进行弯折,弯折后开膜手柄3竖起,便于手握,此时手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泡棉保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泡棉本体,以及设置在泡棉本体上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置在泡棉本体的上面,所述保护膜上还设置有开膜手柄,所述开膜手柄位于上层保护膜的中间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泡棉保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膜手柄位于上层保护的靠近边缘位置,所述上层保护膜的边缘还设有剖刀线,所述剖刀线连接开膜手柄与保护膜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泡棉保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膜手柄呈“U”形设置,所述保护膜上设置有手柄槽,所述手柄槽的形状与手柄一致,所述剖刀线连接手柄槽与上层保护膜的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泡棉保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膜手柄的端部还设置有弯折线,所述弯折线设置在开模手柄与上层保护膜的连接处,所述开模手柄通过弯折线进行弯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泡棉保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通过双面胶粘接在泡棉的上面,所述保护膜上还设置有PET离型膜。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洪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丽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