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13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包括离型膜基材以及涂布在离型膜基材的表面的离型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统一解决方案的三种适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其采用不同链长的烷基丙烯酸酯作为活性单体稀释剂,利用不同链长的烷基丙烯酸酯对离型力进行调节,因而可以采用近似的含量比例和同样的工艺制备,降低了研发和制造成本。制造成本。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


[0001]本申请涉及保护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

技术介绍

[0002]AB胶是以光学级PET(聚酯薄膜)为基材,一面(A面)涂布硅胶,另一面(B面)涂布OCA光学胶,用于钢化玻璃保护的专用双面胶。其中,A面硅胶粘度较低,易于替换分离,用于贴合保护对象;B面OCA光学胶是一层高粘胶层,具有良好的粘合性,用于贴合保护层。由于其双面具有粘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双面都需要覆合离型膜,以便在卷材时相互隔离保护。
[0003]CN 110982437 A公开了一种AB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离型层、第一胶粘剂层、第二胶粘剂层和第二离型层,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第二胶粘剂层上下排布并直接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的上侧粘结有所述第一离型层,所述第二胶粘剂层的下侧粘结有所述第二离型层。该现有技术的AB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胶粘剂层的制备:将配制第一胶粘剂层用的丙烯酸胶粘剂溶液用微凹、逗号轴或狭缝挤出的方式涂布于第一离型层上,经烘箱干燥后与工程膜进行贴合收卷,制得第一胶粘剂层,且该第一胶粘剂层粘贴在所述第一离型层的下侧面上;步骤二、第二胶粘剂层的制备:剥离上述工程膜,并在制得的第一胶粘剂层上用逗号轴或狭缝挤出的方式涂布配制好的有机硅胶粘剂,经烘箱干燥后与第二离型层贴合收卷,有机硅胶粘剂形成第二胶粘剂层且位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与所述第二离型层之间;最后,熟化处理,将步骤二形成的四层复合胶膜置于40~50℃的烘箱中,放置2~3d进行熟化,从而将第一离型层、第一胶粘剂层、第二胶粘剂层和第二离型层连接在一起。第一离型层、第二离型层可设置为氟素离型膜、硅系离型膜或非硅离型膜。上述现有技术的离型膜给出了三种表面处理方法,硅系、非硅系和氟系,覆盖了现有技术中离型膜所有的表面处理方法。离型膜主要目的是用于对胶粘剂层进行保护,使用的时候需要剥离,所以剥离的时候不可以连胶粘剂层一起剥离下来,因而离型膜对离型效果、粘接力、剥离力等有一定的要求。
[0004]图1显示了一种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AB胶膜卷材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AB胶基材100以及分别设置在AB胶基材100的两侧的低粘胶层101和高粘胶层102,低粘胶层101和高粘胶层102的外表面分别贴附有低粘胶层离型膜1011和高粘胶层离型膜1021。由于AB胶膜的一侧是高粘胶层102,另一侧是低粘胶层101,如果将低粘胶层101一侧先粘贴好配件,在高粘胶层102离型时会把低粘胶层101从已经粘好的配件上撕下来。如果先粘贴高粘胶层102,在高粘胶层102离型时很大的可能会先造成低粘胶层101的离型膜离型。所以一般情况下针对AB胶膜需要四种离型膜进行离型。具体区分如下:(1)高粘胶层先离型,其分别包括对高粘胶层具有轻离型力的离型膜,以及对低粘胶层具有中离型力的离型膜;(2)低粘胶层先离型,其分别包括对高粘胶层具有中离型力的离型膜,以及对低粘胶层具有轻离型力的离型膜。其中,现有技术中的离型膜通常都是对低粘胶层具有轻离型力的离型膜,其余三种离型膜现有技术中没有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所述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是一种适于贴附在所述高粘胶层(102)的表面的对高粘胶层具有轻离型力的离型膜,所述离型膜包括离型膜基材以及涂布在所述离型膜基材的表面的离型剂层,所述离型剂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离型剂制成:60

140重量份的聚丁二烯聚氨酯,45

85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酯树脂,10

2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25

5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活性单体稀释剂,20

25重量份的2

甲基
‑2‑
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活性单体稀释剂,1

5重量份的引发剂为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所述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是一种适于贴附在所述低粘胶层(101)的表面的对低粘胶层具有中离型力的离型膜,所述离型膜包括离型膜基材以及涂布在所述离型膜基材的表面的离型剂层,所述离型剂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离型剂制成:60

140重量份的聚丁二烯聚氨酯,45

85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酯树脂,10

2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25

5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活性单体稀释剂,20

2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活性单体稀释剂,1

5重量份的引发剂为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又一种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所述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是一种适于贴附在所述高粘胶层(101)的表面的对高粘胶层具有中离型力的离型膜,所述离型膜包括离型膜基材以及涂布在所述离型膜基材的表面的离型剂层,所述离型剂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离型剂制成:60

140重量份的聚丁二烯聚氨酯,45

85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酯树脂,10

2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25

5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活性单体稀释剂,20

2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活性单体稀释剂,1

5重量份的引发剂为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
[0009]优选地,所述离型膜基材为三层共挤复合结构的聚酯薄膜,该三层共挤复合结构的聚酯薄膜包括表层、底层以及夹持在二者之间的中间层,所述离型剂层形成在所述聚酯薄膜的表层的外表面上。
[0010]优选地,所述离型膜基材的表面形成有活化涂层,所述离型剂层形成在所述活化涂层的表面上。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于上述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除引发剂之外的离型剂成分按照前述实施例的配方均匀混合,最后加入引发剂,磁力搅拌120秒,获得离型剂;将离型剂均匀涂布到离型膜基材的表面,真空消泡1小时,N2条件下经紫外光照射固化120秒,固化形成离型剂层。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统一解决方案的三种适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其采用不同链长的烷基丙烯酸酯作为活性单体稀释剂,利用不同链长的烷基丙烯酸酯对离型力进行调节,因而可以采用近似的含量比例和同样的工艺制备,而且制备的离型剂无硅油成分,不需要高温烘烤,杜绝了硅油成分转移现象。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所述AB胶膜包括AB胶基材(100)以及分别设置在AB胶基材(100)的两侧的低粘胶层(101)和高粘胶层(102),所述低粘胶层(101)和高粘胶层(102)的外表面分别贴附有低粘胶层离型膜(1011)和高粘胶层离型膜(1021),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是一种适于贴附在所述高粘胶层(102)的表面的对高粘胶层具有轻离型力的离型膜,所述离型膜包括离型膜基材(10)以及涂布在所述离型膜基材(10)的表面的离型剂层(20),所述离型剂层(20)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离型剂制成:60

140重量份的聚丁二烯聚氨酯,45

85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酯树脂,10

2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25

5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活性单体稀释剂,20

25重量份的2

甲基
‑2‑
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活性单体稀释剂,1

5重量份的引发剂为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2.一种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所述AB胶膜包括AB胶基材(100)以及分别设置在AB胶基材(100)两侧的低粘胶层(101)和高粘胶层(102),所述低粘胶层(101)和高粘胶层(102)的外表面分别贴附有低粘胶层离型膜(1011)和高粘胶层离型膜(1021),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AB胶膜的离型膜是一种适于贴附在所述低粘胶层(101)的表面的对低粘胶层具有中离型力的离型膜,所述离型膜包括离型膜基材(10)以及涂布在所述离型膜基材(10)的表面的离型剂层(20),所述离型剂层(20)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离型剂制成:60

140重量份的聚丁二烯聚氨酯,45

85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酯树脂,10

2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25

5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活性单体稀释剂,20

2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活性单体稀释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服王琪池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