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药抗炎人工皮肤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303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药抗炎人工皮肤培养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外框,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外框内设置有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的相对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右侧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二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该载药抗炎人工皮肤培养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板,本装置可以通过转动旋转钮带动放置板移动至指定位置,保证了本装置人工皮肤的培育质量,保证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药抗炎人工皮肤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载药抗炎人工皮肤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先后研制出了不同类型的组织皮肤代替物,该代替物在临床上可用于皮肤缺损的移植治疗,组织工程皮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步:接种真皮细胞,经培养形成真皮层,之后在真皮层上接种表皮细胞,经培养形成表皮层,最后经角质化,角质化步骤使所得的组织工程全层皮肤更接近于天然皮肤,能够抗感染,所以该步骤是必须的,表皮层的角质化程度直接影响所得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的质量和使用。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将表皮暴露在空气中,而其他结构部分与培养液接触达到既获得了角质层又保证了真皮细胞和其他表皮细胞的生长,现有技术在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的角质化步骤中,通过控制培养液的加入量,形成气液界面,将表层表皮细胞暴露在空气中,实验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培养液随时对人工皮肤的位置进行调节,现有的人工皮肤培养装置一般不具备对人工皮肤高度进行调节的功能,在实验过程中只能根据人工皮肤的位置加入特定的培养液,不能出现偏差,否则会影响人工皮肤的质量,影响了人工皮肤培养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载药抗炎人工皮肤培养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人工皮肤培养装置一般不具备对人工皮肤高度进行调节的功能,在实验过程中只能根据人工皮肤的位置加入特定的培养液,不能出现偏差,否则会影响人工皮肤的质量,影响了人工皮肤培养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载药抗炎人工皮肤培养装置,包括外框,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外框内设置有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的相对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锥齿轮。
[0008]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右侧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二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内卡接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五轴承,所述第五轴承卡接在右侧竖板的右侧面,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和左侧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齿板的正面相啮合,所述齿板的上表面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放置板。
[0009]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通过传送带与第三转轴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外框的正
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传送带设置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三转轴套接在第三轴承内,所述第三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钮,所述旋转钮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螺纹帽。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外表面与两个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框的上表面与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下表面与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块设置在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内壁的上表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轴承卡接在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的背面与外框的正面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左侧所述螺纹柱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外框的上表面,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该载药抗炎人工皮肤培养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板,当需要对人工皮肤进行移动时,只需要转动旋钮,使得螺纹柱转动并与限位槽分离,此时可以转动旋转钮,使得第三转轴转动并通过传送带带动第二转轴转动,此时第二锥齿轮转动并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转动,同时两个第一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齿轮转动,此时两个齿板向上移动并带动放置板移动至指定位置,此时完成对人工皮肤的移动过程,本装置可以通过转动旋转钮带动放置板移动至指定位置,保证了本装置人工皮肤的培育质量,保证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0018]2、该载药抗炎人工皮肤培养装置,通过设置传送带,旋转旋转钮使得第三转轴转动可以通过传送带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传送带使得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可以联动,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使用。
[0019]3、该载药抗炎人工皮肤培养装置,通过设置螺纹柱和限位槽,螺纹柱在螺纹帽内转动与限位槽接触,可以对旋转钮的转动进行限位,同时可以对放置板的移动进行限位,保证了本装置放置板的稳定放置。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外框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齿板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第二齿轮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外框、2第一轴承、3第一齿轮、4竖板、5框体、6齿板、7连接板、8放置板、9连接块、10伸缩杆、11第一通孔、12第一锥齿轮、13第一转轴、14第二轴承、15第二转轴、16第二锥齿轮、17传送带、18第二齿轮、19第二通孔、20旋转钮、21第三转轴、22第三轴承、23固定板、24旋钮、25螺纹柱、26螺纹帽、27限位槽、28第五转轴、29第五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载药抗炎人工皮肤培养装置,包括外框1,框体5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轴承14,通过设置第二轴承14和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在第二轴承14内转动可以带动第二锥齿轮16转动,第二轴承14为第二转轴15的转动提供了一个支撑点,使得第二转轴15转动的更加稳定,第二轴承14内套接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锥齿轮16,通过设置第二锥齿轮16和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6转动可以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2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一转轴13转动,使得第二转轴15和第一转轴13之间可以联动,外框1内设置有两个竖板4,两个竖板4的相对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2,通过设置第一轴承2和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在第一轴承2内转动可以带动第一齿轮3转动,第一轴承2为第一转轴13的转动提供了一个支撑点,使得第一转轴13转动的更加稳定,第一轴承2内套接有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锥齿轮12。
[0028]第一转轴13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3,通过设置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18,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18转动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抗炎人工皮肤培养装置,包括外框(1),其特征在于:框体(5)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轴承(14),所述第二轴承(14)内套接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锥齿轮(16),所述外框(1)内设置有两个竖板(4),两个所述竖板(4)的相对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内套接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一转轴(13)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3),右侧所述第一齿轮(3)的外表面与第二齿轮(18)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8)内卡接有第五转轴(28),所述第五转轴(28)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五轴承(29),所述第五轴承(29)卡接在右侧竖板(4)的右侧面,所述第二齿轮(18)的外表面和左侧所述第一齿轮(3)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齿板(6)的正面相啮合,所述齿板(6)的上表面与连接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7)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两个所述连接块(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放置板(8);所述第二转轴(15)的外表面通过传送带(17)与第三转轴(21)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外框(1)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9),所述传送带(17)设置在第二通孔(19)内,所述第三转轴(21)套接在第三轴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学良朱涛贺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连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