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658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属于灌肠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溶液袋,所述溶液袋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灌肠泵、调节阀、单向阀和温度控制器相连通,所述温度控制器的下表面设置有灌肠机构,所述灌肠机构包括灌肠管,所述灌肠管设置在温度控制器的下表面,所述灌肠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组件。该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一活塞、气囊和限位组件,使得本装置通过调节限位组件位置,从而可以控制插入的深度,更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且可以对灌肠管的插入位置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其滑脱患者体内,从而可以更有效保障灌肠工作的顺利进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灌肠装置
,具体为一种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使用益生菌溶液进行灌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对益生菌溶液进行适当的加热,以避免益生菌溶液的温度过低对肠道造成刺激,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对溶液加热的方式进行升温,使得灌肠的过程中,溶液流经管道时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降温,并且现有技术中灌肠管插入的深度往往是手动控制的,难以控制插入深度,而且为了方便插入灌肠管,灌肠管表面较为光滑,就容易导致灌肠管在插入体内时容易滑出,从而影响灌肠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灌肠装置的溶液温度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并且难以控制插入深度,而且为了方便插入灌肠管,灌肠管表面较为光滑,就容易导致灌肠管在插入体内时容易滑出,从而影响灌肠工作的正常进行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包括溶液袋,所述溶液袋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灌肠泵、调节阀、单向阀和温度控制器相连通,所述温度控制器的下表面设置有灌肠机构,所述灌肠机构包括灌肠管,所述灌肠管设置在温度控制器的下表面,所述灌肠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组件,所述拉动组件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拉动组件通过两个气管与气囊相连通,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溶液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挂环。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拉动组件包括两个筒体,两个所述筒体分别固定连接在气囊的上下两表面,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活塞,两个所述活塞的左侧面均通过拉杆与环形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塞的右侧面与第一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内壁的右侧面与第一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筒体通过气管与气囊相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灌肠管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液孔。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气囊的外表面,所述限位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套,两个所述滑套内套接有同一个防滑杆,所述防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的下表面均通过橡胶弹簧分别与两个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该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一活塞、气囊和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可以移动位置同时达到限位的作用,再通过第一弹簧带动活塞向右移动,使得气囊的凸起部充气膨胀,达到定位作用,使得本装置通过调节限位组件位置,从而可以控制插入的深度,更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且可以对灌肠管的插入位置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其滑脱患者体内,从而可以更有效保障灌肠工作的顺利进行。
[0015]2、该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通过设置灌肠泵、调节阀和温度控制器,灌肠泵可以抽取溶液进行灌肠的工作,且通过调节阀可以达到流速调节的目的,避免流速过快,刺激肠引起患者不适的问题,从而可以达到调节精准,调节范围广的目的。
[0016]3、该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器,且温度控制器可以对流下的溶液进行加温,使得温度控制器精准控制灌肠液温度,避免传统在溶液袋内加热导致溶液温度易流失的问题,使得本装置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要求,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灌肠机构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限位组件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溶液袋、2灌肠泵、3调节阀、4单向阀、5连接管、6温度控制器、7灌肠机构、71液孔、72拉动组件、721环形板、722拉杆、723筒体、 724活塞、73第一弹簧、74气管、75限位组件、751凸块、752橡胶弹簧、 753滑套、754限位板、755防滑杆、76气囊、77灌肠管、8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2]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包括溶液袋1,溶液袋1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管5,连接管5分别与灌肠泵2、调节阀3、单向阀4和温度控制器6相连通,通过设置灌肠泵2、调节阀3和温度控制器6,灌肠泵2可以抽取溶液进行灌肠的工作,且通过调节阀3可以达到流速调节的目的,避免流速过快,刺激肠引起患者不适的问题,从而可以达到调节精准,调节范围广的目的,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器6,且温度控制器6可以对流下的溶液进行加温,使得温度控制器6精准控制灌肠液温度,避免传统在溶液袋1内加热导致溶液温度易流失的问题,使得本装置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要求,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力,通过设置单向阀4,进而可以保障溶液单向流出的目的,避免回流引起患者不适或污染溶液袋1内溶液的问题,温度控制器6的下表面设置有灌肠机构7,灌肠机构7包括灌肠管77,灌肠管77设置在温度控制器6的下表面,灌肠管 7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76,气囊7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组件72,拉动组件72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3,拉动组件72通过两个气管74与气囊 76相连通,气囊76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75。
[0023]具体的,如图1所示,溶液袋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挂环8,通过设置挂环8,使得挂
环8可以提供放置点,保障溶液袋1进行悬挂的工作。
[0024]具体的,如图2所示,拉动组件72包括两个筒体723,两个筒体723分别固定连接在气囊76的上下两表面,筒体723内设置有活塞724,两个活塞 724的左侧面均通过拉杆722与环形板72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环形板721,使得环形板721与两个推杆连接,从而可以同时控制两个活塞724的工作,进一步使得本装置的操作比较简捷,活塞724的右侧面与第一弹簧73 的左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簧73,使得第一弹簧73可以通过弹性复位力带动活塞724移动,从而可以对气囊76凸起部进行充气,保障灌肠管77 位置定位的工作,避免其滑脱,筒体723内壁的右侧面与第一弹簧73的右端固定连接,两个筒体723通过气管74与气囊76相连通,灌肠管77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液孔71,通过设置液孔71,从而可以保障溶液正常注入患者体内。
[0025]具体的,如图3所示,限位组件75包括限位板754,通过设置限位板754,且限位板754为乳胶材质,从而可以保障患者的舒适性,限位板754设置在气囊76的外表面,限位板7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包括溶液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袋(1)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分别与灌肠泵(2)、调节阀(3)、单向阀(4)和温度控制器(6)相连通,所述温度控制器(6)的下表面设置有灌肠机构(7),所述灌肠机构(7)包括灌肠管(77),所述灌肠管(77)设置在温度控制器(6)的下表面,所述灌肠管(7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76),所述气囊(7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组件(72),所述拉动组件(72)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3),所述拉动组件(72)通过两个气管(74)与气囊(76)相连通,所述气囊(76)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袋(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挂环(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溶液智能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组件(72)包括两个筒体(723),两个所述筒体(723)分别固定连接在气囊(76)的上下两表面,所述筒体(723)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学良朱涛贺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连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