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医药细胞培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126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生物细胞培育技术领域的一种生物医药细胞培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培养台,所述培养台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离心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细胞培养时,在更换培养基时,只需启动离心轴,就能对培养皿中的细胞进行离心,在离心排液时,当转速达到预定转速时,培养皿端部会滑动到排液口位置,培养基被甩出,整个过程中培养皿不需要再与外界空气进行接触,杜绝了外界空气与细菌使细胞受到污染,有利于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并且在进行比实验中,排出旧的培养基时,可以通过控制离心轴的转速来间接控制两个培养皿中的培养基的剩余量,与人工用量具进行分离比较更加准确方便,有利于使两个培养皿中的培养基的剩余量相同,提高对比实验的准确性。验的准确性。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医药细胞培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细胞培育
,具体为一种生物医药细胞培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在生物医药领域进行实验时,常常需要对细胞进行培养等操作。
[0003]现有技术培养的细胞可分为贴壁细胞与不贴壁细胞两种,在培育不贴壁细胞时,一段时间需要根据细胞培育情况对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进行更换,在对不贴壁细胞的培养基进行更换时通常是人工将培养皿取出,然后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将上层清液倒出,随后加入新的培养基,这样虽然能更换新的培养基,但是在取出培养皿到更换新培养基的过程中,培育的细胞会与外界空气接触,培育的细胞会不可避免的被外界细菌或其他物质污染甚至杀死,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者实验失败;此外在对比试验中,由于细胞不能完全和旧的培养基分离,否则细胞容易受伤,这就导致了注入新的培养基之前必然存在旧的培养基,而传统的旧的培养基的分离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采用量具进行定量分离,但是量具量取过程中,必然存在人为因素导致的量取很难完全一致,这就会导致新的培养基内旧的培养基含量存在差异,进一步的影响对比试验的试验结果。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生物医药细胞培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专利技术内容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医药细胞培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培养的细胞可分为贴壁细胞与不贴壁细胞两种,在培育不贴壁细胞时,一段时间需要根据细胞培育情况对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进行更换,在对不贴壁细胞的培养基进行更换时通常是人工将培养皿取出,然后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将上层清液倒出,随后加入新的培养基,这样虽然能更换新的培养基,但是在取出培养皿到更换新培养基的过程中,培育的细胞会与外界空气接触,培育的细胞会不可避免的被外界细菌或其他物质污染甚至杀死,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者实验失败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医药细胞培育系统,包括培养台,所述培养台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离心轴,所述离心轴底部左右两侧均铰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端部均安装有培养皿,两个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离心轴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连接杆端部滑动在第一滑槽内,两个所述连接杆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部与离心轴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心轴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连接杆的下方位置,所述限位环顶部固定连
接有顶动杆,所述顶动杆贴合在离心轴的表面并且顶部延伸至离心轴的上方,所述顶动杆通过第二弹簧与离心轴顶部弹性连接,所述离心轴顶部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由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组成,所述转动部分与离心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分底部与固定部分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分底部固定安装在培养台表面,所述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连接处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位于培养皿下方位置,所述密封罩对应培养皿端部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培养皿上端滑动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内壁对应培养皿端部位置开设有第一添加口,所述第一添加口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所述密封罩外侧设有在添加培养基时对密封罩外侧进行隔离的隔离机构;
[0007]所述隔离机构包括隔离罩,所述隔离罩安装在所述培养台上表面,所述密封罩位于隔离罩的内部,所述隔离罩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添加盒,所述添加盒前侧开设有第二添加口,所述添加盒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位于第二添加口上方位置,所述挤压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贯穿添加盒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添加盒底部连通有添加管;
[0008]工作时,现有技术培养的细胞可分为贴壁细胞与不贴壁细胞两种,在培育不贴壁细胞时,一段时间需要根据细胞培育情况对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进行更换,在对不贴壁细胞的培养基进行更换时通常是人工将培养皿取出,然后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将上层清液倒出,随后加入新的培养基,这样虽然能更换新的培养基,但是在取出培养皿到更换新培养基的过程中,培育的细胞会与外界空气接触,培育的细胞会不可避免的被外界细菌或其他物质污染甚至杀死,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者实验失败,本专利技术在对细胞培养前,需要先将细胞解冻唤醒后放入培养皿中,随后加入细胞培养需要的培养基,然后将培养皿安装在支撑板上,随后将密封罩将其罩住,密封罩底部与培养台密封,使培养皿的端部处于第二滑槽内并且与第一添加口相对应,进行培养、观察,在罩密封罩前需要对其进行消毒,避免密封罩内会有细菌影响实验结果,培养一段时间后需要根据细胞的生长情况进行更换培养基,更换培养基分为两个过程,正常离心与离心排液,正常离心时,需要启动离心轴,离心轴会带动支撑板、连接杆与培养皿一起转动进行离心,连接杆会在限位环的作用下使支撑板与培养皿保持稳定,密封罩的转动部分会随着离心轴与培养皿一起转动,在离心一段时间后进行静置,随后进行离心排液,离心陪液前需要将隔离罩罩在密封罩的外侧,并且对隔离罩与密封罩之间进行消毒,隔离罩底部与培养台密封,隔离罩会挤压顶动杆,顶动杆会与限位环一起向下移动,第二弹簧被拉长,随后启动离心轴,离心轴会再次带动支撑板与培养皿转动,培养皿与支撑板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动,连接杆会在第一滑槽内向下滑动,第一弹簧被拉伸,培养皿的端部会在第二滑槽内滑动,第二滑动槽有利于限定培养皿的位置,避免在离心时培养皿端部会发生偏移导致培养基与细胞洒出,当转速达到预定转速时,培养皿端部会滑动到排液口位置,连接杆会再次被限位环限位使培养皿不能在向下移动,培养皿中处于上层的培养基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随后离心轴停止转动,连接杆会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支撑板与培养皿会随着一起向上移动,培养皿端部会在次回到第一添加口位置,随后调整隔离罩的位置,使添加管插入到第一添加口内的橡胶密封垫中,随后利用推动杆推动挤压板,挤压板会将添加盒内的培养基注入到培养皿中,随后继续对细胞进行培养,整个过程中培养皿不需要再与外界空气进行接触,杜绝了外界空气与细菌使细胞受到污染,有利于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并且在进行比实验中,排出
旧的培养基时,可以通过控制离心轴的转速来间接控制两个培养皿中的培养基的剩余量,与人工用量具进行分离比较更加准确方便,有利于使两个培养皿中的培养基的剩余量相同,提高对比实验的准确性。
[0009]在离心排液的过程中,培养皿中的细胞会不可避免的随着培养基一起排出,导致细胞的数量变少,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培养皿为管状,并且所述培养皿下端部分向外侧弯折;工作时,在正常离心结束后进行静置时,培养皿中的细胞会处于底部的弯折处,随后在离心排液的过程中,当培养皿的端部处于排液口位置时,培养皿底部的弯折部分会处于竖直状态,在培养基被排出时,培养的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医药细胞培育系统,包括培养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台(1)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离心轴(2),所述离心轴(2)底部左右两侧均铰接有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端部均安装有培养皿(4),两个所述支撑板(3)中间位置均铰接有连接杆(5),所述离心轴(2)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两个所述连接杆(5)端部滑动在第一滑槽(6)内,两个所述连接杆(5)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顶部与离心轴(2)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心轴(2)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环(8),所述限位环(8)位于连接杆(5)的下方位置,所述限位环(8)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动杆(9),所述顶动杆(9)贴合在离心轴(2)的表面并且顶部延伸至离心轴(2)的上方,所述顶动杆(9)通过第二弹簧(10)与离心轴(2)顶部弹性连接,所述离心轴(2)顶部设有密封罩(11),所述密封罩(11)由转动部分(11

1)与固定部分(11

2)组成,所述转动部分(11

1)与离心轴(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分(11

1)底部与固定部分(11

2)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分(11

2)底部固定安装在培养台(1)表面,所述转动部分(11

1)与固定部分(11

2)连接处开设有排液口(12),所述排液口(12)位于培养皿(4)下方位置,所述密封罩(11)对应培养皿(4)端部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培养皿(4)上端滑动在第二滑槽(13)内,所述第二滑槽(13)内壁对应培养皿(4)端部位置开设有第一添加口(14),所述第一添加口(14)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15),所述密封罩(11)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睿投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