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折型的高性能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82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折型的高性能端子,包括端子主体,该端子主体包括竖向延伸的电连接段、横向延伸的线缆包裹段、以及连接于电连接段和线缆包裹段之间并通过三次折弯形成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包括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与电连接段之间形成第一折弯结构,所述第一折弯段与第二折弯段之间形成第二折弯结构,所述第二折弯段与线缆包裹段之间形成第三折弯结构,所述第二折弯段呈倾斜向上布置且该第二折弯段与第一折弯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电连接段和线缆包裹段之间的折弯段设置,有效提高端子的整体强度和抗折弯能力,能够有效避免端子变形,保证了端子工作稳定性。保证了端子工作稳定性。保证了端子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折型的高性能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端子
,特别涉及一种弯折型的高性能端子。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现有的端子根据其使用环境的不同,端子分为条型结构的端子和折弯结构的端子,其中现有的折弯结构的端子包括竖向延伸的电连接段和横向延伸的线缆包裹段,电连接段和线缆包裹段之间通过一次折弯形成,该结构的端子容易沿着折弯处发生弯折,端子的整体抗折弯能力较弱,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弯折型的高性能端子,折弯段通过三次折弯设置,如此有效增加了端子的整体强度和抗折弯能力。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弯折型的高性能端子,包括端子主体,该端子主体包括竖向延伸的电连接段、横向延伸的线缆包裹段、以及连接于电连接段和线缆包裹段之间并通过三次折弯形成的折弯段;
[0005]所述折弯段包括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与电连接段之间形成第一折弯结构,所述第一折弯段与第二折弯段之间形成第二折弯结构,所述第二折弯段与线缆包裹段之间形成第三折弯结构,所述第二折弯段呈倾斜向上延伸且该第二折弯段与第一折弯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000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连接段与线缆包裹段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90
°
且小于92
°

[000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弯段的整体宽度≥1.0mm且≤2.2mm。
[000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缆包裹段包括圆弧形结构的基部、以及对应设置在基部弧口两侧上的若干卡爪部。
[000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连接段的下端部具有两个间隔布置的抵接脚,两个所述抵接脚之间配合形成插接间隙。
[00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呈圆弧过渡。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弯折型结构,占用高度低,能够有效降低连接器的整体高度,同时穿PIN更加简单;端子的折弯段为三次折弯成型,如此有效增加了端子整体的整体强度和抗折弯能力;同时增加了折弯段的整体宽度,从而有效提高了端子的载荷能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弯折型的高性能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端子各部分之间的线性连接示意图。
[0014]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0015]100、端子本体;1、电连接段;11、抵接脚;12、插接间隙;2、线缆包裹段;21、基部;22、卡爪部;3、折弯段;31、第一折弯段;32、第二折弯段;33、第一折弯结构;34、第二折弯结构;35、第三折弯结构;a、第一夹角;b、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7]本技术一种弯折型的高性能端子如图1所示,包括端子本体100,该端子本体100包括竖向延伸的电连接段1、横向延伸的线缆包裹段2、以及连接于电连接段1和线缆包裹段2之间的折弯段3;其中,该电连接段1的下端部具有两个间隔布置的抵接脚11 ,两个抵接脚11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12,本专利的端子与另外的端子相连时,另外的端子的端部插接在本专利的端子的插接间隙12内与两个抵接脚11相抵以实现两个端子之间的电相连;线缆包裹段2包括圆弧形结构的基部21、以及对应设置在基部21弧口两侧上的若干卡爪部22,该基部21的形状与输出电缆的形状相适配,输出电缆搁置在线缆包裹段2的基部21内并通过将两侧的卡爪部22向下压紧以实现对输出电缆的包裹。
[0018]在上述方案中,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该折弯段3由三次折弯形成,该折弯段3包括相连的第一折弯段31和第二折弯段32,该第一折弯段31与电连接段1之间形成第一折弯结构33,第一折弯段31和第二折弯段32之间形成第二折弯结构34,该第二折弯段32与线缆包裹段2之间形成第三折弯结构35,其中第二折弯段32呈倾斜向上延伸并该第一折弯段31和第二折弯段32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a为钝角,即该第一夹角a大于90
°
且小于180
°
;第一折弯段31与电连接段1之间的第一折弯结构33为圆弧过渡,电连接段1与线缆包裹段2之间的配合形成的第二夹角b大于90
°
且小于92
°

[0019]在上述方案中,折弯段3的整体宽度≥1.0mm且≤2.2mm,如此增加了折弯段3的宽度,增加了端子整体的所能承载的温升能力和连载能力。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弯折型结构,占用高度低,能够有效降低连接器的整体高度,同时穿PIN更加简单;端子的折弯段为三次折弯成型,如此有效增加了端子整体的整体强度和抗折弯能力;同时增加了折弯段的整体宽度,从而有效提高了端子的载荷能力。
[0021]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折型的高性能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主体,该端子主体包括竖向延伸的电连接段、横向延伸的线缆包裹段、以及连接于电连接段和线缆包裹段之间并通过三次折弯形成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包括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与电连接段之间形成第一折弯结构,所述第一折弯段与第二折弯段之间形成第二折弯结构,所述第二折弯段与线缆包裹段之间形成第三折弯结构,所述第二折弯段呈倾斜向上延伸且该第二折弯段与第一折弯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折型的高性能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段与线缆包裹段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9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典创线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