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广君专利>正文

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54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其结构是由上箱体、下箱体、放射防护屏、移动支架构成,下箱体固定在上箱体的下方,带脚轮的移动支架固定在上箱体的四个脚上,放射防护屏的上部与上箱体相接,下部与带脚轮的移动支架相接。该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通过多个防护装置才能完成的标记化合物的主持注射过程,缩短了接触射线的时间,减少了放射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在医院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之中,医生往往要使用含有标记原子的注射药物对病人的疾病进行检查,为了防止放射性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医务人员的伤害,医院要通过防护设施进行隔离,现有技术的隔离设备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是隔离效果差、放射废物不能妥善处理等。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能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妥善处理的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用一个上箱体作为操作箱,用另一个下箱体作放射废弃物存放箱,下箱体通过一转轴与上箱体联结在一起,在上箱体的两侧开操作手孔,操作者将手插进手孔中进行放射药物的注射,在上箱体的后面设置一放射防护挡板,被测试者的手臂通过开在放射防护挡板上和上箱体上的窗口伸进上箱体中进行放射性药物的注射。操作者可通过设置在上箱体和下箱体的拐角处的不锈钢管将放射性废弃物投放到下箱体中的被隔板隔开的衰变池中。附附图说明图1为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其结构是由上箱体2、下箱体4、放射防护屏1、移动支架5构成,下箱体4固定在上箱体2的下方,带脚轮的移动支架5固定在上箱体2的四个脚上,放射防护屏1的上部与上箱体2相接,下部与带脚轮的移动支架5相接。上箱体2的两侧开有操作孔6,放射防护屏1上开有倒U形窗口9,与放射防护屏1相对的上箱体2上也开有相同倒U形窗口10,在上箱体2的底部拐角处向下开有圆孔,在圆孔中设置有可活动的不锈钢管7。下箱体4上部的拐角处开有与上箱体2拐角处相对的圆孔8,在下箱体4上部的中间设置有一转轴3,下箱体4与上箱体2通过转轴3连接在一起,在下箱体4的中间设置有十字形挡板11,将下箱体4的内部空间分割成四个部分。实施例本技术的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制作上箱体所使用的材料是上面为铅玻璃面板,通过沟槽与左右侧箱体板固定在一起,上箱体的其余各面和下箱体钛合金附铅皮制成。防护屏为常规防护材料制成,通过四个挂钩与上箱体和带脚轮的支架固定在一起。本技术的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通过多个防护装置才能完成的标记化合物的主持注射过程,缩短了接触射线的时间,减少了放射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放射防护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下箱体固定在上箱体的下方,带脚轮的移动支架固定在上箱体的四个脚上,放射防护屏的上部与上箱体相接,下部与带脚轮的移动支架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放射防护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下箱体固定在上箱体的下方,带脚轮的移动支架固定在上箱体的四个脚上,放射防护屏的上部与上箱体相接,下部与带脚轮的移动支架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位素多功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箱体的两侧开有操作孔,放射防护屏上开有倒U形窗口,与放射防护屏相对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君杨艳
申请(专利权)人:杨广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