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氢气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51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压氢气取样装置,包括放置在平面上的壳体,且壳体的左侧安装有高压螺旋管,并且高压螺旋管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阀,而且高压螺旋管承压高、可任意方向调整;调压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方内部,且壳体的左端安装有高压金属软管;两组放散阀和压力表,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内部;还包括有:承载架板,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左端外侧;储放槽,其呈盘旋状开设于所述承载架板的内部;第一转杆,其活动轴安装于所述承载架板的内部;防护角,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端边角处。该高压氢气取样装置,易于控制,解决人工开关阀压力控制难及危险性大的问题,且便于对高压金属软管进行收纳,以便携带使用。以便携带使用。以便携带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氢气取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氢气取样相关
,具体为高压氢气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迅猛,加氢站作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氢气的气质对氢气压缩机和氢燃料电池的运行效率及使用寿命严重及密切相关,在氢气的生产、提纯、加氢站压缩及加氢机加注等过程中都需要对纯度严格控制,因其工作压力高(45Mpa),取样操作危险性大,目前国内还无安全可靠的在售定型产品;目前国内外氢气取样的装置,压力级制最高25Mpa,仅用于氢气生产厂家及运氢车辆取样用途,而无从压缩机后、储氢罐后及加气机处取样的合格产品;通过对国内氢气取样技术的调研,未发现有45Mpa级别的安全、简捷、可靠的高压氢气取样装置,同时所设置的高压金属软管不便收纳,导致在携带使用时较为不便。
[0003]所以我们提出了高压氢气取样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压氢气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高压氢气取样装置在使用时因氢气工作压力高(45Mpa),取样操作危险性大,同时所设置的高压金属软管不便收纳,导致在携带使用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压氢气取样装置,包括放置在平面上的壳体,且壳体的左侧安装有高压螺旋管,并且高压螺旋管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阀,而且高压螺旋管承压高、可任意方向调整;
[0006]调压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方内部,且壳体的左端安装有高压金属软管,并且高压金属软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而且高压金属软管的一端在使用时与取样瓶相互连通;
[0007]两组放散阀和压力表,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内部;
[0008]还包括有:
[0009]承载架板,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左端外侧,且承载架板位于所述高压金属软管的外围;
[0010]储放槽,其呈盘旋状开设于所述承载架板的内部,对不使用时的高压金属软管进行限位收纳;
[0011]第一转杆,其活动轴安装于所述承载架板的内部,且第一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并且第二转杆的内部开设有通槽;
[0012]防护角,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端边角处,以防止操作人员磕碰到壳体边角而造到伤害。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之间的连接点位于高压螺旋管和壳体之间的接口处,且第一转杆的中部预留开设有凹槽,并且第一转杆的内部和承载架板上均开设有第
一定位孔,使得当将高压金属软管置于储放槽中后,转动后的第一转杆可以对收纳后的高压金属软管进行一侧限位。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内部所开设的第一定位孔和承载架板上所开设的第一定位孔关于第一转杆与承载架板之间的连接点对称设置,且第一定位孔为方形结构设置,使得当第二转杆转动至与第一转杆重合后,且第一转杆从横向转动至竖向时,活动设置于第二转杆内部的定位销和第一定位孔之间的配合,可以将转动后的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进行同步固定。
[0015]优选的,所述高压金属软管为细径不锈钢无缝管设置,且高压金属软管贴合于所述储放槽的内部,使得耐压级别提高,安全性更有保障。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卡合滑动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一端安装有定位销,并且活动块与所述第二转杆之间焊接有具有推动作用的压力弹簧,使得可以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活动块可以带动定位销进行移动。
[0017]优选的,所述定位销的一端位于第二定位孔的内部,且第二定位孔关于高压螺旋管和壳体之间的接口处等角度分布,并且定位销分别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构成凹凸配合,使得当第一转杆对高压金属软管的一侧进行限位后,第二转杆根据高压金属软管一端所安装的出气口所在位置进行转动,并利用定位销和第二定位孔之间的配合作用,对转动后的第二转杆进行固定,且利用方形设置可以避免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之间发生转动。
[0018]优选的,所述通槽的内部卡合滑动设置有调节块,且调节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板,并且调节块的内部轴承安装有第一夹板,而且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焊接有扭力弹簧,同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均贴合于所述出气口的外侧,使得当第二转杆转动至与出气口相对的位置上后,可以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出气口进行夹持固定。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控制板,且第一控制板对应设置有第二控制板,并且第二控制板的一端安装有卡块,而且卡块贴合设置于卡槽的内部,同时卡槽等间距开设于所述第二转杆的内壁两侧,使得当第一夹板进行转动后,可以利用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的关系带动卡块在卡槽内部进行移动,实现夹持时卡块伸入卡槽内部,对移动后的调节块进行固定,而不在夹持状态下时,卡块可以脱离于卡槽的内部,进而不影响调节块在通槽内部进行移动。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板的侧部安装有两组磁铁和磁石,且磁铁和磁石交错分布,并且磁铁和磁石的磁性相反,而且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结构大小均相同,使得当第一控制板随着第一夹板进行转动后,可以利用磁铁和磁石的磁性关系,带动第二控制板进行伸缩活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压氢气取样装置,易于控制,彻底解决人工开关阀压力控制难及危险性大的问题,且该装置均可对槽车尾端、压缩机前后、储氢管前后、加氢机前后进行取气,并且便于对高压金属软管进行收纳,以便携带使用;
[0022]1、设置有储放槽和第一转杆,使得当将高压金属软管放置于盘旋状设置的储放槽中后,将第一转杆从竖直状摆成横平状,并将活动轴安装于第一转杆上的第二转杆进行展开,利用第二转杆上所安装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高压金属软管一端所安装的出气口进行固定,再利用定位销和第二定位孔之间的配合作用,将转动后的第一转杆进行限位,且
由于定位销为矩形设置,故而高压金属软管在储放槽、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之间的配合作用下,可以收纳至壳体上,以便携带使用;
[0023]2、设置有卡槽和卡块,使得可以根据高压金属软管的长度,调整调节块在第二转杆上的位置,当需要对出气口进行夹持固定时,第一夹板将进行转动,并利用两个控制板上的磁铁和磁石之间的磁性关系,将卡块脱离于卡槽中,进而可以在通槽的内部移动调节块,当松离第一夹板后,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进而卡块可以伸入另一个卡槽中,实现对移动后的调节块的固定作用,从而可以根据出气口的位置实现调节;
[0024]3、设置有调压器和高压金属软管,使得对20

45Mpa高压氢气减压后按固定值0.5Mpa进入取样瓶,减压后压力稳定,易于控制,彻底解决人工开关阀压力控制难及危险性大的问题,并采用细径不锈钢无缝管代替普通金属软管,耐压级别提高,安全性更有保障,高压调压设备及开关阀门半封闭处理,压力在面板显示及调节,阀门手柄在面板上操作,人员正面与泄漏源实现物理隔离,防止高压氢气伤害操作人员,且区别于普通取样装置只可在运输槽车尾端取气局限,该装置均可对槽车尾端、压缩机前后、储氢管前后、加氢机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氢气取样装置,包括放置在平面上的壳体(1),且壳体(1)的左侧安装有高压螺旋管(5),并且高压螺旋管(5)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阀(6),而且高压螺旋管(5)承压高、可任意方向调整;调压器(2),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下方内部,且壳体(1)的左端安装有高压金属软管(8),并且高压金属软管(8)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16),而且高压金属软管(8)的一端在使用时与取样瓶相互连通;两组放散阀(3)和压力表(4),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上方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承载架板(7),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左端外侧,且承载架板(7)位于所述高压金属软管(8)的外围;储放槽(9),其呈盘旋状开设于所述承载架板(7)的内部,对不使用时的高压金属软管(8)进行限位收纳;第一转杆(10),其活动轴安装于所述承载架板(7)的内部,且第一转杆(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1),并且第二转杆(1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7);防护角(19),其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边角处,以防止操作人员磕碰到壳体(1)边角而造到伤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氢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10)和第二转杆(11)之间的连接点位于高压螺旋管(5)和壳体(1)之间的接口处,且第一转杆(10)的中部预留开设有凹槽(1001),并且第一转杆(10)的内部和承载架板(7)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0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氢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10)内部所开设的第一定位孔(1002)和承载架板(7)上所开设的第一定位孔(1002)关于第一转杆(10)与承载架板(7)之间的连接点对称设置,且第一定位孔(1002)为方形结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氢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金属软管(8)为细径不锈钢无缝管设置,且高压金属软管(8)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光韩东光武军杰刘长升王允玉毕方轲郭奇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