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附着性UV墨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112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8
本申请涉及UV墨水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附着性UV墨水及其制备方法。该高附着性UV墨水包括色浆和稀释剂,按重量份数:色浆包括有以下组分:CTFA 4.5~5.5份;分散剂1~4份;颜料3~10份;稀释剂包括有以下组分:表面活性剂0.5~1.5份;树脂15~25份;PHEA 15~25份;HDDA 43~48.6份。该高附着性UV墨水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将CTFA与分散剂混合,然后加入颜料制成色浆;将色浆进行研磨;向研磨后的色浆中加入表面活性剂、PHEA、HDDA和树脂,混合均匀,过滤,得到UV墨水。本申请的高附着性UV墨水在PET、玻璃等非吸收性的承印物上表现出了优异的附着性能。出了优异的附着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附着性UV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UV墨水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附着性UV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UV墨水即紫外光固化墨水。由于UV墨水不含挥发性溶剂、紫外光照射前不会干燥、紫外光照射后能迅速干燥,所以,UV墨水具有绿色环保、高稳定性、快干性等特性,深受市场青睐,在喷墨打印墨水行业的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
[0003]就组成而言,UV墨水通常包括颜料、树脂、光固化剂以及其他助剂等组分。使用UV墨水时,将UV墨水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打印于承印物,之后,采用紫外光对其进行照射,在光固化剂的作用下,UV墨水可迅速固化成型。
[0004]待打印的承印物除了普通的纸板、纸张以外,还包括PET、玻璃、金属等非吸收性的材质。然而,目前的UV墨水在该类非吸收性的承印物上的附着性能较差,固化后,UV墨水所形成的墨层不耐磨,容易出现墨层脱落的现象,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UV墨水在非吸收性的承印物上的附着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附着性UV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附着性UV墨水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附着性UV墨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附着性UV墨水,包括色浆和稀释剂,按重量份数:色浆包括有以下组分:CTFA
ꢀꢀꢀꢀꢀꢀꢀꢀꢀꢀ
4.5~5.5份;分散剂
ꢀꢀꢀꢀꢀꢀꢀꢀ
1~4份;颜料
ꢀꢀꢀꢀꢀꢀꢀꢀꢀꢀ
3~10份;稀释剂包括有以下组分: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获得一款具有较高附着性能的UV墨水,实验显示,相比于目前市售的同类UV墨水,该款UV墨水在PET、玻璃等材质上具有更加优异的附着性能。涂覆有本申请的UV墨水的承印物在沸水中处理后,UV墨水仍然具有优良的附着性能,这极大地拓宽了UV墨水的应用范围,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本申请的UV墨水的该种特性反应出本申请的上述配方组分之间具有优良的配合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PHEA和HDDA的重量比为1:(2.1~2.3)。
[0009]实验数据显示,基于本申请的上述配方体系,PHEA和HDDA两种组分的配比对UV墨水的附着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当PHEA和HDDA的重量比为1:(2.1~2.3)时,本申请的上述配方体系的附着性能更加优异。
[0010]可选的,所述树脂采用聚氨酯丙烯酸酯、酚醛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且聚氨酯丙烯酸酯、酚醛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的重量比为1:(0.4~0.7):(0.1~0.3)。
[0011]实验中发现,本申请的上述配方体系适用于多种树脂,而当树脂采用聚氨酯丙烯酸酯、酚醛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且三者的重量比为1:(0.1~0.3):(0.4~0.7)时,本申请的上述配方体系的附着性能更佳。这说明,针对本申请的UV墨水配方体系而言,聚氨酯丙烯酸酯、酚醛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0012]可选的,所述分散剂选自Solsperse24000,Solsperse35000、SolsperseJ200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分散剂对于维持上述配方体系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颜料的分散稳定性。实验表明,上述类型的分散剂适用于本申请的配方体系,配合其他组分,使得本申请的配方体系长期保持稳定,至少一年之内不会出现凝絮、沉淀等现象。
[0014]可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YK378、BYK

161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表面活性剂对于UV墨水配方体系的表面张力具有重要影响,实验表明,上述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适用于本申请的配方体系,配合其他组分,使得本申请的配方体系的表面张力维持在25dyn/cm左右,适用于喷墨达因的需求。
[00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述的高附着性UV墨水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上述的高附着性UV墨水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配制色浆:将CTFA与分散剂混合,然后加入颜料制成色浆;色浆研磨:将色浆进行研磨;配制UV墨水:向研磨后的色浆中加入表面活性剂、PHEA、HDDA和树脂,混合均匀,过滤,得到高附着性UV墨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色浆的制备过程中加入分散剂,经过研磨,使得分散剂与颜料能够充分混合均匀,有利于提升整个UV墨水配方体系的稳定性。
[0018]可选的,所述色浆研磨步骤中,色浆研磨后的粒径为100~300nm。
[0019]色浆研磨后的粒径对于整个配方体系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色浆研磨后的粒径有利于进一步保障UV墨水配方体系的稳定性。
[0020]可选的,所述配制UV墨水步骤中,过滤的精度为1~3um。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保障UV墨水配方体系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UV墨水出现凝絮、沉淀的概率,保障UV墨水在喷墨打印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的UV墨水体系配比合理,并在PET、玻璃等非吸收性承印物上表现出了优异的附着性能,涂覆有本申请的UV墨水的承印物在沸水中处理后,UV墨水的附着性能的评定级别仍然可以达到0级,这极大地拓宽了UV墨水的应用范围,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2、本申请的研究表明,针对本申请的UV墨水配方体系,PHEA和HDDA的重量比,聚氨
酯丙烯酸酯、酚醛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的重量比均对体系的附着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提高体系的附着性能;3、本申请的配方体系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至少一年之内不会出现凝絮、沉淀等现象,能够有效防止喷墨打印时喷头堵塞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原料介绍针对以下实施例1~12和对比例1~3中采用的原料,做如下介绍:CTFA:即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PHEA:即2

苯氧乙基丙烯酸酯;HDDA:即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颜料:采用Pigment Yellow 1、Pigment Red 22、Pigment Blue 15、Pigment Black 7、Pigment White 6;分散剂:采用solsperse24000,Solsperse35000、SolsperseJ200;表面活性剂,YK378、BYK

161;聚酯丙烯酸酯:采用SM6402聚酯丙烯酸酯,官能度为2,粘度为10000

20000CPS@25℃;聚氨酯丙烯酸酯:采用DH

317聚氨酯丙烯酸脂预聚物,官能度为3,粘度为2000

8000cps@25℃;酚醛环氧树脂:采用酚醛环氧树脂634,环氧值为0.25~0.45;有机硅树脂:采用有机硅树脂MSE100。实施例
[0025]实施例1一种高附着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附着性UV墨水,其特征在于,包括色浆和稀释剂,按重量份数:色浆包括有以下组分:CTFA 4.5~5.5份;分散剂1~4份;颜料3~10份;稀释剂包括有以下组分:表面活性剂0.5~1.5份;树脂15~25份;PHEA 15~25份;HDDA 43~48.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附着性UV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PHEA和HDDA的重量比为1:(2.1~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附着性UV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采用聚氨酯丙烯酸酯、酚醛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且聚氨酯丙烯酸酯、酚醛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的重量比为1:(0.4~0.7):(0.1~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附着性UV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Solsperse24000,Solsperse35000、S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乐平涂六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优墨数字喷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