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挂面面头油水混合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02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工挂面面头油水混合炸锅,包括壳体、油炸腔、加热室、注水口、注油口、油水分割台阶、隔离扇板、水层连通管、换热层、排水管、排水阀、加热器、热换管、万向轮、锅盖、连接轴、锅盖把手;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油炸腔、加热室,油炸腔位于加热室上方;油炸腔内侧壁上设置有油水分割台阶,油水分割台阶为圆环形结构,油水分割台阶向油炸腔中心延伸;油水分割台阶内安装有隔离扇板;壳体侧壁内设置有水层连通管,水层连通管顶端延伸出壳体上表面,水层连通管底端延伸入隔离扇板下方的油水分割台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避免水加热产生气泡进入油层,在油层表面造成热油飞溅能力强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工挂面面头油水混合炸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工挂面面头油水混合炸锅,尤其是一种具有避免水加热产生气泡进入油层,在油层表面造成热油飞溅能力强的手工挂面面头油水混合炸锅。

技术介绍

[0002]手工挂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面食,是以小麦粉添加盐、食用碱、水经手工拉制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手工挂面经开水煮两三分钟即熟,适合速食,可以打卤子吃、夏天可以过熟之后捞出来过凉水做凉面,也可以过凉水后做麻辣面等等,各种吃法百吃不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0003]在面头油炸食品加工过程中,对面头油炸是重要的加工工序,油炸的香甜、酥脆,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在现在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000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注重食品的品质及营养,目前使用的油水混合油炸机,因为水加热或保温,会降低空气在水内的溶解度,从而产生大量气泡,经水层进入油层,会在油层表面造成油液飞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避免水加热产生气泡进入油层,在油层表面造成热油飞溅能力强的手工挂面面头油水混合炸锅。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手工挂面面头油水混合炸锅,包括壳体、油炸腔、加热室、注水口、注油口、油水分割台阶、隔离扇板、水层连通管、换热层、排水管、排水阀、加热器、热换管、万向轮、锅盖、连接轴、锅盖把手;
[0008]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油炸腔、加热室,油炸腔位于加热室上方;油炸腔内侧壁上设置有油水分割台阶,油水分割台阶为圆环形结构,油水分割台阶向油炸腔中心延伸;油水分割台阶内安装有隔离扇板;壳体侧壁内设置有水层连通管,水层连通管顶端延伸出壳体上表面,水层连通管底端延伸入隔离扇板下方的油水分割台阶内;
[0009]所述油水分割台阶中心设置有隔离扇板收纳槽,隔离扇板收纳槽末端贯穿隔离扇板内侧面;
[0010]所述隔离扇板由多瓣片构成,多瓣片包括扇板固定转轴、第一扇板、扇板固定连接转轴、第二扇板,扇板固定转轴上层安装有第一扇板,第一扇板末端设置有扇板固定连接转轴,扇板固定连接转轴上安装有第二扇板,第二扇板位于扇板固定连接转轴下方;扇板固定转轴安装在油水分割台阶内隔离扇板收纳槽外端;
[0011]所述油炸腔底侧设置有换热层,换热层为中心低,边缘高的锥形面;换热层中心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顶端贯穿换热层、加热室、壳体底侧壁;排水管末端上设置有排水阀;
[0012]所述换热层内设置有空心层;
[0013]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通过热换管连通到换热层内空心层;加热器
加热,将热量经热换管导入换热层内;
[0014]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注水口、注油口,注水口连接油水分割台阶下方的油炸腔内;注油口连接油水分割台阶上方的壳体内;
[0015]所述壳体顶端设置有锅盖,锅盖一侧通过连接轴与壳体连接;锅盖一端上表面设置有锅盖把手;
[0016]所述壳体下侧设置有万向轮。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工挂面面头油水混合炸锅,具有避免水加热产生气泡进入油层,在油层表面造成热油飞溅的特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多片所述隔离扇板从油水分割台阶内旋转展开,闭合成中心低,边缘高的锥形面,将油层、水层隔离开;使水在加热和保温过程中,产生的微气泡,在隔离扇板下表面汇聚后,沿隔离扇板下表面由中心向外移动,并经油水分割台阶、水层连通管排出该装置,避免气泡携带水蒸气进入油层内,造成表面热油溅起的情况;
[0018]换热层将热量传到经油炸腔底层的水层传递给上方的油层,对油层内的面头进行油炸,确保油温不会过高,造成面头焦糊;油渣从油层下沉到隔离扇板形成的锥形面上,锥形面收回后,锥形面上的油渣经水层落入水层;随后隔离扇板再次展开闭合,隔绝水层和油层;水层内的油渣落到换热层上表面,在换热层上表面的锥形结构,汇聚到换热层中心;开启排水管即可排出水层内的水和油渣;
[0019]工作人员将隔离扇板展开闭合后,通过注水口向油水分割台阶下方的壳体内注水,并通过注油口向油水分割台阶上方的壳体内注油;注满水后,水层连通管内的水面上升,即表示隔离扇板下方的壳体内注满水;在隔离扇板下方注满水的情况下,收起隔离扇板水层和油层液位面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附图说明
[00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手工挂面面头油水混合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手工挂面面头油水混合炸锅的隔离扇板开启隔离油水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24]图4为图2的B处放大图。
[0025]图中:1、壳体;2、油炸腔;3、加热室;4、注水口;5、注油口;6、油水分割台阶;7、隔离扇板;8、水层连通管;9、换热层;10、排水管;11、排水阀;12、加热器;13、热换管;14、万向轮;15、锅盖;16、连接轴;17、锅盖把手;61、隔离扇板收纳槽;71、扇板固定转轴;72、第一扇板;73、扇板固定连接转轴;74、第二扇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27]一种手工挂面面头油水混合炸锅,参见图1~4,包括壳体1、油炸腔2、加热室3、注水口4、注油口5、油水分割台阶6、隔离扇板7、水层连通管8、换热层9、排水管10、排水阀11、加热器12、热换管13、万向轮14、锅盖15、连接轴16、锅盖把手17;
[0028]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油炸腔2、加热室3,油炸腔2位于加热室3上方;油炸腔2内侧壁上设置有油水分割台阶6,油水分割台阶6为圆环形结构,油水分割台阶6向油炸腔2中心延伸;油水分割台阶6内安装有隔离扇板7;壳体1侧壁内设置有水层连通管8,水层连通管8顶端延伸出壳体1上表面,水层连通管 8底端延伸入隔离扇板7下方的油水分割台阶6内;多片所述隔离扇板7从油水分割台阶6内旋转展开,闭合成中心低,边缘高的锥形面,将油层、水层隔离开;使水在加热和保温过程中,产生的微气泡,在隔离扇板7下表面汇聚后,沿隔离扇板7下表面由中心向外移动,并经油水分割台阶6、水层连通管8排出该装置,避免气泡携带水蒸气进入油层内,造成表面热油溅起的情况;
[0029]所述油水分割台阶6中心设置有隔离扇板收纳槽61,隔离扇板收纳槽61末端贯穿隔离扇板7内侧面;
[0030]所述隔离扇板7由多瓣片构成,多瓣片包括扇板固定转轴71、第一扇板72、扇板固定连接转轴73、第二扇板74,扇板固定转轴71上层安装有第一扇板72,第一扇板72末端设置有扇板固定连接转轴73,扇板固定连接转轴73上安装有第二扇板74,第二扇板74位于扇板固定连接转轴73下方;扇板固定转轴71安装在油水分割台阶6内隔离扇板收纳槽61外端;所述第一扇板72绕扇板固定转轴71旋转,第一扇板72从隔离扇板收纳槽61内旋转出隔离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工挂面面头油水混合炸锅,包括壳体(1)、油炸腔(2)、加热室(3)、注水口(4)、注油口(5)、油水分割台阶(6)、隔离扇板(7)、水层连通管(8)、换热层(9)、排水管(10)、排水阀(11)、加热器(12)、热换管(13)、万向轮(14)、锅盖(15)、连接轴(16)、锅盖把手(1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油炸腔(2)、加热室(3),油炸腔(2)位于加热室(3)上方;油炸腔(2)内侧壁上设置有油水分割台阶(6),油水分割台阶(6)为圆环形结构,油水分割台阶(6)向油炸腔(2)中心延伸;油水分割台阶(6)内安装有隔离扇板(7);壳体(1)侧壁内设置有水层连通管(8),水层连通管(8)顶端延伸出壳体(1)上表面,水层连通管(8)底端延伸入隔离扇板(7)下方的油水分割台阶(6)内;所述油水分割台阶(6)中心设置有隔离扇板收纳槽(61),隔离扇板收纳槽(61)末端贯穿隔离扇板(7)内侧面;所述隔离扇板(7)由多瓣片构成,多瓣片包括扇板固定转轴(71)、第一扇板(72)、扇板固定连接转轴(73)、第二扇板(74),扇板固定转轴(71)上层安装有第一扇板(72),第一扇板(72)末端设置有扇板固定连接转轴(73),扇板固定连接转轴(73)上安装有第二扇板(74),第二扇板(74)位于扇板固定连接转轴(73)下方;扇板固定转轴(71)安装在油水分割台阶(6)内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先徽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