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伞齿轮组安装辅助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螺旋伞齿轮安装
,特别涉及一种螺旋伞齿轮组安装辅助治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业机器人手腕部的结构多为螺旋伞齿传动,且螺旋伞齿接触位大多在封闭腔体内;由于工业机器人对齿轮传动精度,齿轮精密性要求较高;因此对螺旋伞齿的啮合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0003]现有的螺旋伞齿安装方法一般是通过调整垫片对齿轮的组装距离进行调整。通常是在螺旋齿面上涂抹红丹粉,然后预组装伞齿轮组,旋转数圈齿轮后,观察齿面的接触区域;如果齿面的接触区域不满足要求,则需要拆下齿轮重新调整垫片,然后多次试装,直到齿面接触区域满足要求。此方法对于经验不足的组装人员需要多次拆装,势必会增加组装工时,影响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伞齿轮组安装辅助治具,上述螺旋伞齿轮组安装辅助治具能够有效的避免齿轮组多个组件串联造成的轴向累积误差,且改变盲目调整垫片的现状,可以大大减少螺旋伞齿轮的组装工时,提高组装效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伞齿轮组安装辅助治具,所述螺旋伞齿轮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线相互垂直的第一安装通孔以及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内径与第一齿轮组件的第一轴承座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第一安装通孔沿自身中心线方向的长度与第一齿轮组的长度相配合,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垂直的第一定位端面,所述第一定位端面用于与第一轴承座的第一固定部配合,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第二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端面平行的第一基准面;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内径与第二齿轮组件的第二轴承座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第二安装通孔沿自身中心线方向的长度与第二齿轮组的长度相配合,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垂直的第二定位端面,所述第二定位端面用于与第二轴承座的第二固定部配合;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第二端具有与所述第二定位端面平行的第二基准面,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基准面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相互垂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伞齿轮组安装辅助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中心线的交点位于所述第一基准面与所述第二基准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朝鹏,朴泰甲,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