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晶体透过性能的钒酸钇晶体生产用退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067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晶体透过性能的钒酸钇晶体生产用退火方法,具体涉及晶体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需要退火的钒酸钇晶体使用导热保护填料进行掩埋覆盖,从而避免了在退火的过程中正在退火的钒酸钇晶体其表面与真空退火炉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热应力,同时避免了其与炉内空气或者水分直接接触而氧化变黑的问题,且整个过程退火之间控制精确,较传统退火方法可节省10%左右的时间且耗能可以减少10%,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有效消除晶体中存在的氧空位,提高了晶体的透过性能,同时减少钒酸钇晶体的热应力,避免切割时开裂,使得通过本退火方法对钒酸钇晶体的退火加工产生的不良品率较传统退火方式大大下降。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晶体透过性能的钒酸钇晶体生产用退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晶体生产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晶体透过性能的钒酸钇晶体生产用退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钒酸钇晶体是一种优秀的双折射光学晶体,属四方晶系,在光电产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晶胞参数a=b=0.712纳米,c=0.629纳米,密度4.22克/厘米3,莫氏硬度5,熔点1825℃,是重要的双折射晶体和激光基质晶体,通常采用直拉法生长,可用于制作光隔离器、激光器等器件,掺钕钒酸钇晶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激光基质晶体,适于制造激光二极管,特别是中低功率的激光器,但是在对其进行生产退火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退火工艺中,退火温度控制模糊,温降过程不受控制,极易出现因炉内降温速度过快而造成晶体应力开裂,或炉内降温速度过慢而导致退火时间延长,生产效率底下且成本增加,而且退火工艺之后的晶体表面容易发黑,而且切割时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使得不良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晶体透过性能的钒酸钇晶体生产用退火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传统的退火工艺中,退火温度控制模糊,温降过程不受控制,极易出现因炉内降温速度过快而造成晶体应力开裂,或炉内降温速度过慢而导致退火时间延长,生产效率底下且成本增加,而且退火工艺之后的晶体表面容易发黑,而且切割时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使得不良品率较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晶体透过性能的钒酸钇晶体生产用退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对钒酸钇晶体进行清洗,去除钒酸钇晶体表面存在的杂质物,并用氮气吹干清洗过后的钒酸钇晶体,然后将一些钒酸钇晶体废料打碎成小块,然后将得到的钒酸钇晶体废料与导热填料进行均匀混合,得到导热保护填料。
[0006]S2、将得到的导热保护填料均匀的铺在炉腔底部,然后放入待退火的钒酸钇晶体,并在待退火的钒酸钇晶体周边均匀的散入导热保护填料,直到导热保护填料完全将待退火的钒酸钇晶体包裹,从而避免钒酸钇晶体与空气和炉体内部直接接触。
[0007]S3、然后对炉腔进行抽真空,之后通入惰性气体进行初步退火,首先以每小时80℃的条件下进行升温,当钒酸钇晶体的温度到达800℃时,将升温速度降低到每小时50℃,直到钒酸钇晶体的温度到达1100℃。
[0008]S4、恒温15小时后以每小时50℃的速度进行降温,当钒酸钇晶体的温度到达800℃时,将降温速度提高到每小时80℃,降至室温后,取出退火完成的钒酸钇晶体,并将导热保护填料进行收集,以便于下次再用,退火结束。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钒酸钇晶体废料粉碎后的直径为2

5mm。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钒酸钇晶体废料与导热填料的混合比为1:3。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惰性气体由氮气或氩气提供。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惰性气体的气体流速为3

5L/min,所述真空退火炉的真空度设定为5
×
10

3Pa。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热填料为陶瓷废料碎片和石墨颗粒的混合物,所述导热填料中陶瓷废料碎片和石墨颗粒的比例为1:1。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钒酸钇晶体与炉腔底部之间的导热保护填料厚度不小于1.5cm,所述钒酸钇晶体与炉腔内壁之间的导热保护填料厚度不小于2cm,所述钒酸钇晶体与炉腔顶部之间的导热保护填料厚度不小于8cm。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为陶瓷废料碎片的粒径为1

3mm,所述石墨颗粒的粒径为1

3mm。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需要退火的钒酸钇晶体使用导热保护填料进行掩埋覆盖,从而避免了在退火的过程中,正在退火的钒酸钇晶体其表面与真空退火炉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热应力,同时避免了其与炉内空气或者水分直接接触而氧化变黑的问题,还可以营造更加均匀的退火环境,更有利于热应力的释放,且整个过程退火之间控制精确,退火时间短,耗能低,较传统退火方法可节省10%左右的时间且耗能可以减少10%,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降温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能够有效消除晶体中存在的氧空位,提高了晶体的透过性能,同时减少钒酸钇晶体的热应力,避免切割时开裂,使得通过本退火方法对钒酸钇晶体的退火加工产生的不良品率较传统退火方式大大下降。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对钒酸钇晶体进行清洗,从而可以在钒酸钇晶体进行退火之前去除其表面存在的杂质物,并用氮气吹干,使得经过清洗和烘干的钒酸钇晶体表面清澈无杂质,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钒酸钇晶体的透过性能,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通过本专利技术生产的钒酸钇晶体的良品率。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陶瓷废料碎片、钒酸钇晶体废料和石墨颗粒作为导热保护填料的组成成分,且陶瓷废料碎片和钒酸钇晶体废料均为废弃用料,使得成本较低,且可以对待退火的钒酸钇晶体表面进行保护,同时陶瓷废料碎片和石墨颗粒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使得陶瓷废料碎片、钒酸钇晶体废料和石墨颗粒均混之后,既可以对待退火的钒酸钇晶体表面进行良好的保护,又可以很好的进行导热,使得待退火的钒酸钇晶体被均匀加热。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提高晶体透过性能的钒酸钇晶体生产用退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将一些钒酸钇晶体废料打碎成小块,然后将得到的钒酸钇晶体废料与导热填料进行均匀混合,得到导热保护填料。
[0024]S2、将得到的导热保护填料均匀的铺在炉腔底部,然后放入待退火的钒酸钇晶体,
并在待退火的钒酸钇晶体周边均匀的散入导热保护填料,直到导热保护填料完全将待退火的钒酸钇晶体包裹,从而避免钒酸钇晶体与空气和炉体内部直接接触。
[0025]S3、然后对炉腔进行抽真空,之后通入惰性气体进行初步退火,首先以每小时80℃的条件下进行升温,当钒酸钇晶体的温度到达800℃时,将升温速度降低到每小时50℃,直到钒酸钇晶体的温度到达1100℃。
[0026]S4、恒温15小时后以每小时50℃的速度进行降温,当钒酸钇晶体的温度到达800℃时,将降温速度提高到每小时80℃,降至室温后,取出退火完成的钒酸钇晶体,并将导热保护填料进行收集,以便于下次再用,退火结束。
[0027]钒酸钇晶体废料粉碎后的直径为2

5mm。
[0028]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晶体透过性能的钒酸钇晶体生产用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对钒酸钇晶体进行清洗,去除钒酸钇晶体表面存在的杂质物,并用氮气吹干清洗过后的钒酸钇晶体,然后将一些钒酸钇晶体废料打碎成小块,然后将得到的钒酸钇晶体废料与导热填料进行均匀混合,得到导热保护填料;S2、将得到的导热保护填料均匀的铺在炉腔底部,然后放入待退火的钒酸钇晶体,并在待退火的钒酸钇晶体周边均匀的散入导热保护填料,直到导热保护填料完全将待退火的钒酸钇晶体包裹,从而避免钒酸钇晶体与空气和炉体内部直接接触;S3、然后对炉腔进行抽真空,之后通入惰性气体进行初步退火,首先以每小时80℃的条件下进行升温,当钒酸钇晶体的温度到达800℃时,将升温速度降低到每小时50℃,直到钒酸钇晶体的温度到达1100℃;S4、恒温15小时后以每小时50℃的速度进行降温,当钒酸钇晶体的温度到达800℃时,将降温速度提高到每小时80℃,降至室温后,取出退火完成的钒酸钇晶体,并将导热保护填料进行收集,以便于下次再用,退火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晶体透过性能的钒酸钇晶体生产用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钒酸钇晶体废料粉碎后的直径为2

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晶体透过性能的钒酸钇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正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