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座椅底座的缓冲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049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座椅底座的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座椅底座,座椅底座的一端与缓冲吸能装置固定相连,缓冲吸能装置设有多个,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底座、活动板、阻尼件和压缩气垫,活动板的一面与压缩气垫相连,另一面与座椅底座贴合设置;阻尼件设置有多个,环绕设置在压缩气垫的四周,阻尼件包括阻尼腔和阻尼杆,阻尼杆上靠近阻尼腔的一端套设有阻尼块,阻尼腔内设置有阻尼介质,阻尼腔与底座固定相连,阻尼杆一侧与活动板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航空座椅下端设置多个缓冲吸能装置,从而减轻振动带来的影响,利用弹簧和阻尼件的相互配合,实现对振动的吸收,满足使用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座椅底座的缓冲吸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座椅底座的缓冲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航天器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保证航天员的人生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在载人飞船着陆冲击中,座椅缓冲系统对宇航员防护具有重要意义,着陆是载人航天活动的最后步骤,也是载人航天任务成败的最终标志,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经降落伞减速后的稳定下降速度约在6~8m/s ,返回舱以此速度着陆将产生较大的冲击过载,可能对宇航员造成损伤,因此,需要安装着陆缓冲机构吸收返回舱在着陆时的能量,如今航天座椅缓冲系统技术已逐渐成熟,但仍然存在成本较高,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较低等问题,因此一种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成为了本次设计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座椅底座的缓冲吸能装置,通过在航空座椅下端设置多个缓冲吸能装置,从而减轻振动带来的影响,利用弹簧和阻尼件的相互配合,实现对振动的吸收,满足使用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座椅底座的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座椅底座,所述座椅底座的一端与缓冲吸能装置固定相连,所述缓冲吸能装置设有多个,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底座、活动板、阻尼件和压缩气垫,所述活动板的一面与压缩气垫相连,另一面与座椅底座贴合设置;所述阻尼件设置有多个,环绕设置在压缩气垫的四周,所述阻尼件包括阻尼腔和阻尼杆,阻尼杆上靠近阻尼腔的一端套设有阻尼块,阻尼腔内设置有阻尼介质,阻尼腔与底座固定相连,阻尼杆一侧与活动板固定相连。
[0005]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固定台,所述压缩气垫安装在固定台上,压缩气垫的四周环绕贴合在固定台的四周,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的容置空腔结构,所述固定台的侧壁上开设有微孔。
[0006]作为优选,所述容置空腔内设置有强力弹簧,强力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上端与压缩气垫固定相连。
[0007]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上开设有通孔,通孔靠近于活动板的一侧,位于同一个缓冲吸能装置内的所有阻尼杆采用钢丝绳进行串联。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导管与固定台的微孔相连通。
[0009]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板的上端和底座的下端均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上设置有多个凸点。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座椅底座的缓冲吸能装置,通过利用阻尼件、压缩气垫和弹簧的配合,达到缓冲吸能的效果,更为具体的是,阻尼件设置有多个,环绕设置在压缩气垫的四周,阻尼件内设置阻尼介质,利用阻尼
介质来达到缓冲吸能的效果;同时设置压缩气垫和弹簧,利用压缩气垫和弹簧的相互配合,使得活动板恢复到形变前的位置,从而带动阻尼件复位。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缓冲吸能装置结构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吸能装置爆炸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阻尼件结构爆炸图。
[001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6]1、座椅底座 2、工作组 3、底座 4、阻尼件 5、底座 6、压缩气垫
[0017]7、固定台 8、防滑垫 9、强力弹簧 21、气孔 41、阻尼腔 42、阻尼杆
[0018]43、阻尼块 44、通孔 71、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座椅底座的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座椅底座1,座椅底座1的一端与缓冲吸能装置固定相连,缓冲吸能装置设有多个,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底座5、活动板3、阻尼件4和压缩气垫6,活动板3的一面与压缩气垫6相连,另一面与座椅底座1贴合设置;阻尼件4设置有多个,环绕设置在压缩气垫6的四周,阻尼件4包括阻尼腔41和阻尼杆42,阻尼杆42上靠近阻尼腔的一端套设有阻尼块43,阻尼腔41内设置有阻尼介质,阻尼腔41与底座5固定相连,阻尼杆42一侧与活动板3固定相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航空座椅的体积较大,质量较重,为了起到更高的缓冲效果,特别将设置多个缓冲吸能装置,以两个缓冲吸能装置作为一个工作组2进行工作,确保使用安全和稳定性,而两个缓冲吸能装置共用一个气孔21,满足使用需求;更为具体的是,利用阻尼杆带动阻尼块在阻尼腔内带动阻尼介质运动,利用压缩气垫的回弹带动阻尼杆复位,从而循环往复工作,起到缓冲吸能的效果;阻尼介质可以为车辆进行减震使用的运动油。
[0022]底座3中部设有固定台7,压缩气垫6安装在固定台7上,压缩气垫6的四周环绕贴合在固定台7的四周,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的容置空腔结构,固定台7的侧壁上开设有微孔71;容置空腔内设置有强力弹簧9,强力弹簧9的下端固定在底座3上,上端与压缩气垫6固定相连;还包括有气泵,气泵通过导管与固定台7的微孔71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在容置空腔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强力弹簧,从而辅助压缩气垫回弹,恢复形变,设置与气泵相连通的微孔,这样当压缩气垫和强力弹簧被压缩后,容置空腔内的气体能通过通孔排入气泵中,使得活动
板的运动不受影响;强力弹簧和压缩气垫的共同作用,使得活动板在下压后向上运动至原来的位置;更为具体的是,还可以在容置空腔内设置有感应器,检测强力弹簧是否恢复形变,若由于航空座椅上的质量较大而无法恢复至原来的长度,则通过气泵对容置空腔内进行充气处理,增大容置空腔内的压强,使得弹簧恢复至原长。
[0023]阻尼杆42上开设有通孔44,通孔44靠近于活动板3的一侧,位于同一个缓冲吸能装置内的所有阻尼杆42采用钢丝绳进行串联;活动板3的上端和底座5的下端均设有防滑垫8,防滑垫上设置有多个凸点。在本实施例中,将阻尼杆采用钢丝绳进行串联,从而使得所有的阻尼杆的运动状态尽可能保持一致,即使座椅只有一边受力时(例如用户向左倚靠,此时航空座椅左边受力较大),由于钢丝绳的存在,不同位置的阻尼件所收到的压力不会相差太大,从而对压缩气垫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
[0024]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座椅底座的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底座的一端与缓冲吸能装置固定相连,所述缓冲吸能装置设有多个,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底座、活动板、阻尼件和压缩气垫,所述活动板的一面与压缩气垫相连,另一面与座椅底座贴合设置;所述阻尼件设置有多个,环绕设置在压缩气垫的四周,所述阻尼件包括阻尼腔和阻尼杆,阻尼杆上靠近阻尼腔的一端套设有阻尼块,阻尼腔内设置有阻尼介质,阻尼腔与底座固定相连,阻尼杆一侧与活动板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座椅底座的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固定台,所述压缩气垫安装在固定台上,压缩气垫的四周环绕贴合在固定台的四周,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的容置空腔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守正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