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CR
‑
ABL基因融合检测的校准品和参考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BCR
‑
ABL基因融合检测的校准品和参考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以中晚幼粒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约90%~95%的CML患者中可检测到BCR
‑
ABL融合基因(即9号染色体上的ABL基因易位到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上形成融合基因),可用于CML的分型诊断、疗效评价,以及作为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和预后评估的可靠指标。
[0003]目前,临床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常规染色体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荧光定量PCR。NCCN指南推荐CML患者达到CCyR(完全细胞学缓解)后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BCR
‑
ABL荧光定量PCR检测,用来监测残留白血病细胞有否上升、下降或处于稳定状态。
[0004]目前,BCR
‑
ABL荧光定量PCR检测已国际标准化,考虑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CR
‑
ABL基因融合检测的校准品和参考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制备ABL野生型装甲RNA和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使用保护稀释液分别对所述ABL野生型装甲RNA和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进行溶解;通过数字PCR对所述ABL野生型装甲RNA和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的浓度进行检测;使用保护稀释液对所述ABL野生型装甲RNA和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进行梯度稀释,得到校准品;将ABL野生型装甲RNA校准品和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校准品按比例混合,得到参考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CR
‑
ABL基因融合检测的校准品和参考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码所述ABL野生型装甲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优选地,编码所述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优选地,所述溶解前还包括将所述ABL野生型装甲RNA和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在85~95℃下水浴裂解4~8min的步骤;优选地,所述保护稀释液包括Tris
‑
EDTA缓冲液、保护核酸和保护剂;优选地,所述Tris
‑
EDTA缓冲液的pH为7.0~8.5;优选地,所述保护核酸包括载体RNA和/或鲑鱼精DNA;优选地,所述保护核酸的终浓度为10~60ng/μL;优选地,所述保护剂包括Triton X
‑
100和/或Tween20;优选地,所述Triton X
‑
100的终浓度为0.005%~0.05%;优选地,所述Tween20的终浓度为0.05%~0.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CR
‑
ABL基因融合检测的校准品和参考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PCR的反应体系包括引物对、荧光探针和预混液;优选地,所述引物对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终浓度为600~1200nM,所述荧光探针在所述反应体系中的终浓度为80~400nM;优选地,扩增所述ABL野生型装甲RNA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检测所述ABL野生型装甲RNA的荧光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优选地,扩增所述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6~7所示,检测所述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的荧光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优选地,所述荧光探针的5
’
端标记有荧光发生基团,3
’
端标记有荧光淬灭基团;优选地,所述荧光发生基团包括FAM、HEX、VIC、TAMRA、ROX、Cy3或Cy5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荧光淬灭基团包括MGB、BHQ1、BHQ2或BHQ3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预混液包括缓冲液、反转录酶、DNA聚合酶和dNTPs;优选地,所述数字PCR的反应程序包括:反转录:40~60℃,13~16min;预变性:94~98℃,8~12min;循环扩增:94~98℃,10~30s;50~60℃,20~60s;循环40~50次。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BCR
‑
ABL基因融合检测的校准品和参考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稀释后,ABL野生型装甲RNA校准品和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校准品的终浓度依次为(1~5)
×
105拷贝/μL、(1~5)
×
104拷贝/μL、(1~5)
×
103拷贝/μL、(1~
5)
×
102拷贝/μL、(1~5)
×
101拷贝/μL和1~5拷贝/μL;优选地,所述参考品中,ABL野生型装甲RNA校准品和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校准品的浓度比例依次为10:1、100:1、1000:1和10000:1。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BCR
‑
ABL基因融合检测的校准品和参考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装甲RNA的制备:分别制备ABL野生型装甲RNA和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其中,编码所述ABL野生型装甲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所述BCR
‑
ABL融合型装甲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雪涛,王洁,张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迈杰转化医学研究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