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锂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36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锂电池组,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该种动力锂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壳体,所述电池组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顶盖,所述密封顶盖顶部的边角处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电池组壳体顶部边角处均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螺纹槽,所述电池组壳体内侧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限位机构;两组所述限位机构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所述电池组壳体底部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相对应的缓冲垫。通过设计限位机构、绝缘缓冲板、柔性电性连接机构以及数据监测模块,既能保证电池组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不会因车辆震动或晃动而产生断电、短路的情况,其整体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大大提高。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为一种动力锂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二十世纪末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现在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0003]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各种新能源车辆都相继问世,大到各种中大型汽车,小到各种新能源电动车,都是以新能源电池作为电力源,然后通过电池组的放电来带动驱动机构运转,从而驱动车辆的行走,锂电池是新能源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充放电任务,为车辆提供电力,现有动力锂电池都是以模组方式构成,也就是通过将多个电芯进行串联,并组合在一个电池盒中,从而形成动力电池组,但现有大多数动力锂电池组电芯的连接都是采用硬连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颠簸,一旦出现较大的、持续的颠簸,巨大的震动和多方向的晃动很容易导致电芯连接部出现松动或是直接断裂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电池的短路,从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4]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锂电池组,解决了现有大多数动力锂电池组电芯的连接都是采用硬连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颠簸,一旦出现较大的、持续的颠簸,巨大的震动和多方向的晃动很容易导致电芯连接部出现松动或是直接断裂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电池的短路,从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动力锂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壳体,所述电池组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顶盖,所述密封顶盖顶部的边角处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电池组壳体顶部边角处均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螺纹槽,所述电池组壳体内侧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限位机构;
[0009]两组所述限位机构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所述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之间均安装有缓冲绝缘板,所述电池组壳体底
部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相对应的缓冲垫;
[0010]所述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之间安装有多组电性连接机构,所述电性连接机构包括两个连接盖,两个所述连接盖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均连接有绝缘导线,所述绝缘导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座相对应的连接块;
[0011]所述电池组壳体的中心安装有与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相对应的数据监测模块;
[0012]所述密封顶盖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芯和第四电芯相对应的正极接线板和负极接线板。
[0013]优选的,所述密封顶盖通过多个固定螺钉与电池组壳体固定连接,从而使密封顶盖便于快速安装拆卸。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条,限位板的内侧固定连接的多个限位条可以对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起到安装限位作用。
[0015]优选的,多个所述限位条与限位板为一体式结构,且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均定位于多组限位条之间,既能实现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的定位,同时也可以防止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安装后发生偏移的情况。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顶部的前后两端均分别设置有正极连接柱和负极连接柱,且正极连接柱和负极连接柱外壁的中心均设置有与连接盖相对应的限位凸环,通过将对应的连接盖套接固定在对应的正极连接柱和负极连接柱的顶部,既能实现电性连接作用,同时也不会轻易发生松动,即使电池组受到震动或多方向晃动,能够利用多个绝缘导线保证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之间的电性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数据监测模块包括监测主板,所述监测主板的中心开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监测主板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柔性线路板板和第二柔性线路板板,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板和第二柔性线路板板均是通过多个固定胶带粘贴固定在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的顶部,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板和第二柔性线路板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焊接点,多个所述焊接点的顶部均焊接有与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相对应的连接导线,数据监测模块可以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板、第二柔性线路板板以及多个连接导线实时监测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的电压、电流以及电池温度变化等相关数据。
[0018]优选的,所述电池组壳体顶部一侧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柱,且监测主板套接于两个定位柱之间,两个定位柱可以完成对监测主板的定位和固定。
[0019]优选的,多个所述连接导线远离焊接点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从而使第一柔性线路板板、第二柔性线路板板可以通过连接导线监测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电芯和第四电芯的相关数据。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锂电池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该种动力锂电池组,通过设计缓冲保护机构,既可以在多个电芯之间起到缓冲和绝缘隔绝作用,同时也可以保证电芯在受到震动或晃动时的稳定性,能够保证为车辆供电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0023]2、该种动力锂电池组,通过设计限位机构、绝缘缓冲板、柔性电性连接机构以及数据监测模块,既能保证电池组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不会因车辆震动或晃动而产生断电、短路的情况,其整体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锂电池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锂电池组电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锂电池组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锂电池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锂电池组第一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锂电池组连接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锂电池组绝缘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锂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顶盖(2),所述密封顶盖(2)顶部的边角处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所述电池组壳体(1)顶部边角处均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3)相对应的螺纹槽(4),所述电池组壳体(1)内侧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限位机构(5);两组所述限位机构(5)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电芯(6)、第二电芯(7)、第三电芯(8)和第四电芯(9),所述第一电芯(6)、第二电芯(7)、第三电芯(8)和第四电芯(9)之间均安装有缓冲绝缘板(10),所述电池组壳体(1)底部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一电芯(6)、第二电芯(7)、第三电芯(8)和第四电芯(9)相对应的缓冲垫(11);所述第一电芯(6)、第二电芯(7)、第三电芯(8)和第四电芯(9)之间安装有多组电性连接机构(12),所述电性连接机构(12)包括两个连接盖(1201),两个所述连接盖(1201)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202)和第二连接座(120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1202)之间均连接有绝缘导线(1204),所述绝缘导线(120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座(1202)相对应的连接块(1205);所述电池组壳体(1)的中心安装有与第一电芯(6)、第二电芯(7)、第三电芯(8)和第四电芯(9)相对应的数据监测模块(13);所述密封顶盖(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芯(6)和第四电芯(9)相对应的正极接线板(14)和负极接线板(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顶盖(2)通过多个固定螺钉与电池组壳体(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板(501),所述限位板(501)的内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成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超米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