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59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其通过设置水平整形模块以及竖直整形模块前后衔接,竖直整形模块的后侧设置有冲裁成型模块,通过冲裁成型模块实现物料的挤压输送,然后进行定位缺口的冲裁,冲裁成型模块的后侧为切断模块,实现对半成品定长裁切,裁切完毕后通过压扁模块实现最后的打扁区域成型;本装置将通过水平以及竖向的加压实现杆状金属的预先牵拉整形,再通过冲压实现定位缺口的冲裁,最后通过定位缺口实现定位对打扁区域进行加工,本装置结构设置新颖,使用方便,成型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线。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风阀配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周知,在风阀
,需通过驱动模块实现风阀叶片的开启以此实现通风量的调节,此种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其通过束紧装置固定叶片驱动杆,通过铆钉将束紧装置与其锁紧固定,在进行生产、组装时,其工序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再者,此种结构的风阀在受力转动时,其容易出现滑脱或者松脱的弊端,严重影响使用稳定性。
[0003]根据现有技术上的弊端,本申请人研发设计了一款风阀扇叶驱动杆,此种风阀扇叶驱动杆如图1所示,其配合水平连接件以及扇叶使用,通过风阀扇叶驱动杆上的打扁区域实现与水平连接件上固定孔的配合固定,通过定位缺口实现与扇叶的固定,但是现有的成型设备中没有专用的设备可供生产使用。
[0004]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上的弊端,作为本行业技术人员,如何通过技术上的改善,设计一款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其能够实现半自动化生产以此实现对叶片驱动杆的成型是现有本行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其通过将金属杆进行整形、冲裁以及打扁,以此实现风阀扇叶驱动杆的成型。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其包括一个水平入料模块,水平入料模块的后侧为水平整形模块,所述的水平整形模块的后侧为竖直整形模块,竖直整形模块的后侧为冲裁成型模块,所述的冲裁成型模块的后侧为压扁模块;所述的冲裁成型模块包括挤压输送模块,挤压输送模块的后侧为冲裁模块,冲裁模块的后侧为切断模块。
[0007]所述的水平入料模块包括一个导轮固定架,所述的导轮固定架上设置有两组输送轮,所述的两组输送轮分别包括两个竖向导轮和两个水平导轮,通过两组输送轮前后衔接实现前后输送。
[0008]所述的水平整形模块包括一个水平固定架,所述的水平固定架上设置有水平固定轮,水平固定轮的前侧设置有若干调节槽,每个调节槽内设置一个水平调节块,通过水平调节手柄与水平调节块连接实现对水平调节块上的水平调节轮的前后驱动,以此实现水平固定轮与水平调节轮两者轮间隙的调整。
[0009]所述的竖直整形模块上包括一个竖直整形架,所述的竖直整形架的后侧为驱动装置,竖直整形架的前侧设置有一排竖直固定轮,对应每个竖直固定轮在竖直整形架上设置有一个竖直调节槽,每个竖直调节槽内设置有一个竖直调节块,所述的竖直调节块上设置有竖直调节轮,通过竖直调节手柄与竖直调节块连接实现对竖直调节块上的竖直调节轮的上下驱动。
[0010]所述的挤压输送模块包括一个挤压输送架,所述的挤压输送架上设置有底部固定轮,挤压输送架上通过转轴设置有一个摆动架,所述的摆动架上设置有挤压驱动装置与挤压驱动轮连接,在挤压输送架与摆动架之间设置有弹性牵引装置,通过弹性牵引装置实现两者之间的牵拉。
[0011]所述的冲裁模块包括一个冲裁架,所述的冲裁架上设置有偏心驱动装置,所述的偏心驱动装置的前侧面上铰接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的底部铰接设置有冲裁刀,所述的冲裁刀的正下方为冲裁底模,所述的冲裁底模内设置有横向的物料过孔和竖直的冲刀孔。
[0012]所述的切断模块包括一个切断固定架,切断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竖向驱动装置,竖向驱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刀,通过竖向驱动刀实现在切断固定架上剪切,以此实现对穿过切断固定架的杆状半成品进行切断。
[0013]所述的压扁模块包括一个冲压机台,冲压机台上设置有一个成型下模,所述的成型下模通过底板固定在冲压机台上,其顶面上设置有固定槽,在成型下模的前侧还设置有固定块,通过固定块实现前后定位;所述的冲压机台的驱动顶面上设置有成型上模,所述的成型上模上设置有冲压凸起,通过冲压凸起挤压固定槽上的杆状半成品实现风阀扇叶驱动杆的成型。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其通过设置水平整形模块以及竖直整形模块前后衔接,竖直整形模块的后侧设置有冲裁成型模块,通过冲裁成型模块实现物料的挤压输送,然后进行定位缺口的冲裁,冲裁成型模块的后侧为切断模块,实现对半成品定长裁切,裁切完毕后通过压扁模块实现最后的打扁区域成型;本装置将通过水平以及竖向的加压实现杆状金属的预先牵拉整形,再通过冲压实现定位缺口的冲裁,最后通过定位缺口实现定位对打扁区域进行加工,本装置结构设置新颖,使用方便,成型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要加工的风阀扇叶驱动杆的立体使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Ⅰ;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Ⅱ;
[0019]图4为冲裁成型模块与压扁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水平入料模块,11、导轮固定架,12、竖向导轮,13、水平导轮,2、水平整形模块,21、水平固定架,22、水平固定轮,23、水平调节轮,24、水平调节块,25、调节槽,26、水平调节手柄,3、竖直整形模块,30、竖直整形架,31、竖直固定轮,32、竖直调节轮,33、竖直调节手柄,34、竖直调节块,35、弹簧,4、冲裁成型模块,41、挤压输送模块,411、挤压输送架,412、突出部,413、摆动架,414、挤压驱动轮,415、拉簧,416、挤压驱动电机,417、底部固定轮,42、冲裁模块,421、冲裁架,422、偏心驱动装置,423、驱动杆,424、冲裁刀,425、冲裁底模,426、冲刀孔,427、物料过孔,43、切断模块,431、切断固定架,432、竖向驱动缸,433、剪切面,434、贯穿孔,435、驱动刀,5、压扁模块,51、冲压机台,52、底板,53、成型下模,54、固定
槽,55、固定块,56、成型上模,57、冲压凸起,6、驱动模块,61、整形驱动电机,62、变速箱,7、风阀扇叶驱动杆,71、定位缺口,72、打扁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对本技术进行细致的描述,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4]如附图所示,一种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其包括一个水平入料模块1,所述的水平入料模块1包括一个导轮固定架11,所述的导轮固定架11上设置有两组输送轮,位于左侧的一组输送轮包括两个竖向导轮12,位于右侧的一组输送轮包括两个水平导轮13,通过竖向导轮12以及水平导轮13的水平与竖直挤压实现外部卷状物料的前后衔接输送。
[0025]水平入料模块1的后侧为水平整形模块2,所述的水平整形模块2的后侧为竖直整形模块3;所述的水平整形模块2包括一个水平固定架21,所述的水平固定架21上设置有水平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水平入料模块,水平入料模块的后侧为水平整形模块,所述的水平整形模块的后侧为竖直整形模块,竖直整形模块的后侧为冲裁成型模块,所述的冲裁成型模块的后侧为压扁模块;所述的冲裁成型模块包括挤压输送模块,挤压输送模块的后侧为冲裁模块,冲裁模块的后侧为切断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入料模块包括一个导轮固定架,所述的导轮固定架上设置有两组输送轮,所述的两组输送轮分别包括两个竖向导轮和两个水平导轮,通过两组输送轮前后衔接实现前后输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整形模块包括一个水平固定架,所述的水平固定架上设置有水平固定轮,水平固定轮的前侧设置有若干调节槽,每个调节槽内设置一个水平调节块,通过水平调节手柄与水平调节块连接实现对水平调节块上的水平调节轮的前后驱动,以此实现水平固定轮与水平调节轮两者轮间隙的调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阀扇叶驱动杆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整形模块上包括一个竖直整形架,所述的竖直整形架的后侧为驱动装置,竖直整形架的前侧设置有一排竖直固定轮,对应每个竖直固定轮在竖直整形架上设置有一个竖直调节槽,每个竖直调节槽内设置有一个竖直调节块,所述的竖直调节块上设置有竖直调节轮,通过竖直调节手柄与竖直调节块连接实现对竖直调节块上的竖直调节轮的上下驱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尚跃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尚跃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