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26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在陆上松软路况下,通过多级伸缩油缸的外伸依次实现多级伸缩臂及履带行走单元的外伸直至履带接触地面,该使用工况下,履带行走单元用于分担整车载荷,增大了整车车轮和履带的接地面积,降低了整车的接地比压,可改善整车在松软路况下的通过性;在水上工况下,为了降低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带来的水上阻力,可以通过控制多级伸缩油缸的收缩,从而将多级伸缩臂及履带行走单元完全收缩到车体内部,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该机构的水上阻力问题,尽可能降低该机构对整车的水上航速影响。尽可能降低该机构对整车的水上航速影响。尽可能降低该机构对整车的水上航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重载特种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重载特种车辆而言,为了提升整车全域高通过高机动性,亟需解决整车在滩涂、沙漠、沼泽等送软路况下的通过能力,降低整车接地比压,改善车轮沉陷,且在车轮沉陷于松软路况下,整车应该有足够的驱动力用于克服行驶阻力。对于某些两栖车辆,提升整车在松软路况高通过能力的同时,还要兼顾到降低整车在水上的航行水阻,不能影响到整车在水上的正常航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可以提升改善重载特种车辆在松软路况的高通过能力。
[0004]一种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多级伸缩臂(1)、多级伸缩油缸(2)、履带行走单元(3)以及车体(7);
[0005]多级伸缩臂(1)上端固定在车体(7)的下部,多级伸缩臂(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履带行走单元(3)上;
[0006]多级伸缩油缸(2)上端与多级伸缩臂(1)上端连接,下端与多级伸缩臂(1)下端连接;多级伸缩油缸(2)通过外伸与收缩,带动多级伸缩臂(1)动作,最终实现履带行走单元(3)的收放;
[0007]所述履带行走单元(3)被放置到地面后,驱动车体(7)完成行走功能。
[0008]较佳的,履带行走单元(3)包括转接支架(301)、承载弹簧(302)、橡胶履带(303)、诱导轮(304)、行走梁(305)、负重轮(306)、行走驱动马达(307)、主动盘(308)、支架销轴(309)、前承载弹簧(3021)、后承载弹簧(3022);
[0009]行走梁(305)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诱导轮(304)和主动盘(308),橡胶履带(303)安装在诱导轮(304)和主动盘(308)上;
[0010]负重轮(306)安装在行走梁(305)的下端,用于承载整个履带行走单元(3)的载荷;
[0011]行走驱动马达(307)用于驱动主动盘(308)转动;
[0012]履带行走单元(3)通过转接支架(301)的上端与多级伸缩臂(1)固定连接,转接支架(301)通过下端的支架销轴(309)与行走梁(305)上端铰接;
[0013]承载弹簧(302)包括前承载弹簧(3021)和后承载弹簧(3022),前承载弹簧(3021)安装在转接支架(301)上端前侧与行走梁(305)之间,后承载弹簧(3022)安装在转接支架(301)上端后侧与行走梁(305)之间。
[0014]较佳的,所述多级伸缩臂(1)包括外臂(101)、中臂(102)、内臂(103);外臂(101)、中臂(102)和内臂(103)从外到内依次套接,并可相对滑动,形成多级伸缩结构。
[0015]较佳的,所述多级伸缩油缸(2)包括上连接点(201)、外筒(202)、中筒(203)、内活
塞杆(204)、下连接点(205)、油口(206);中筒(203)位于外筒(202)内,内活塞杆(204)位于中筒(203)内,外筒(202)的前端封闭,外侧设置上连接点(201),多级伸缩油缸(2)上端通过上连接点(201)与多级伸缩臂(1)通过销轴连接;内活塞杆(204)的尾端设置有下连接点(205),多级伸缩油缸(2)下端通过下连接点(205)与多级伸缩臂(1)通过销轴连接;外筒(202)的前端设置有联通到其腔体内部的油口(206),用于实现压力油供油和回油。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蓄能器(4),其内部充满高压氮气,通过管路与多级伸缩油缸(2)的外筒(202)串通。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液压管路(5),用于实现多级伸缩油缸(2)的压力油供油和回油。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行走液压管路(6),用于实现履带行走单元(3)压力油的输送和切换。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在陆上松软路况下,启动液压油源,压力油输送到多级伸缩油缸内部,通过多级伸缩油缸的外伸依次实现多级伸缩臂及履带行走单元的外伸直至履带接触地面,该使用工况下,履带行走单元用于分担整车载荷,增大了整车车轮和履带的接地面积,降低了整车的接地比压,可改善整车在松软路况下的通过性;在水上工况下,为了降低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带来的水上阻力,可以通过控制多级伸缩油缸的收缩,从而将多级伸缩臂及履带行走单元完全收缩到车体内部,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该机构的水上阻力问题,尽可能降低该机构对整车的水上航速影响;
[0021]通过在多级伸缩臂之间设置承载弹簧,用于提供反向弹簧力,从而达到抑制调整履带行走单元的俯仰趋势的目的,保证履带行走单元的均匀接地性;可以根据承载变化进行快速更换,从而适应不同的载荷调节;
[0022]设有蓄能器与多级伸缩油缸(的大腔串接,起到行驶时缓冲地面冲击及降低多级伸缩油缸内部压力峰值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总成示意图;
[0024]图2多级伸缩臂结构示意图;
[0025]图3多级伸缩油缸结构示意图;
[0026]图4履带行走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7]图5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外伸/收缩示意图;
[0028]图6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液压驱动示意图;
[0029]图7多级伸缩臂外伸/收缩示意图;
[0030]图8承载弹簧的履带行走单元行走示意图。
[0031]其中,1

多级伸缩臂、2

多级伸缩油缸、3

履带行走单元、4

蓄能器、5

升降液压管路、6

驱动行走液压管路、7

车体、101

外臂、102

中臂、103

内臂、104

下铰接点、105

上铰接点、106

下固定螺栓、107

上固定螺栓、201

上连接点、202

外筒、203

中筒、204

内活塞杆、205

下连接点、206

油口、301

转接支架、3011

连接孔、302

承载弹簧、303

橡胶履带、304

诱导轮、305

行走梁、306

负重轮、307

行走驱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多级伸缩臂1、多级伸缩油缸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伸缩臂(1)、多级伸缩油缸(2)、履带行走单元(3)以及车体(7);多级伸缩臂(1)上端固定在车体(7)的下部,多级伸缩臂(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履带行走单元(3)上;多级伸缩油缸(2)上端与多级伸缩臂(1)上端连接,下端与多级伸缩臂(1)下端连接;多级伸缩油缸(2)通过外伸与收缩,带动多级伸缩臂(1)动作,最终实现履带行走单元(3)的收放;所述履带行走单元(3)被放置到地面后,驱动车体(7)完成行走功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带驱动履带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履带行走单元(3)包括转接支架(301)、承载弹簧(302)、橡胶履带(303)、诱导轮(304)、行走梁(305)、负重轮(306)、行走驱动马达(307)、主动盘(308)、支架销轴(309)、前承载弹簧(3021)、后承载弹簧(3022);行走梁(305)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诱导轮(304)和主动盘(308),橡胶履带(303)安装在诱导轮(304)和主动盘(308)上;负重轮(306)安装在行走梁(305)的下端,用于承载整个履带行走单元(3)的载荷;行走驱动马达(307)用于驱动主动盘(308)转动;履带行走单元(3)通过转接支架(301)的上端与多级伸缩臂(1)固定连接,转接支架(301)通过下端的支架销轴(309)与行走梁(305)上端铰接;承载弹簧(302)包括前承载弹簧(3021)和后承载弹簧(3022),前承载弹簧(3021)安装在转接支架(301)上端前侧与行走梁(305)之间,后承载弹簧(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友山吕志鸿徐梦岩蔡文斌谢仲添张晨曦何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