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溶气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9231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气浮用溶气装置溶气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级溶气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溶气系统包括密封的罐体,罐体上设置有出水口,罐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溶气区,包括溶气水区和比表面积增大区,比表面积增大区设置在溶气水区上方,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气浮装置、过滤系统和溶气系统,在溶气系统的出水口与气浮装置的进水口间设置有气浮释放器,溶气系统产生的溶气水经气浮释放器释放到气浮池内,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级溶气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溶解效率高,气体利用率大,气泡微小,使气浮效果好并且不会给其它滤池造成负担,不会对其它滤池造成负载冲击。不会对其它滤池造成负载冲击。不会对其它滤池造成负载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溶气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气浮用溶气装置、多级溶气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气浮技术是在待处理水中通入大量的、高度分散的微气泡,微气泡作为载体与悬浮在水中的颗粒或絮状物粘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浮体,依靠水的浮力作用使悬浮物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后去除,完成水中的颗粒或絮状物与水的分离。其中采用溶气装置向待处理的液体内释放含有一定压力气体的水也就是溶气水从而产生微气泡。目前气浮设备广泛用于污水处理行业,专门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气浮溶气系统的作用都是产生一定的微小气泡,与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结合在一起,作为悬浮物和油的载体使之上浮,达到与水分离之目的。传统的加压溶气系统一般包括一个大的溶气罐本体1、水泵6和空压机7 (如图1所示),溶气罐本体1中装有填料9。水和空气分别通过进水旋流体5和进气管4同时进入溶气罐本体1,在里面停留3

5分钟,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溶气罐容积的2/3,内部压力一般为0.4mPa,空气首先溶解于水,形成所谓的溶气水。当溶气水与原水混合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级溶气系统,包括密封的罐体,罐体上设置有出水口(9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溶气区,包括溶气水区(6)和比表面积增大区,比表面积增大区设置在溶气水区(6)上方,在溶气水区内设置有曝气器(601),曝气器的出气端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位于溶气水内,其进气端设置在罐体外、且其进气端与高压气体供应装置的出气口连通,在比表面积增大区内设置有比表面积增大装置,在罐体上与比表面积增大装置相应的位置设置有进水口(903),水经比表面积增大装置增大比表面积并与高压气体相溶后落入到溶气水区(6),所述的出水口连接溶气水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比表面积增大区内设置的比表面积增大装置包括填料床,填料床与罐体固定连接,在填料床上设置有填料,进水口位于填料上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比表面积增大区内设置的比表面积增大装置包括上封堵板(805)、下封堵板(806)和多个旋流子(801),上封堵板和下封堵板与罐体(4)固定连接、在罐体内形成容纳旋流子的容腔,旋流子包括管体(804),在管体上设置有多个切向小孔(803),各切向小孔沿管体的轴向呈螺旋状排列,各管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封堵板和下封堵板密封固定连接,管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封堵板和下封堵板上设置的通孔(807)相对,管体通过通孔与罐体内腔连通,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上封堵板和所述下封堵板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比表面积增大区包括旋流子区和填料区,所述旋流子区位于所述填料区的上方,所述旋流子区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杰罗林吕策庞汝林李清楠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同力达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