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及成桩用钻头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建筑桩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及成桩用钻头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建筑桩基础中,现浇混凝土灌注桩具有很强的优势:成桩的桩径大,桩长可根据工程地质和设计要求确定,特别是持力层起伏性大的工程项目,桩长变化大,应用优势突显,这些桩多是同径柱体桩型,桩土间应力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不能很好的满足节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承载力高、节能减排的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
[0004]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用于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成桩用钻头。
[0005]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的成桩施工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由桩身段和桩底段构成,所述桩身段包括基桩段和/或与基桩段一体结构的扩大径螺纹桩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由桩身段(100)和桩底段(200)构成,所述桩身段(100)包括基桩段(101)和/或与基桩段一体结构的扩大径螺纹桩段(102),所述基桩段(101)是一次挤土成基桩孔后,再提升钻具并连续泵压灌混凝土所成的桩段,所述扩大径螺纹桩段(102)是在基桩段的桩身外表面螺旋缠绕的、与桩身一体灌注的、带有梯状螺牙(103)凸起的桩段;所述桩底段(200)是一次挤土锥体桩底段(201)、复挤密锥体桩底段(202)、一次挤土柱体桩底段(203)或复挤密柱体桩底段(204)中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桩身段(100)中至少包括一段拌合层包裹桩段(104),所述拌合层包裹桩段(104)设在桩身段的底端和/或中部和/或顶端;所述拌合层包裹桩段(104)是基桩段的桩身外围被具有一定厚度的、由桩侧土与混凝土经钻头的挤扩凸块搅拌混合的混合物形成的拌合层所包裹,并与基桩段的桩身固结成一体的桩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拌合层包裹桩段(104)设置在桩身段(100)的底端时,其下端的桩底段(200)为复挤密锥体桩底段(202),或复挤密柱体桩底段(2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拌合层包裹桩段(104)设置在桩身段(100)的中部或顶端时,拌合层包裹桩段(104)与其下端基桩段(101)或扩大径螺纹桩段(102)之间制有复挤密锥体桩段(105),或复挤密柱体桩段(1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桩身段(100)的中部或顶端设置拌合层包裹桩段(104),拌合层包裹桩段(104)与其下端基桩段(101)或扩大径螺纹桩段(102)之间为复挤密锥体桩段(105)时,相对应的桩底段(200)为一次挤土锥体桩底段(201)或复挤密锥体桩底段(20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桩身段(100)的中部或顶端设置拌合层包裹桩段(104),拌合层包裹桩段(104)与其下端基桩段(101)或扩大径螺纹桩段(102)之间为复挤密柱体桩段(106)时,相对应的桩底段(200)为一次挤土柱体桩底段(203)或复挤密柱体桩底段(204)。6.根据权利要求2
‑
5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其特征在于,设基桩段(101)直径为d,拌合层包裹桩段(104)外径为D,复挤密锥体桩底段(202)和复挤密锥体桩段(105)的最大外径皆为D1,复挤密柱体桩底段(204)和复挤密柱体桩段(106)的外径皆为D2,扩大径螺纹桩段(102)外径为D3,螺距为T,螺牙(103)外侧厚度为S1,螺牙(103)内侧厚度为S2,螺牙(103)高为H,则有:d=(400~800)mm,D=(1.2~1.8)d,D>D1>d,D>D2>d,D3>d,H≤175mm,T=(0.5~0.9)D3,S1=(45~65)mm,S2=(100~200)mm。7.用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拌合层包裹桩段的混凝土灌注桩的成桩用钻头,包括接头(1)、螺旋柱体挤土叶片(2)、柱体芯管(3)、锥体芯管(4)、螺旋锥体挤土叶片(5)、钻尖总成(6)、座(7)和销(8),接头(1)、柱体芯管(3)、锥体芯管(4)依次同轴心固定成一体,内腔可供混凝土通过,螺旋柱体挤土叶片(2)螺旋缠绕在接头(1)和柱体芯管(3)的外表面,螺旋锥体挤土叶片(5)螺旋缠绕在锥体芯管(4)的外表面,螺旋锥体挤土叶片(5)上端与螺旋柱体挤土叶片(2)的下端对应相连接,下端设有切削齿(5
‑
1);钻尖总成(6)设置在锥体芯管(4)的下端,通过销(8)与固定在锥体芯管(4)下端部的座(7)的内档联接,并绕销(8)旋转,关闭或打开混凝土通道口,其特征在于,设有扩径滑块装置,所述扩径滑块装置包括油缸耳板(10)、油缸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守进,张喜才,赵世范,方光秀,赵越,刘洋,杨延君,金成彬,金光男,安志宏,黄健,刘涛,张夏枭,
申请(专利权)人:刘守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