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业务数字化的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922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业务数字化的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方法包括:获取时间与空间约束条件和待分析业务现象,接收基于业务现象获取的第一业务对象和指标数据,根据该参数生成数字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获取业务现象的业务环境,接收基于业务环境获取的第二业务对象和指标数据,根据该参数生成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并对业务现象与待监测业务环境进行归因分析后预测预警;获取业务现象的业务措施,接收基于业务环境获取的第三业务对象和指标数据,根据该参数得到第三业务对象的数字化后的第三实例对象数据,对业务环境与业务措施进行成效分析后生成最优决策。本申请可以实现对业务现象的预测预警,并生成业务措施的最优辅助决策。的最优辅助决策。的最优辅助决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业务数字化的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一种业务数字化的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数字经济成为当前各方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由之路。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工业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来实现数字化转型;而对于政府和企业中的职能部门而言,如何对其管理的业务进行数字化改造,暨实现管理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0003]如图1(a)所示,在管理业务中,人们通过制定和执行一定的管理业务措施,以期对其管理的业务现象产生耦合影响,但是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业务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受显性的外因影响外,还受到隐性的因素,以及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影响,这里统称为业务环境。因此,如图1(b)所示,人们在管理业务措施与业务现象之间,加入了业务环境,管理措施先会作用于业务环境,进一步作用于业务现象。
[0004]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们通过布设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已经逐步实现了对业务现象,以及其背后的业务环境的数字化感知。如图2(a)所示,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数据感知维度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逐渐降低。以交通领域为例,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计算技术的发展,使摄像终端设备的智能程度逐渐提升,大大扩展了交通感知的能力;同时,以图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时空数据挖掘技术,不断强化对时空数据的预测能力。与数据维度的不断扩展相对应,业务解空间的复杂程度也在增加,如图2(b)所示。例如如果能够精确感知收费站每条车道流量的时空变化情况,在制定一个限流措施时,不再是对收费站做简单的封闭处理,而是可以精确地设计封闭哪几条车道,以及封闭的时间段。但是,由于人类决策可以理解的解空间维度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对人类主导的业务决策进行数字化改造,以适应不断增加的业务解空间复杂度。
[0005]综上,管理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即是通过一系列信息化设计,实现业务现象、业务环境和业务措施三个环节的数字化,并使三个数字化过程能够协调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数字化的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数字化的分析方法,方法包括:
[0008]获取时间约束条件、空间约束条件以及待分析的业务现象,并接收基于业务现象获取的第一业务对象以及第一指标数据;
[0009]根据时间约束条件、空间约束条件与第一指标数据得到第一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
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
[0010]获取业务现象对应的业务环境,并接收基于业务环境获取的第二业务对象以及第二指标数据;
[0011]根据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第二指标数据得到第二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
[0012]根据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针对业务现象与待监测业务环境进行归因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基于分析结果进行预测预警;
[0013]获取业务现象对应的业务措施,并接收基于业务措施获取的第三业务对象以及第三指标数据;
[0014]根据第三指标数据得到第三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三实例对象数据,并根据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三实例对象数据针对业务环境与业务措施进行成效分析后生成最优决策。
[0015]可选的,获取时间约束条件、空间约束条件以及待分析的业务现象之前,还包括:
[0016]通过预先布设的传感器设备采集实时数据;
[0017]将实时数据传输至数据仓库进行保存。
[0018]可选的,根据时间约束条件、空间约束条件与第一指标数据得到第一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包括:
[0019]根据时间约束条件、空间约束条件从数据仓库中获取第一数据集;
[0020]采用第一指标数据将第一数据集进行数字化,生成多个第一数字化结果;
[0021]将多个第一数字化结果确定为第一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
[0022]可选的,根据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第二指标数据得到第二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包括:
[0023]从数据仓库中获取第二业务对象的第二数据集;
[0024]采用第二指标数据将第二数据集进行数字化,生成多个第二数字化结果;
[0025]将多个第二数字化结果确定为第二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其中,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中每个第二实例对象与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中每个第一实例对象数据对应。
[0026]可选的,根据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针对业务现象与待监测业务环境进行归因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基于分析结果进行预测预警,包括:
[0027]采用One

Class SVM算法将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进行求解计算,生成超平面;
[0028]将超平面确定为分析结果并保存;
[0029]确定待监测业务环境实例数据;
[0030]计算待监测业务环境实例数据与分析结果之间的目标距离;
[0031]根据目标距离确定待监测业务环境实例数据是否存在与分析结果中;
[0032]若存在,确定业务现象发生的概率大于安全值;
[0033]若不存在且所述目标距离与所述分析结果的边界距离小于预设值时,确定业务现象发生的概率大于安全值;
[0034]生成预警信息发送至平台进行展示。
[0035]可选的,根据第三指标数据得到第三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三实例对象数据,包括:
[0036]从知识库中获取第三业务对象的第三数据集;
[0037]采用第三指标数据将第三数据集进行数字化,生成多个第三数字化结果;
[0038]将多个第三数字化结果确定为第三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三实例对象数据。
[0039]可选的,跟据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三实例对象数据针对业务环境与业务措施进行成效分析后生成最优决策,包括:
[0040]根据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三实例对象数据分别计算业务措施的效能值与总收益参数;
[0041]将业务措施的效能值与总收益参数生成业务措施的总体收益;
[0042]根据总体收益、预设算法从知识库中查找最优业务措施,并将最优业务措施确定为最优决策。
[004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数字化的分析装置,装置包括:
[0044]第一参数设定模块,用于获取时间约束条件、空间约束条件以及待分析的业务现象,并接收基于业务现象获取的第一业务对象以及第一指标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业务数字化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时间约束条件、空间约束条件以及待分析的业务现象,并接收基于所述业务现象获取的第一业务对象以及第一指标数据;根据所述时间约束条件、空间约束条件与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获取所述业务现象对应的业务环境,并接收基于所述业务环境获取的第二业务对象以及第二指标数据;根据所述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第二指标数据得到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根据所述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针对所述业务现象与待监测业务环境进行归因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进行预测预警;获取所述业务现象对应的业务措施,并接收基于所述业务措施获取的第三业务对象以及第三指标数据;根据所述第三指标数据得到所述第三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三实例对象数据,并根据所述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三实例对象数据针对所述业务环境与所述业务措施进行成效分析后生成最优决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时间约束条件、空间约束条件以及待分析的业务现象之前,还包括:通过预先布设的传感器设备采集实时数据;将所述实时数据传输至数据仓库进行保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约束条件、空间约束条件与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包括:根据所述时间约束条件、空间约束条件从数据仓库中获取第一数据集;采用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集进行数字化,生成多个第一数字化结果;将所述多个第一数字化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第二指标数据得到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包括:从数据仓库中获取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第二数据集;采用所述第二指标数据将所述第二数据集进行数字化,生成多个第二数字化结果;将所述多个第二数字化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其中,所述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中每个第二实例对象与所述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一实例对象数据中每个第一实例对象数据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针对所述业务现象与待监测业务环境进行归因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进行预测预警,包括:采用One

Class SVM算法将所述多个数字化后的第二实例对象数据进行求解计算,生成超平面;
将所述超平面确定为分析结果并保存;确定待监测业务环境实例数据;计算所述待监测业务环境实例数据与所述分析结果之间的目标距离;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胜敏张瑞龙夏曙东杨珍珍韩兴广李运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掌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