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热板封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15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均热板封边机,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内设置有可移动的上下贴合的两片薄铜板物料;以及用于对板物料进行热焊的热焊机构(6),物料穿梭在热焊机构(6)之间,热焊机构(6)包括设置到壳体(100)上的热焊壳体(61),热焊壳体(61)顶部设置有油缸固定板(63),油缸固定板(63)上设置有油缸(62),油缸(62)的下部连接有上热焊结构(65),热焊壳体(61)的下部设置有和上热焊结构(65)镜像设置的下热焊结构(66);壳体(100)上位于下热焊结构(66)外侧还设置有用于给物料的两层波铜板之间进行吹氮气的吹气机构(9)。本装置能够实现两片薄铜板的热焊,同时能够吹入氮气进行保护防止氧化。同时能够吹入氮气进行保护防止氧化。同时能够吹入氮气进行保护防止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热板封边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边机,具体涉及一种均热板封边机。

技术介绍

[0002]笔记本用散热片在制造的时候,最终是将两层铜板焊接到一起,并在两块铜板内注入冷却液并封边,在具体制造之前有一个工序是将两个铜板热焊到一起,本装置即为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热板封边机。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均热板封边机,其特征在于:
[0006]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可移动的上下贴合的两片薄铜板物料;
[0007]以及用于对所述板物料进行热焊的热焊机构(6),所述物料穿梭在所述热焊机构(6)之间,所述热焊机构(6)包括设置到所述壳体(100)上的热焊壳体(61),所述热焊壳体(61)顶部设置有油缸固定板(63),所述油缸固定板(63)上设置有油缸(62),所述油缸(62)的下部连接有上热焊结构(65),所述热焊壳体(61)的下部设置有和所述上热焊结构(65)镜像设置的下热焊结构(66);
[0008]所述上热焊结构(6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板(651)、模具水冷板(652)、陶瓷隔热板(653)、接线铜平台(654)、上模具板(657),所述上模具板(657)外部套设有感应加热线圈(658),所述上模具板(657)的两端均设置有模具压块(656),固定杆(655)穿过上模具板(657)固定到所述接线铜平台(654)上;
[0009]所述热焊壳体(61)的后部还设置有用于给所述感应加热线圈(658)供电的加热电源(67);
[0010]所述壳体(100)上位于所述下热焊结构(66)外侧还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物料的两层波铜板之间进行吹氮气的吹气机构(9),所述吹气机构(9)包括了固定到所述壳体(100)上的吹气安装板(91),所述吹气安装板(91)上设置有气缸(92),所述气缸(92)上设置有安装轨(93),所述安装轨(93)上设置有多个吹气针(94),所述吹气安装板(91)还设置有给所述吹气针(94)进行输气的配气机构(95)。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00)的一端上下设置有第一放料机构(1)和第二放料机构(2),所述壳体(100)的另一端设置有收料机构(3);
[0012]所述第一放料机构(1)用于对第一薄铜板料卷(101)放料,所述第二放料机构(2)用于对第二薄铜板料卷(201)放料,所述第一薄铜板料卷(101)和第二薄铜板料卷(201)上下贴合后收到所述收料机构(3)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热焊机构(6)左侧还设置有预热机构(5),所述预热机构(5)包括固定到所述壳体(100)上的预热壳体(51),所述预热壳体(5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单元(52),所
述第一驱动单元(52)下部连接有预热上机构(53),所述预热上机构(53)下部镜像设置有预热下机构(54),所述物料位于所述预热下机构(54)上方;所述预热上机构(53)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安装板(531)、冷却板、隔热板(532)、预热板(53)。
[0014]进一步的,所述预热机构(5)左侧还设置有第一夹紧机构(4);所述热焊机构(6)右侧设置有第三夹紧机构(10),所述收料机构(3)左侧设置有第二夹紧机构(8)。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包括了固定到所述壳体(100)上的夹紧安装板(41),所述夹紧安装板(41)上部设置有第一气缸(42),所述夹紧安装板(41)上还设置有导轨(44),所述导轨(44)上滑动设置有下压块(43),所述第一气缸(42)的驱动端连接所述下压块(43),所述导轨(44)还滑动连接有上压轮(46)的安装板,所述上压轮(46)的安装板和所述下压块(4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45),所述夹紧安装板(41)的底部设置有下压轮(47),所述物料位于所述上压轮(46)和下压轮(47)之间。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夹紧机构(10)和第二夹紧机构(8)之间还设置有输送机构(7)。
[0017]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7)包括了固定到所述壳体(100)上的直线模组(71),所述直线模组(71)上驱动连接有输送壳体(72),所述输送壳体(72)上部设置有第二驱动单元(73),所述第二驱动单元(73)底部设置有第一夹片(74),所述输送壳体(72)底部设置有第二夹片(75),所述第三驱动单元(73)驱动所述第一夹片(74)向下压紧所述物料到所述第二夹片(75)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52)、第二驱动单元(73)均为电机驱动的丝杆结构。
[0019]进一步的,所述油缸固定板(63)上还设置有导杆(64),所述导杆(64)连接所述上连接板(651)。
[0020]进一步的,所述陶瓷隔热板(653)呈Y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模具水冷板(652),所述模具水冷板(652)呈X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上连接板(651);所述固定杆(655)可实现对所述模具水冷板(652)和上连接板(651)的固定。
[0021]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2]本装置能够实现两片薄铜板的热焊,同时能够吹入氮气进行保护防止氧化。
[0023]设置的预热机构能够对铜板先进行加热,减轻后续热焊机构工作的时间。
[0024]设置的夹紧机构能够在热焊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夹紧,设置的输送结构能够实现对物料的输送。
[0025]在热焊机构中,能够实现对模具板X轴和Y轴向的调节。
[0026]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工作框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热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预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
[0034]100

壳体;
[0035]1‑
第一放料机构;101

第一薄铜板料卷;
[0036]2‑
第二放料机构;201

第二薄铜板料卷;
[0037]3‑
收料机构;301

收料卷;
[0038]4‑
第一夹紧机构;41

夹紧安装板;42

第一气缸;43

下压块;44

导轨;45

第一弹簧;46

上压轮;47

下压轮;
[0039]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均热板封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可移动的上下贴合的两片薄铜板物料;以及用于对所述板物料进行热焊的热焊机构(6),所述物料穿梭在所述热焊机构(6)之间,所述热焊机构(6)包括设置到所述壳体(100)上的热焊壳体(61),所述热焊壳体(61)顶部设置有油缸固定板(63),所述油缸固定板(63)上设置有油缸(62),所述油缸(62)的下部连接有上热焊结构(65),所述热焊壳体(61)的下部设置有和所述上热焊结构(65)镜像设置的下热焊结构(66);所述上热焊结构(6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板(651)、模具水冷板(652)、陶瓷隔热板(653)、接线铜平台(654)、上模具板(657),所述上模具板(657)外部套设有感应加热线圈(658),所述上模具板(657)的两端均设置有模具压块(656),固定杆(655)穿过上模具板(657)固定到所述接线铜平台(654)上;所述热焊壳体(61)的后部还设置有用于给所述感应加热线圈(658)供电的加热电源(67);所述壳体(100)上位于所述下热焊结构(66)外侧还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物料的两层波铜板之间进行吹氮气的吹气机构(9),所述吹气机构(9)包括了固定到所述壳体(100)上的吹气安装板(91),所述吹气安装板(91)上设置有气缸(92),所述气缸(92)上设置有安装轨(93),所述安装轨(93)上设置有多个吹气针(94),所述吹气安装板(91)还设置有给所述吹气针(94)进行输气的配气机构(9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封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一端上下设置有第一放料机构(1)和第二放料机构(2),所述壳体(100)的另一端设置有收料机构(3);所述第一放料机构(1)用于对第一薄铜板料卷(101)放料,所述第二放料机构(2)用于对第二薄铜板料卷(201)放料,所述第一薄铜板料卷(101)和第二薄铜板料卷(201)上下贴合后收到所述收料机构(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热板封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焊机构(6)左侧还设置有预热机构(5),所述预热机构(5)包括固定到所述壳体(100)上的预热壳体(51),所述预热壳体(5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单元(52),所述第一驱动单元(52)下部连接有预热上机构(53),所述预热上机构(53)下部镜像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小为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