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96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阀,包括相连接的执行器和阀体;执行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层叠式电路板,层叠式电路板上集成有主控模块,以及与主控模块均电连接的红外收发器、LORA通讯模块、进回水温度采集模块、MBUS通讯模块和显示屏;壳体内设置有与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的电机模组,阀体的动力轴伸入壳体内并与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且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电位器;壳体的侧部设有用于放置蓄电池的电池盒,蓄电池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智能控制阀,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全面,不仅能基于各用户家中的实际温度实时调节阀体的开度,且不受异常跳闸或停电影响;有利于供热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维护。有利于供热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维护。有利于供热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阀


[0001]本技术属于控制阀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在供热、供气、供水系统均较为常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时代的到来,取代机械阀门的智能阀(包括执行器和阀门)应运而生。
[0003]目前,我国北方的城市小区的家庭集中供热已经普及,冬季集中供热的推广和普及,极大改善了居家的生活环境条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供热系统中入户管路上的智能控制阀功能单一,其通断仅受供热方控制;无法基于各用户家中的实际温度实时调节阀门的开度;且目前智能控制阀的供电需要配备开关电源,当发生小区或单元楼停电或跳闸时,智能控制阀立即停止工作,无法接收和发送信息,会对供热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不利于后台对供热系统的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阀,其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全面,不仅能基于各用户家中的实际温度实时调节阀体的开度,且不受异常跳闸或停电影响。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控制阀,包括相连接的执行器和阀体;所述执行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层叠式电路板,所述层叠式电路板上集成有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均电连接的红外收发器、LORA通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进回水温度采集模块、MBUS通讯模块和显示屏;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的电机模组,所述阀体的动力轴伸入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且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电位器;
[0006]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用于放置蓄电池的电池盒,所述蓄电池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电池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开口端滑动安装有端盖,所述盒体的侧部设有用于对所述端盖进行限位的自复位限位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盒体的开口端的顶部和顶部均设有滑槽,侧部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端盖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所述滑槽对应的滑块凸起,所述端盖的一侧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凸起。
[0009]优选地,所述自复位限位结构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安装有阶梯轴和套设在所述阶梯轴上的复位弹性件,所述阶梯轴的小径段上滑动安装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壳外;
[0010]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挡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壳的内壁抵接。
[0011]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感知所述阀体是否连接到位的阀体到位感应器,所
述阀体到位感应器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电机模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集成在所述层叠式电路板上,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动力输出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
[0013]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两端敞口的上壳体和一端敞口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一起,且所述上壳体的周部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0014]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口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透明窗。
[0015]优选地,所述顶部开口端设有槽口,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槽口相适配的环形凸台;所述槽口内涂设有粘接层。
[0016]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筒形部,所述第一筒形部的周壁设有环形限位凸起,所述环形限位凸起下方的所述第一筒形部的周壁上对称设有两个防错限位块;
[0017]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二筒形部,所述第二筒形部的端部设有与所述防错限位块相适配的缺口;所述第一筒形部和所述第二筒形部通过卡箍固定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周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七彩灯条,所述七彩灯条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00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本技术智能控制阀,包括相连接的执行器和阀体,执行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层叠式电路板,层叠式电路板上集成有主控模块,以及与主控模块均电连接的红外收发器、LORA通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进回水温度采集模块、 MBUS通讯模块和显示屏;壳体内设置有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电机模组,阀体的动力轴伸入壳体内并与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且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电位器;壳体的侧部设有用于放置蓄电池的电池盒,蓄电池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0021]在供热系统中具体应用时,智能控制阀与室内温度检测装置无线通讯连接,与入户管路上的进、回水温度传感器通过MBUS连接线连接,并通过MBUS通讯模块与中控机连接;利用进回水温度采集模块反馈的入户管路温度数据,并利用LORA通讯模块获取当前用户室内的实际温度;主控模块基于入户管路温度数据、实际温度、预设供热温度以及电位器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向电机驱动模块发送驱动指令,驱动电机模组进行动作,调节阀体开度,直至实际温度等于预设供热温度;还可利用红外收发器对主控模块中预存的数据进行重置或刷写,且增设了用于放置蓄电池的电池盒,当发生小区或单元楼停电或跳闸时,智能控制阀立仍可接收和发送信息,确保可供热效果。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公开的智能控制阀,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全面,不仅能基于各用户家中的实际温度实时调节阀体的开度,且不受异常跳闸或停电影响;有利于供热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维护。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智能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0025]图3是本技术智能控制阀的原理框图;
[0026]图4是图2中下壳体的结构分解图;
[0027]图5是图1的剖视图;
[0028]图6是图2中自复位限位结构的剖视图;
[0029]图中:1

执行器,11

上壳体,111

外螺纹,112

密封槽,113

槽口,12
‑ꢀ
下壳体,121

内螺纹,122

第一筒形部,123

环形限位凸起,124

防错限位块, 125

环形槽,13

顶盖,131

环形凸台,132

透明窗,14

密封圈,2

阀体,21
‑ꢀ
动力轴,211

凸起,22

第二筒形部,23

缺口,3

层叠式电路板,4

电机模组, 41

驱动电机,411

电机轴,42

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阀,包括相连接的执行器和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层叠式电路板,所述层叠式电路板上集成有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均电连接的红外收发器、LORA通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进回水温度采集模块、MBUS通讯模块和显示屏;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的电机模组,所述阀体的动力轴伸入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且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电位器;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用于放置蓄电池的电池盒,所述蓄电池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开口端滑动安装有端盖,所述盒体的侧部设有用于对所述端盖进行限位的自复位限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开口端的顶部和顶部均设有滑槽,侧部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端盖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所述滑槽对应的滑块凸起,所述端盖的一侧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限位结构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安装有阶梯轴和套设在所述阶梯轴上的复位弹性件,所述阶梯轴的小径段上滑动安装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壳外;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挡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壳的内壁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感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效光祝兴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兴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