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583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包括相连接的执行器和阀体;执行器包括内设层叠式电路板的壳体,层叠式电路板上集成有主控模块,及与主控模块均电连接的红外收发器、LORA通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MBUS采集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MBUS通讯模块;壳体内设与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的电机模组,且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电位器;阀体的动力轴伸入壳体内并与动力输出轴连接;壳体上设有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阀体到位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全面,不仅能基于各用户家中的实际温度实时调节阀体的开度,还能防止盗取热量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供热系统的监控和维护。于供热系统的监控和维护。于供热系统的监控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


[0001]本技术属于控制阀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在供热、供气、供水系统均较为常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时代的到来,取代机械阀门的智能阀(包括执行器和阀门)应运而生。
[0003]目前,我国北方的城市小区的家庭集中供热已经普及,冬季集中供热的推广和普及,极大改善了居家的生活环境条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供热系统中入户管路上的智能阀功能单一,其通断仅受供热方控制;无法基于各用户家中的实际温度实时调节阀门的开度;且供热方无法获知执行器和阀门是否正确连接,易出现通过人为通过破坏性操作阀门来盗取热量的现象;不利用供热系统的监控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其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全面,不仅能基于各用户家中的实际温度实时调节阀体的开度,还能防止盗取热量现象的发生。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包括相连接的执行器和阀体;所述执行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层叠式电路板,所述层叠式电路板上集成有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均电连接的红外收发器、LORA通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MBUS采集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MBUS通讯模块;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的电机模组,且所述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电位器;所述阀体的动力轴伸入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0006]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感知所述阀体是否连接到位的阀体到位感应器,所述阀体到位感应器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电机模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集成在所述层叠式电路板上,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动力输出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
[0008]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两端敞口的上壳体和一端敞口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口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避让口,且所述顶盖上粘接有产品标识牌,所述产品标识牌与所述避让口对应的位置设置为透明窗,所述透明窗周围的所述产品标识牌上设有开度标识;
[0009]所述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物理指针,所述透明窗用于观察所述物理指针的方位。
[0010]优选地,所述上壳体的周部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0011]优选地,所述顶部开口端设有槽口,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槽口相适配的环形凸台;所述槽口内涂设有粘接层。
[0012]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筒形部,所述第一筒形部的周壁设有环形限位凸起,所述环形限位凸起下方的所述第一筒形部的周壁上对称设有两个防错限位块;
[0013]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二筒形部,所述第二筒形部的端部设有与所述防错限位块相适配的缺口,且所述第二筒形部的周部设有环槽;所述第一筒形部和所述第二筒形部通过卡箍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卡箍的内环壁上轴向间隔设有两个环形凸筋,两个所述环形凸筋之间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限位凸起和所述环槽上方的所述第二筒形部卡入所述环形凹槽内,且位于所述环形凹槽下方的所述环形凸筋卡入所述环槽内。
[0015]优选地,所述卡箍为对半式卡箍,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所述第一半环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扣结构和卡槽结构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半环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所述卡扣结构和所述卡槽结构中的另一种。
[0016]优选地,所述动力输出轴的端部设有径向凹槽,所述阀体的动力轴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径向凹槽相适配的凸起。
[0017]优选地,所述物理指针由柔性材料制成,包括筒形体和设置于所述筒形体端部的盖帽,所述盖帽上设有标识箭头。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技术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包括相连接的执行器和阀体;执行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层叠式电路板,层叠式电路板上集成有主控模块,以及与主控模块均电连接的红外收发器、LORA通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MBUS采集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MBUS通讯模块;层叠式电路板上还固设有电机模组,电机模组与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且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电位器;阀体的动力轴伸入壳体内并与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壳体上设有用于感知阀体是否连接到位的阀体到位感应器,阀体到位感应器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0020]在供热系统中具体应用时,智能控制阀与室内温度检测装置无线通讯连接,与入户管路上的热量计通过MBUS连接线连接,并通过MBUS通讯模块与中控机连接;利用MBUS采集电路模块采集热量计反馈的热量数据,并利用LORA通讯模块获取当前用户室内的实际温度;主控模块基于热量数据、实际温度、预设供热温度以及电位器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向电机驱动模块发送驱动指令,驱动电机模组进行动作,调节阀体开度,直至实际温度等于预设供热温度。且当执行器和阀体连接不到位时,阀体到位感应器会向主控模块发送到报警信息,并通过MBUS通讯模块、中控机上传给供热方,便于供热方及时检修和避免盗取热量现象;还可利用红外收发器对主控模块中预存的数据进行重置或刷写。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公开的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全面,不仅能基于各用户家中的实际温度实时调节阀体的开度,还能防止盗取热量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供热系统的监控和维护。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的原理框图;
[0025]图4是图1的俯视图(省略产品标识牌)
[0026]图5是图4中A_A向剖视图;
[0027]图6是图4中B_B向剖视图;
[0028]图中:1

执行器,11

上壳体,111

外螺纹,112

密封槽,113

槽口,12

下壳体,121

内螺纹,122

第一筒形部,123

环形限位凸起,124

防错限位块,13

顶盖,131

环形凸台,132

避让口,14

密封圈,15

产品标识牌,151

透明窗,152

开度标识,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包括相连接的执行器和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层叠式电路板,所述层叠式电路板上集成有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均电连接的红外收发器、LORA通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MBUS采集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MBUS通讯模块;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的电机模组,且所述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电位器;所述阀体的动力轴伸入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感知所述阀体是否连接到位的阀体到位感应器,所述阀体到位感应器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模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集成在所述层叠式电路板上,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动力输出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两端敞口的上壳体和一端敞口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口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避让口,且所述顶盖上粘接有产品标识牌,所述产品标识牌与所述避让口对应的位置设置为透明窗,所述透明窗周围的所述产品标识牌上设有开度标识;所述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物理指针,所述透明窗用于观察所述物理指针的方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供热系统的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周部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效光祝兴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兴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