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调刮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78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调刮匙,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刮匙头部、球头内杆、偏心轴、角度控制组件和手柄;其中,角度控制组件包括快换套管、第一弹簧、钢珠、尾盖、第二弹簧和内芯;球头内杆的近端依次穿过偏心轴、尾盖、第二弹簧后,穿入内芯的螺纹部,并与内芯的近端固定连接,刮匙头部近端与球头内杆远端通过销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刮匙能够在内镜下进入椎间隙,实现手术的可视化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对于术者,使手术的效率提高,操作更加便捷;在内镜可视化操作下,此刮匙相比传统刮匙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进而植骨融合的效果也更加良好。融合的效果也更加良好。融合的效果也更加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调刮匙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调刮匙。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椎间隙摘除或椎间融合器植入术成为行业趋势,利用小切口或经孔镜等微创通道进行相应手术。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传统的刮匙去除人体骨头或软组织需要清除的一些病变组织,与微创手术相配的传统的刮匙器械结构单一,例如专利CN209450604U提供了一种骨刮匙结构包括手柄、连接部、以及勺体,该刮匙只能单方向操作,不能实现可调的功能。由于使用时头部角度不能调节,刮骨范围小,且在操作时,经常会有碎骨堆积,极大的影响了刮匙的刮骨效果和效率,增加了施术者操作的难度,进一步影响了手术效果,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手术的成本。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出以下头部角度可调节的刮匙:
[0003]专利CN203122523U提供了一种结构刮匙头包括:刀身、手柄、刮匙头、螺母、固定器、推进杆。该刮匙头部在固定角度下容易活动,紧固力不足,头部容易活动,影响操作效果。
[0004]专利CN205107807U提供了一种刮匙结构,包括匙体、横向支板、把手、半圆形凸片、支杆、转动件、刮头、连接头、倒液口、倒液管、骨锉、刮刀、输液管、锥形开口、气囊、凸起、水平限位块、竖直限位块、开合板,该刮匙头部角度可以调节,但是由于结构的限制,调节的角度较小,限制了刮匙的刮骨范围。此外,此手术器械往往部件结构较大,难以适应微创手术的需要,同时由于结构较复杂,加工难度高。
[0005]因此,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可视化和微创化的内镜下手术操作,又可以增加椎间隙的处理范围的刮匙,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调刮匙,适用于医疗器械
,包括刮匙头部、球头内杆、偏心轴、角度控制组件和手柄;其中,角度控制组件包括快换套管、第一弹簧、钢珠、尾盖、第二弹簧和内芯;球头内杆的近端依次穿过偏心轴、尾盖、第二弹簧、与内芯焊接连接刮匙头部近端与球头内杆远端通过销子连接;本技术刮匙能够在内镜下进入椎间隙,实现手术的可视化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对于术者,使手术的效率提高,操作更加便捷;在内镜可视化操作下,此刮匙相比传统刮匙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进而植骨融合的效果也更加良好。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0007]一种新型可调刮匙,包括刮匙头部、球头内杆、偏心轴、角度控制组件和手柄;其中,
[0008]所述角度控制组件包括快换套管、第一弹簧、钢珠、尾盖、第二弹簧和内芯;偏心轴管头的外表面依次套设所述内芯和所述快换套管,所述偏心轴管头的远端面与所述快换套管设置的凸起配合;所述偏心轴管头的外表面设有一圈半圆弧凹槽,所述内芯相应设置一
钢珠固定孔,所述快换套管的内表面设有一腔室,随着所述快换套管向近端移动,所述腔室与所述钢珠固定孔连通;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腔室内,并套设在所述内芯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偏心轴管头的近端面和所述内芯的螺纹部之间;
[0009]所述球头内杆的近端依次穿过所述偏心轴、所述偏心轴管头、所述尾盖、所述第二弹簧后,穿入所述内芯的螺纹部,并与所述内芯的近端固定连接,不可拆卸,所述手柄与所述内芯可拆卸连接;
[0010]所述刮匙头部近端与所述球头内杆远端通过销子连接;所述刮匙头部近端设有尾部结构与所述偏心轴远端的偏心轴头部结构配合形成所述球头内杆的单方向状态或弯曲状态。
[0011]优选的,所述偏心轴管头的远端面设有棘轮结构与所述凸起内部设有的棘齿结构相配合。
[0012]优选的,所述快换套管的近端与一端盖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端盖套设在所述内芯的外表面,所述内芯设有所述钢珠固定孔的相应位置设有一圈突出环,所述突出环对所述端盖的远端进行限位。
[0013]优选的,所述内芯内部装配有一个尾盖,靠近所述偏心轴管头的一面凸起,与所述偏心轴管头的近端面配合。
[0014]优选的,所述球头内杆近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内芯的螺纹部内表面焊接。
[0015]优选的,所述螺纹部位于所述内芯的近端,所述螺纹部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手柄的远端与所述内芯的近端通过所述螺纹部外表面的螺纹配合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腔室为径向截面为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外径差大于所述钢珠的直径。
[0017]优选的,处于所述单方向状态或弯曲状态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
[0018]优选的,所述球头内杆与所述内芯偏心固定。
[0019]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0](1)本技术刮匙能够在内镜下进入椎间隙,实现手术的可视化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对于术者,使手术的效率提高,操作更加便捷;在内镜可视化操作下,此刮匙相比传统刮匙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进而植骨融合的效果也更加良好;
[0021](2)刮匙头部具有特殊的结构,利用本身的结构特点,在旋转一定角度之后,依然可以实现与偏心轴头部结构之间的配合,进而为实现刮匙头部转换提供可能,达到可调的效果;
[0022](3)本技术采用偏心轴,通过部件之间偏心原理使得刮匙头部方向实现结构的反向配合,进一步实现刮匙头部的切换,角度调节原理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操作者的手术效率,精简的结构更有利于手术微创化;
[0023](4)刀头的角度调节通过角度控制组件快速实现,调节刮匙角度的方式简单快捷,提高了术者使用的便捷性,提高了刮匙的处理效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有效降低手术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调刮匙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调刮匙的结构剖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调刮匙中刮匙头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调刮匙中凸起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调刮匙中偏心轴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调刮匙的内芯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调刮匙的偏心轴回退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调刮匙的弯曲状态示意图;
[0032]图9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调刮匙角度控制组件局部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调刮匙尾盖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调刮匙弯曲状态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表示说明:
[0036]1‑
刮匙头部,21

销子,3

球头内杆,4

偏心轴,41

偏心轴管头,50

快换套管,51

腔室,6

凸起,70

第一弹簧,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调刮匙,其特征在于,包括刮匙头部(1)、球头内杆(3)、偏心轴(4)、角度控制组件和手柄(13);其中,所述角度控制组件包括快换套管(50)、第一弹簧(70)、钢珠(80)、尾盖(10)、第二弹簧(110)和内芯(120);偏心轴管头(41)的外表面依次套设所述内芯(120)和所述快换套管(50),所述偏心轴管头(41)的远端面与所述快换套管(50)设置的凸起(6)配合;所述偏心轴管头(41)的外表面设有一圈半圆弧凹槽(501),所述内芯(120)相应设置一钢珠固定孔(121),所述快换套管(50)的内表面设有一腔室(51),随着所述快换套管(50)向近端移动,所述腔室(51)与所述钢珠固定孔(121)连通;所述第一弹簧(70)位于所述腔室(51)内,并套设在所述内芯(120)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弹簧(110)位于所述偏心轴管头(41)的近端面和所述内芯(120)的螺纹部(122)之间;所述球头内杆(3)的近端依次穿过所述偏心轴(4)、所述偏心轴管头(41)、所述第二弹簧(110)后,穿入所述内芯(120)的螺纹部(122),并与所述内芯(120)的近端固定连接,不可拆卸,所述手柄(13)与所述内芯(120)可拆卸连接;所述刮匙头部(1)近端与所述球头内杆(3)远端通过销子(21)连接;所述刮匙头部(1)近端设有尾部结构(60)与所述偏心轴(4)远端的偏心轴头部结构(30)配合形成所述球头内杆(3)的单方向状态或弯曲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新型可调刮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锁刘载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