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冲击波治疗导管及治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026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A61B17/22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冲击波治疗导管及治疗系统。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远端部分设置有射线可探测的显影环;外管,所述外管的远端部分设置有球囊;所述内管和外管同轴套置设置,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的腔体内部,所述显影环设置在所述球囊覆盖的范围内;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置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所述套管相对于所述内管和外管在轴向上具有滑动的自由度,在绕轴向上具有转动的自由度。通过套管的轴向移动或转动精准调节冲击波的释放位置和方向,对血管内的病变部位进行精确处理,避免对于正常部位造成影响。避免对于正常部位造成影响。避免对于正常部位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冲击波治疗导管及治疗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A61B17/22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冲击波治疗导管及治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血管钙化主要是由斑块积累引起的血管狭窄和硬化疾病。所谓斑块由纤维组织、脂肪以及钙组成。积累的钙化斑块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从而导致身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对于血管内钙化病变的治疗,通常是采取微创治疗方式,主要方法包括高压球囊、切割球囊、棘突球囊和斑块旋切/旋磨术,但这些器械仅可处理血管内膜的浅层钙化,对中膜钙化、钙化结节或重度钙化则“束手无策”。而且,心血管系统钙化病变的临床预后较差,因为钙化的斑块通常很难被普通球囊扩开,即使扩开后也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常常导致死亡率的上升。
[0003]基于此,近期出现了新的技术——将冲击波碎石术应用于血管内,通过将远端含有球囊的导管插入血管中,球囊在病变处膨胀扩张,并使安装在球囊内的电极工作进行电弧放电,释放高压脉冲,导致气泡快速膨胀和破裂,从而产生冲击波。冲击波通过液体介质传播并通过球囊壁撞击血管内钙化区域,以粉碎钙化物质,使血管恢复弹性及血管,重塑病变血管,同时,避免了对血管内壁/内膜的损伤。
[0004]美国冲击波医疗公司(SHOCKWAVE MEDICAL)就该种采用冲击波去除钙化物质的原理提供了多种实现方案,如美国公开号如US8728091B2、US8888788 B2、US8956371B2、US8956374B2等等,国内也有公司申请了相关专利。然而现有技术中都采用了在人体内产生冲击波的方式来治疗血管内钙化斑块,其需要在人体内产生较高的高压脉冲,并通过产生的高压脉冲使球囊内部的液体产生气泡,气泡破裂时产生的能量作用于球囊壁,进而作用于钙化病变。然后同一根血管的圆周上,一定角度内为完好血管,一定角度内的血管为钙化病变,而钙化病变厚度也不同,若高压脉冲产生的冲击波大小控制不当,则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伤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冲击波靶向治疗装置及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靶向冲击波治疗导管,包括
[0006]内管,所述内管的远端部分设置有射线可探测的显影环;
[0007]外管,所述外管的远端部分设置有球囊;
[0008]所述内管和外管同轴套置设置,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的腔体内部,所述显影环设置在所述球囊覆盖的范围内;
[0009]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置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所述套管相对于所述内管和外管在轴向上具有滑动的自由度,在绕轴向上具有转动的自由度。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外管的近端,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一段外波纹管与所述外管的近端连接;还包括第二连接座,所
述第二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内管的近端,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一段内波纹管与所述内管的近端连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套管的近端,与所述套管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中间。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座上,与所述第三连接座实现可转动的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第二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实现可转动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远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座的近端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调节螺母远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三连接座的近端设置与之配合的外螺纹。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内外圆锥头配合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三连接座和连接处设置有内外圆锥配合结构。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系统,还包括若干组冲击波发生元件,所述冲击波发生元件设置在所述球囊的覆盖范围内;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击波发生元件设置在所述内管的远端,所述套管在远端设置有冲击波释放口,所述冲击波释放口的数量与所述冲击波发生元件的数量相同,所述冲击波释放口在所述套管的远端交错排布。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击波发生元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非导电间隙;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非导电间隙。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击波发生元件组数≥1,所述套管上的冲击波释放口数与所述内管上的冲击波发生元件组数相同,且交错排布。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击波发生元件设置在所述套管的远端。
[001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击波发生元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非导电间隙;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非导电间隙。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球囊为药物球囊,所述药物球囊表面的药物涂层可以由活性药物和强赋性剂组成,所述活性药物为雷帕霉素、紫杉醇、西罗莫司、依维莫司、他克莫司等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强赋性剂目的在于使药物固定于球囊表面,防止输送过程受到血液的洗刷而造成损失。在进行靶向治疗时,在冲击波的作用下,靶向位置药物涂层脱落,进而被吸收,使药物得到最大的利用,同时减少非病变血管的损害。
[002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血管钙化的冲击波靶向治疗导管,用于以释放冲击波粉碎血管内钙化部分的方式治疗钙化血管,避免了微创手术对于血管内壁或内膜的损伤,同时在导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套管,通过套管的轴向移动或转动精准调节冲击波的释放位置和方向,对血管内的病变部位进行精确处理,避免对于正常部位造成影响。
[0022]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套管调整冲击波释放的位置和角度,保证冲击波释放的准确性,对于套管的动作利用三个连接座和来进行调节,通过第三连接座对套管进行旋转动作的控制,使冲击波释放口处于最合适的位置,通过移动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在两个波纹管的弹性调整空间内调节套管的轴向位置,保证精准释放冲击波。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针对血管钙化的冲击波靶向治疗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三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冲击波发生元件位于套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冲击波发生元件位于内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冲击波发生元件位于内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冲击波发生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冲击波发生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1

内管、2

显影环、3

球囊、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冲击波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所述内管(1)的远端部分设置有射线可探测的显影环(2);外管(6),所述外管(6)的远端部分设置有球囊(3);所述内管(1)和外管(6)同轴套置设置,所述内管(1)设置在所述外管(6)的腔体内部,所述显影环(2)设置在所述球囊(3)覆盖的范围内;还包括套管(5);所述套管(5)套置在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6)之间,所述套管(5)相对于所述内管(1)和外管(6)在轴向上具有滑动的自由度,在绕轴向上具有转动的自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冲击波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座(9),所述第一连接座(9)设置在所述外管(6)的近端,所述第一连接座(9)通过一段外波纹管(7)与所述外管(6)的近端连接;还包括第二连接座(13),所述第二连接座(13)设置在所述内管(1)的近端,所述第二连接座(13)通过一段内波纹管(8)与所述内管(1)的近端连接,还包括第三连接座(11),所述第三连接座(11)设置在所述套管(5)的近端,与所述套管(5)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座(1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9)和第二连接座(13)的中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靶向冲击波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母(10),所述第一调节螺母(10)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座(11)上,与所述第三连接座(11)实现可转动的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二调节螺母(12),所述第二调节螺母(12)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13)上,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3)实现可转动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母(10)远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座(9)的近端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调节螺母(12)远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三连接座(11)的近端设置与之配合的外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靶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熠达闫永岗王秀枫奚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佳沐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