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管输送、吹塑膜设备以及用于制造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869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沿输送方向输送吹塑膜设备(1)的膜管(2)的系统(10),具有:用于引导膜管(2)的引导单元(51)、能够减小该膜管(2)的宽度(2.3)的缩窄部(13.1)、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切断膜管(2)的切断元件(21)的切断装置(20),其中,该引导单元(51)沿膜管(2)的输送方向布置在缩窄部(13.1)的下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吹塑膜设备(1)和一种用于制造膜的方法(100)。(100)。(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膜管输送、吹塑膜设备以及用于制造膜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膜管输送系统、一种用于制造膜的吹塑膜设备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吹塑膜设备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在此,通过从吹塑头挤出来以膜管形式挤出膜。然后将膜管送到指定地点例如像卷绕装置等。为了使膜管可被运送,膜管通常被展平,即由筒形管在特定的输送部分处产生幅材,其具有该膜的两个相互叠置的扁平管段。在输送平展膜管时通常还规定使膜管转向,即例如被引导经过辊,通过该辊来局部改变膜管输送方向。由此例如可以通过一角度来实现输送方向。但在此可能成问题的是,当膜管在缩窄部处展平时,可能在转向之前所聚集的空气在膜管内被带动。转向使得并行的膜段相互挤压,从而原先在管内的空气在转向时未被带离,这可能导致在转向前且特别是在缩窄部之后形成气泡。如果在通过吹塑头挤出膜管之后在膜管平展之前因空气供应而产生膜泡,则这种效果被加强。特别是,膜泡内增大气压可促进空气被带动经过缩窄部。但如此蓄积在系统中的空气会不利地影响到膜质量特性。因此一方面膜会因气泡被局部过度拉伸,从而膜在生产过程中已出现塑性变形。此外,在夹杂空气区域内的膜与引导单元之间的局部相互作用可能造成污垢被压入膜中,因而在此也会担心进一步的质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至少部分消除从现有技术中知道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尤其是避免和/或减少在膜制造时特别是在吹塑膜设备中的空气蓄积,优选没有不利地影响工艺过程安全性和/或设备安全性。
[0004]上述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系统、具有权利要求14的特征的吹塑膜设备和具有权利要求15的特征的方法来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细节和特征来自各自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图。在此,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所描述的特征和细节自然也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吹塑膜设备和/或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反之总是亦然,因此关于各个专利技术方面的公开内容总是将相互参照或可相互参照。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沿输送方向输送吹塑膜设备的膜管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加工单元,加工单元具有用于尤其在输送膜管时引导膜管的引导单元以及可减小膜管宽度的缩窄部。此外,该系统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特别是用于切断膜管的切断元件的切断装置。在此,引导单元在膜管输送方向上布置在缩窄部的下游。此外,该切断装置被设计成仅膜管的管段的第一管侧可通过切断元件被切断,从而在加工单元处特别是在缩窄部和引导单元之间和/或在缩窄部之前蓄积的空气尤其可以在膜管输送时通过尤其切开的管段被释放。
[0006]膜管输送系统优选在膜管输送方向上在吹塑膜设备内布置在用于制造膜管的吹塑膜设备的吹塑头下游。该系统在此可以是被动式系统,它特别是不具有驱动装置;或者是主动式系统,其允许主动输送和/或运送膜管。在主动式系统情况下,该系统可以具有用于
沿输送方向移动膜管的驱动单元。在被动式系统情况下,用于沿输送方向移动膜管的驱动单元可以有利地在输送方向上布置在该系统的下游。尤其是,膜管输送可以包括:引导膜管和/或影响膜管输送方向。膜管尤其可以作为连续材料被引导穿过该系统。膜管优选具有塑料膜。此外可以规定,膜管至少在到达系统之前呈圆筒形延伸。在沿输送方向输送膜管时,膜管可以经历多次变向,变向尤其可以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引导单元来保证。
[0007]该加工单元尤其可以形成该系统的如下部段,在该部段中可以进行膜管输送过程的至少一部分。该加工单元在此可以具有多个引导单元、展平装置和/或用于输送或处理膜管的其它组成部件。还可以想到该加工单元由用于拉伸和/或拉长膜管的膜材料的拉伸单元形成,该拉伸单元具有缩窄部和引导单元。在系统运行中,空气可能在加工单元处蓄积,例如紧接在缩窄部之前和/或在缩窄部与引导单元之间,特别是紧接在引导单元之前。特别是,空气会积聚在加工单元的组成部件处。该引导单元优选可以包括转向缸,其可以设计为固定的或者可以设计为旋转辊。尤其是,膜管因转向而改变了输送方向。“可在缩窄部处减小的膜管宽度”尤其可以是指可在缩窄部处减小的膜管的伸长尺寸和/或直径。尤其是,宽度可垂直于输送方向来测量。例如缩窄部可以源自膜管输送请求。“引导单元在膜管输送方向上布置在缩窄部下游”尤其可以是指,膜管在输送期间首先穿过缩窄部,然后经过引导单元。引导单元优选可设计成使膜管转向。引导单元因此可被设计为转向单元。然而也可以想到,引导单元引导膜管并尤其不影响膜管输送方向。尤其是该引导单元可被驱动以便主动促进膜管输送。还可以想到该缩窄部由另一个引导单元形成。
[0008]该切断装置的切断元件可以是机械切断元件。尤其是,切断元件例如可被设计为切割刀。优选可以通过机械切断元件将高达10N、优选高达5N的切割力施加到第一管侧。还可以想到切断元件是光学和/或热切断元件。例如,切断元件为此可以包括激光器。尤其是,切断元件被设计成在第一管侧中形成优选呈切断切口形式的开口。“借助切断元件切断膜管”尤其可以是指在第一管侧中提供通入管内的入口或开口,即,尤其该膜材料通过切断元件至少以穿孔形式被完全切断。优选在切断时将开口以无切屑方式加入膜管中。因此,切断装置也可被称为切割装置,和/或切断元件可被称为切割元件。切断元件优选可以至少局部被引入膜管中,在这里,膜管例如至少局部被刺穿和/或切开。尤其是,切断元件可设计用于机械切穿至膜管中。还可以想到的是该切断元件具有一根或多根针。因此可以规定该切断元件被设计为滚针,其例如通过滚针的旋转来逐点将针引入膜管中,即,切穿第一管侧。“仅膜管管段的第一管侧可以被切断元件切断”可以是指膜管没有被完全切断。因此,尤其在将膜管展平之后,至少部分重叠的两个膜层中的仅一个可具有切断切口。因此,由于切断元件切穿入第一管侧,可以提供进入管内的入口,经此可以实现膜管的管内和管外之间的流体连通。因此,如果管段经过缩窄部,则尤其可以在缩窄部之后降低存在于膜管内的过压。尤其是,通过在切断时由切断元件在第一管侧或管段中生成的切断切口,空气因此可从膜管中逸出,尤其当该管段经过在缩窄部与引导单元之间的区域时。切断元件优选被设计用于在吹塑膜设备工作期间和/或在膜管输送期间切断膜管。
[0009]因此通过简单方式,系统中的空气可以尤其在膜管输送期间被消减,这可能对膜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例如可以规定,当在系统中积聚一定量空气时或者当在膜管输送中经过了规定时间段时,可以通过切断元件切断管段。切开的管段例如可以在卷绕之前和/或在膜管进一步加工之前被移除或标记。
[0010]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中还可以有利地规定,设有展平装置,其用于将膜管平铺成两个至少部分重叠的膜层,其中,该缩窄部由展平装置形成。尤其可以规定该展平装置具有挤压辊,通过挤压辊在缩窄部挤压该膜管,从而在缩窄部之后提供两个至少部分重叠的膜层。“相互叠置的膜层”可以是指例如以平行或基本平行的方式取向的膜段。该展平装置优选可以具有多个引导元件,膜管在展平装置中沿这些引导元件被引导,使得膜管宽度尤其呈锥形和/或渐缩状朝着缩窄部减小。在缩窄部,可以实现该膜层的至少局部接触。通过将膜管展平,膜管可准备将膜层分离至两个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沿输送方向输送吹塑膜设备(1)的膜管(2)的系统(10),包括:

加工单元(30),该加工单元(30)具有用于引导该膜管(2)的引导单元(51)和能够减小该膜管(2)宽度(2.3)的缩窄部(13.1),以及

具有至少一个切断元件(21)的切断装置(20),其中,该引导单元(51)在该膜管(2)的输送方向上布置在该缩窄部(13.1)的下游,其中,该切断装置(20)如此设计,即,仅该膜管(2)的管段(3.1)的第一管侧(2.1)能够通过该切断元件(21)被切断,从而在该加工单元(30)处蓄积的空气能够通过该管段(3.1)被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设有展平装置(5),用于展平该膜管(2)以形成两个至少部分重叠的膜层,其中,该缩窄部(13.1)通过该展平装置(5)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装置(20)具有用于横向于该膜管(2)输送方向来移动所述至少一个切断元件(21)的横向驱动装置(22.1)和/或该切断元件(21)以相对于该膜管(2)的输送方向呈倾斜角度的方式来进给。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该切断装置(20)具有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切断元件(21)移向该膜管(2)的推进装置(22.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该切断装置(20)具有尤其呈辊状的管引导机构(24),借助于该管引导机构(24),该膜管(2)能够在局部向该切断元件(21)运动。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该切断装置(20)具有外壳(25),其中,该切断装置(20)能够被置于启用状态(I)和停用状态(II),在该启用状态(I)中,该切断元件(21)至少部分从该外壳(25)突出;而在该停用状态(II)中,该切断元件(21)布置在该外壳(25)之内。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该外壳(25)具有位移单元(26),通过该位移单元(26)能够使所述外壳(25)在用于产生该启用状态(I)的释放位置(A)与用于产生该停用状态(II)的关闭位置(B)之间移动,尤其是其中,该外壳(25)通过该位移单元(26)被预紧到该关闭位置(B)。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该切断装置(20)在该膜管(2)的输送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引导单元(51)的前方,使得在该膜管(2)经过该引导单元(51)之前,该膜管(2)能够通过该切断元件(21)被切断,优选地,该切断装置(20)在该膜管(2)的输送方向上布置在该缩窄部(13.1)的前方,使得在该膜管(2)经过该缩窄部(13.1)之前,该膜管(2)能够通过该切断元件(21)被切断。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单元(30)具有拉伸单元(52)和/或拉伸单元(52)设置在所述缩窄部(13.1)和所述引导单元(51)之间,其中,该拉伸单元(52)能够影响该膜管(2)的纵向伸展,特别是其中,该切断装置(20)在该膜管(2)的输送方向上布置在该拉伸单元(52)之前或在该拉伸单元(52)之内。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元件(21)被如下布置,即,当在该缩窄部(13.1)与该引导单元(51)之间在该膜管(2)的管段(3.1)中存在一定量的蓄积空气时,该第一管侧(2.1)通过所述切断元件(21)被自动切穿。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该引导单元(51)具有空
气供应装置(53),通过该空气供应装置(53)能够在该膜管(2)和该引导单元(51)之间、尤其在该膜管(2)的第二管侧(2.2)与该引导单元(51)之间形成气垫。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装置(20)具有识别单元(27),用于识别所述膜管(2)、尤其是所述膜管(2)的边缘区域(2.4)。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膜管(2)的膜参数的移动式传感器单元(12),并且所述切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延斯
申请(专利权)人:温德默勒及霍乐沙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