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控制部件、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852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对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光束控制部件,该光束控制部件即使配置于距被照射面较近的位置也能够照射被照射面的较宽的区域。光束控制部件具有入射区域和出射区域。入射区域包括在俯视时配置于一侧的第一控制部、和配置于另一侧的第二控制部。第一控制部具有包括第一入射面和第一反射面的第一凸部。第二控制部具有折射入射面、以及包括第二入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第二凸部。折射入射面具有规定的配光特性。射入射面具有规定的配光特性。射入射面具有规定的配光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束控制部件、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束控制部件、具有该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及具有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从节能的观点出发,作为照明用的光源,使用发光二极管(以下,仅称作“LED”),来代替荧光灯或卤素灯等。但是,LED与荧光灯和卤素灯等相比更高价。因此,公开了以较少的LED均匀地照射较宽的区域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植物栽培用的照明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照明装置具有两个照明器。各照明器中,LED等多个光源配置成一列。两个照明器沿着被照射面的相对的两边而分别配置于距被照射面规定高度的位置。另外,两个照明器分别以使来自光源的光相对于被照射面而倾斜地照射的方式配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利用沿着被照射面的对应的两边配置的两个照明器,均匀地照射被照射面的照射区域。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308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在被照射面的上部的空间不充裕的情况下,若要使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照明器来照射被照射面,则会使照明器的位置接近被照射面。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光源所能照射的范围较窄,所以难以均匀地照射被照射面的整体。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对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光束控制部件,该光束控制部件即使配置于距被照射面较近的位置也能够对被照射面的较宽的区域进行照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该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0010]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光束控制部件用于对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具有:入射区域,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地配置,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以及出射区域,配置于所述入射区域的相反侧,使入射至所述入射区域的光射出,所述入射区域具有:第一控制部,在俯视时,所述第一控制部以如下的虚拟平面为边界而配置于所述入射区域中的一侧,所述虚拟平面包含了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一致的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以及第二控制部,在俯视时,所述第二控制部以所述虚拟平面为边界而配置于所述入射区域中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控制部具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包括:第一入射面,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以及第一反射面,使由所述第一入射面入射的光以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角度变小的方式向所述出射区域反射,所述第二控制部具有:折射入射面,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折射并入射;以及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包括:第二入射面,以
比所述折射入射面更远离所述中心轴的方式配置,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以及第二反射面,使由所述第二入射面入射的光以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角度变小的方式向所述出射区域反射,在包含所述中心轴的剖面中,当将第一光线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角度设为θ1,且将第二光线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角度设为θ2时,所述光束控制部件满足下式(1),所述第一光线是从以使所述光轴与所述中心轴一致的方式配置的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中心射出的光线,所述第二光线是通过使被所述折射入射面控制之后的所述第一光线从所述出射区域射出而生成的光线。
[0012][0013][在式(1)中,θ1
n
‑1<θ1
n
<θ1
n+1
,θ2
n
‑1是与θ1
n
‑1对应的光线的角度,θ2
n
是与θ1
n
对应的光线的角度,θ2
n+1
是与θ1
n+1
对应的光线的角度。][0014]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具有发光元件;以及本专利技术的光束控制部件,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一致。
[0015]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具有:被照射面;以及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部位于比所述第一控制部更靠所述被照射面侧的位置,且所述光轴相对于所述被照射面倾斜交叉的方式配置,并且,所述发光装置配置为,使得在包含所述光轴并与所述被照射面正交的剖面中,从所述第二控制部入射且相对于所述光轴以最大角度射出的光到达所述被照射面上。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光束控制部件即使在配置于被照射面的正上方部且配置于距被照射面较近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均匀地照射被照射面的整体。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的由虚线围成的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0020]图3A~图3D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0021]图4A~图4D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支架和发光装置的结构的图。
[0022]图5A、图5B是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中的光路图。
[0023]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中的照明的情况的图。
[0024]图7A~图7D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0025]图8A、图8B是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中的光路图。
[0026]图9A~图9D是参考例的照明装置中的光路图和实施方式3~5的照明装置中的光路图。
[0027]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基板和发光装置的结构的剖面。
[0028]图11A~图11D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0029]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7中的基板和发光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0030]图13A~图13D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0031]图14A、图14B是实施方式7中的变形例的光束控制部件的俯视图。
[0032]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8中的基板和发光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0033]图16A~图16D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0034]图17A、图17B是实施方式8中的变形例的光束控制部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6][实施方式1][0037](照明装置的结构)
[003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由虚线围成的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0039]如图1、图2所示,照明装置100具有被照射面110和发光装置120。
[0040]由发光装置120对被照射面110照射光。不特别地限定被照射面110的大小,可适当地设定。也不特别地限定被照射面110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被照射面110是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细长矩形。被照射面110的表面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另外,在被照射面110的表面上既可以形成有多个凸部171(参照图6),也可以形成有凹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束控制部件,用于对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特征在于,具有:入射区域,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地配置,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以及出射区域,配置于所述入射区域的相反侧,使入射至所述入射区域的光射出,所述入射区域具有:第一控制部,在俯视时,所述第一控制部以如下的虚拟平面为边界而配置于所述入射区域中的一侧,所述虚拟平面包含了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一致的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以及第二控制部,在俯视时,所述第二控制部以所述虚拟平面为边界而配置于所述入射区域中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控制部具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包括:第一入射面,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以及第一反射面,使由所述第一入射面入射的光以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角度变小的方式向所述出射区域反射,所述第二控制部具有:折射入射面,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折射并入射;以及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包括:第二入射面,以比所述折射入射面更远离所述中心轴的方式配置,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以及第二反射面,使由所述第二入射面入射的光以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角度变小的方式向所述出射区域反射,在包含所述中心轴的剖面中,当将第一光线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角度设为θ1,且将第二光线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角度设为θ2时,所述光束控制部件满足下式(1),所述第一光线是从以使所述光轴与所述中心轴一致的方式配置的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中心射出的光线,所述第二光线是通过使被所述折射入射面控制之后的所述第一光线从所述出射区域射出而生成的光线:在式(1)中,θ1n

1<θ1n<θ1n+1,θ2n

1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真人
申请(专利权)人: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