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试剂盒内衬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27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试剂盒内衬体,包括底板、中板、上板,中板与上板相互对应地分别设有多个通孔;底板与中板之间设有第一侧板,中板远离第一侧板的一边设有第一连接片,中板相邻于第一连接片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二连接片;底板与上板之间设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相邻于上板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三连接片,上板相邻于第二侧板的两边分别设有第四侧板,上板远离第二侧板的一边设有第三侧板,第三侧板相邻于上板的两边设有第四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捆扎,占用空间小,方便大量运输,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防止了试剂瓶从底部掉落,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盒体强度和刚性,提高了对试剂瓶的固定效果。的固定效果。的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试剂盒内衬体


[0001]本技术涉及试剂盒,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试剂盒内衬体。

技术介绍

[0002]试剂盒是用于盛放化学试剂的盒子,广泛用于医院、制药企业、实验室等。内衬体是置于试剂盒内的,主要用于固定和保护盒内试剂。传统的内衬体多为吸塑、海绵、泡沫、或硬纸等材料制成一体式,不可折叠。但试剂盒内衬体用途广泛,生产后往往大量运输,不可折叠的内衬体运输时往往不便于捆扎,运输、装卸时容易散落,收集起来极其麻烦。且使用后可能存在药物、微生物残留,需要回收,而回收时同样存在码放不方便、容易散落、占用空间大等问题,且容易受压损坏,导致损耗量增加,浪费资源。
[0003]公开号为CN2079029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试剂盒内衬结构及试剂盒,该试剂盒为整张纸模切成型后折叠而成,包括顶折页、底折页,顶折页、底折页之间设有第三支撑片,顶折页上与第三支撑片相对的侧边连接有第一支撑片,底折页上与第三支撑片相对的侧边连接有第二折页,第二折页与第一支撑片连接,顶折页、底折页上设有用于卡住试剂瓶的卡槽,从而形成内衬体。该内衬结构在盒体状态下,上下底面贯穿,当试剂瓶为细长状态时,例如试管,容易从底部掉落,存在安全隐患。且该内衬结构盒体状态下的强度和刚性不足,受压时盒体中部容易下陷,导致对试剂瓶的固定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试剂盒内衬体。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折叠式试剂盒内衬体,包括底板、中板、上板,所述中板与上板相互对应地分别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底板与中板之间设有第一侧板,中板远离第一侧板的一边设有第一连接片,中板相邻于第一连接片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二连接片;所述底板与上板之间设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相邻于上板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三连接片,上板相邻于第二侧板的两边分别设有第四侧板,上板远离第二侧板的一边设有第三侧板,第三侧板相邻于上板的两边设有第四连接片。
[0007]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一粘接结构,第一粘接结构远离底板一边距底板的距离不大于第一侧板的宽度,第二侧板对应地设有受粘结构。
[0008]所述第四侧板沿着相邻于上板的两边设有第二粘接结构,第三连接片对应地设有受粘结构。
[0009]所述第四侧板远离上板的一边设有卡紧板。
[0010]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第三粘接结构,第一侧板对应位置设有受粘结构。
[0011]所述第三粘接结构设于远离上板的一边,第三粘接结构的宽度不大于第一侧板的宽度。
[0012]所述上板内侧设有多个第一凸起结构。
[0013]所述第一凸起结构设于多个通孔围成的区域内,上板外侧对应第一凸起结构的位置下凹。
[0014]所述中板内侧设有多个第二凸起结构。
[0015]所述第二凸起结构沿着中板边缘设置,并与通孔错开,中板外侧对应第二凸起结构的位置下凹。
[0016]所述折叠式试剂盒内衬体由整张纸板模切后折叠而成。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采用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可展开为片板状,便于捆扎运输,不易散落,占用空间小,方便大量运输,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节约成本;(2)通过底板托住试剂瓶下部,由上板和中板将试剂瓶水平方向约束,保证了试剂瓶的固定效果,且防止了试剂瓶从底部掉落,提高了安全性;(3)通过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连接片、第三连接片、第四连接片进行竖向支撑,且约束了上板和中板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盒体强度和刚性,提高了对试剂瓶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盒体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底板;2

中板;3

上板;4

第一侧板;5

第二侧板;6

第一连接片;7

第二连接片;8

第三侧板;9

第四侧板;10

第三连接片;11

第四连接片;12

通孔;13

第一粘接结构;14

第二粘接结构;15

卡紧折片;16

第三粘接结构;17

第一凸起结构;18

第二凸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3]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试剂盒内衬体,包括底板1、中板2、上板3,所述中板2与上板3相互对应地分别设有多个通孔12;所述底板1与中板2之间设有第一侧板4,中板2远离第一侧板4的一边设有第一连接片6,中板2相邻于第一连接片6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二连接片7;所述底板1与上板3之间设有第二侧板5,第二侧板5相邻于上板3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三连接片10,上板3相邻于第二侧板5的两边分别设有第四侧板9,上板3远离第二侧板5的一边设有第三侧板8,第三侧板8相邻于上板3的两边设有第四连接片11。
[0025]本技术有盒体状态和展开状态,盒体状态下,所述第二侧板5内侧与第一连接片6外侧贴合,第二连接片7外侧与第三连接片10内侧贴合,第三连接片10、第四连接片11外侧分别与第四侧板9内侧贴合,第一连接片6外侧与第三侧板8内侧贴合。中板2上的通孔12与上板3上的通孔12相互对应,形成卡槽,便于将试剂瓶放入固定,并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试剂瓶下部与底板1接触,因而将托有试剂瓶的内衬体从盒体中取出时,试剂瓶不会从底部漏出。
[0026]采用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可展开为片板状,便于捆扎运输,不易散落,占用空间小,方便大量运输,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节约成本;(2)通过底板1托住试剂瓶下
部,由上板3和中板2将试剂瓶水平方向约束,保证了试剂瓶的固定效果,且防止了试剂瓶从底部掉落,提高了安全性;(3)通过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第一连接片6、第三连接片10、第四连接片11进行竖向支撑,且约束了上板3和中板2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盒体强度和刚性,提高了对试剂瓶的固定效果。
[0027]所述第二侧板5上设有第一粘接结构13,第一粘接结构13远离底板1一边距底板1的距离不大于第一侧板4的宽度,第二侧板5对应地设有受粘结构。折叠时便于固定第一侧板4的位置,提高准确率和折叠效率,同时通过粘接固定,提高了强度。
[0028]所述第四侧板9沿着相邻于上板3的两边设有第二粘接结构14,第三连接片10对应地设有受粘结构。折叠时便于固定第四侧板9、第三连接片10的位置,提高准确率和折叠效率,同时通过粘接固定,提高了强度。
[0029]所述第四侧板9远离上板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试剂盒内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中板(2)、上板(3),所述中板(2)与上板(3)相互对应地分别设有多个通孔(12);所述底板(1)与中板(2)之间设有第一侧板(4),中板(2)远离第一侧板(4)的一边设有第一连接片(6),中板(2)相邻于第一连接片(6)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二连接片(7);所述底板(1)与上板(3)之间设有第二侧板(5),第二侧板(5)相邻于上板(3)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三连接片(10),上板(3)相邻于第二侧板(5)的两边分别设有第四侧板(9),上板(3)远离第二侧板(5)的一边设有第三侧板(8),第三侧板(8)相邻于上板(3)的两边设有第四连接片(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试剂盒内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5)上设有第一粘接结构(13),第一粘接结构(13)远离底板(1)一边距底板(1)的距离不大于第一侧板(4)的宽度,第二侧板(5)对应地设有受粘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试剂盒内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板(9)沿着相邻于上板(3)的两边设有第二粘接结构(14),第三连接片(10)对应地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茂生徐景峨杨莉蒲龄唐远江张杨子张涛杜春林梁应林孙启跃龙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