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卧式一备一用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820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船舶卧式一备一用通风装置,包括底座、风机I、风机II、阀体、翻板、限位板I、限位板II、转轴和阀体安装板;风机I和风机II安装在底座上,风机I和风机II之间通过阀体连接;翻板设置在阀体内部,翻板下端和转轴固定,转轴可旋转的安装在阀体安装板上,阀体安装板固定在阀体下侧内壁上;限位板I和限位板II的上端固定在阀体上侧内壁上,限位板I和限位板II组成下端开口的类“V”型结构,翻板设置在限位板I和限位板II之间,限位板I和限位板II之间设置阀体出口,阀体出口上侧和设备管道连接,实现一个风机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个风机进行通风,且防止风进入无法正常工作的风机。常工作的风机。常工作的风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卧式一备一用通风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船舶通风装置
,具体涉及到一种船舶卧式一备一用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风装置是船舶领域中的重要结构,是保证船舶机械处所进行气体对流交换的重要设备,如果没有通风装置,机械处所无法得到新鲜空气,动力机械将无法正常工作,船舶将陷入瘫痪。
[0003]随着船舶技术的蓬勃发展,在部分船舶,如具有“DP-2”动力定位系统的海洋工程项目,需要设置两套动力系统,且通常两套动力系统设备均布置在同一舱室,而相关规范要求布置有动力定位设备的相关处所,其风机、空调等HVAC设备需要冗余设计,设备的单一故障应使这些处所的工作温度仍维持在可接受范围,不应使动力定位系统(DP)发生最大故障而失去定位能力。现有技术中,通常是设置两套通风装置,以保证设备单一故障时,另一套备用的通风装置可以发挥通风作用,减少故障损失,但是占用空间大,通风阻力大,操作、维护费时费力。专利CN 212313850 U公开了一种船用Y型通风装置,包括底座Y型三通、风机、组合式通风筒和阀门组件,Y型三通的两个上端接口各自连接有一个风机,组合式通风筒包括风帽和通风筒,通风筒设有两个且左右对称地连接在风帽的底部,通风筒的下端接口和风机连接,阀门组件设有两组且左右对称地安装在所述风帽上,通过阀门组件控制Y型三通的相应侧的通道关闭或开启,占用空间小,但是阀门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要人工操作调整,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船舶卧式一备一用通风装置,通过两个风机之间连接阀体,阀体内部翻板、转轴、限位板I和限位板II等相互配合实现一个风机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个风机进行通风,且防止风进入无法正常工作的风机。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卧式一备一用通风装置,包括底座、风机I、风机II、阀体、翻板、限位板I、限位板II、转轴和阀体安装板;
[0006]所述风机I和风机II安装在底座上,风机I的出风口I和风机II的出风口II之间通过阀体连接;阀体的内部设置翻板、限位板I、限位板II和转轴,翻板下端和转轴固定连接,转轴可旋转的安装在阀体安装板上,阀体安装板固定在阀体下侧内壁上;限位板I和限位板II的上端固定在阀体上侧内壁上,限位板I设置在风机I一侧,限位板II设置在风机II一侧,限位板I 和限位板II倾斜设置,限位板I和限位板II组成下端开口的类“V”型结构,翻板设置在限位板I和限位板II之间,当转轴旋转带动翻板旋转至与限位板I平行时,翻板与限位板I相接触,当转轴旋转带动翻板旋转至与限位板II平行时,翻板与限位板II相接触;限位板I和限位板 II之间设置阀体出口,阀体出口设置在阀体上端,阀体出口上侧和设备管道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和阀体出口组成类
“⊥”
型结构,阀体左侧和风机I的出风口I通过法兰连接,阀体右侧和风机II的出风口II通过法兰连接,阀体出口的下端左侧和限位板I上端固定连接,阀体出口的下端右侧和限位板II上端固定连接,阀体出口上侧和设备管道通过法兰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出口焊接在阀体上,阀体出口为上宽下窄的筒状结构。与限位板I和限位板II相互配合,在翻板一侧的阀体密闭的同时,风从阀体出口进入设备管道,且防止进入设备管道的风压过大。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为中空的长方形结构,翻板为长方形结构。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和安装,且有利于翻板和限位板I、限位板II配合实现阀体的一侧的密闭,密闭效果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翻板和限位板I接触时,阀体左侧为密闭状态,翻板和限位板II接触时,阀体右侧为密闭状态,且限位板I和限位板II为中间部分通风的结构。风从限位板I或限位板 II的中间部分穿过,对翻板产生作用力,使翻板进行翻转,并使翻板顶紧在另一侧的限位板II 或限位板I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I和限位板II的前侧和后侧固定在阀体内壁上。有利于限位板I和限位板II牢固固定在阀体内壁上,对翻板进行支撑和限位。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安装在转轴套管中,转轴和转轴套管可旋转的连接,转轴套管固定连接在阀体安装板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安装板和阀体下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工作时,阀体左侧通过法兰和风机I的出风口I连接,阀体右侧通过法兰和风机II的出风口II连接,阀体出口上端通过法兰和设备管道连接。当风机I正常使用时,备用的风机II不工作,翻板处于与限位板I平行的位置,风机I吹风,风从风机I的出风口I进入阀体,风穿过限位板I后,给翻板向右的力,翻板在风的作用力下,和转轴一起向右旋转,直到翻板旋转至与限位板II接触,在风压的作用下,翻板顶紧在限位板II上,此时阀体出口位于翻板的左侧,从而实现风从阀体左侧进入阀体出口然后进入设备管道,实现通风,此时,限位板II和翻板将阀体的左侧和右侧完全分隔,实现翻板右侧的阀体密闭,避免风进入风机II。当风机I无法正常使用时,翻板处于与限位板II平行的位置,备用的风机II开始工作,风机II吹风,风从风机II的出风口II进入阀体,风穿过限位板II后,给翻板向左的力,翻板在风的作用力下,和转轴一起向左旋转,直到翻板旋转至与限位板I接触,在风压的作用下,翻板顶紧在限位板II上,此时阀体出口位于翻板的右侧,从而实现风从阀体右侧进入阀体出口然后进入设备管道,实现通风,此时,限位板I和翻板将阀体的左侧和右侧完全分隔,实现翻板左侧的阀体密闭,避免风进入风机I。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通过风机I、风机II、阀体、翻板、限位板I和限位板II等实现风机I无法工作时,备用的风机II进行工作,实现通风,且防止风进入工作的风机I,实现一个风机工作,一个风机备用,且通风效果好,且可靠性高。
[0017](2)无需使用阀门等结构实现风机I和风机II通风的切换,无需进行人工操作调整,节省人力物力。
[0018](3)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便于更换零部件,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1]图中,底座1、风机I 2、风机II 3、阀体4、翻板5、限位板I 6、限位板II 7、转轴8、阀体安装板9、阀体出口10、出风口I11、出风口II 12、法兰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参照图1

2中,一种船舶卧式一备一用通风装置,包括底座1、风机I 2、风机II 3、阀体 4、翻板5、限位板I 6、限位板II 7、转轴8和阀体安装板9;
[0025]所述风机I 2和风机II 3安装在底座1上,风机I 2的出风口I11和风机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卧式一备一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风机I(2)、风机II(3)、阀体(4)、翻板(5)、限位板I(6)、限位板II(7)、转轴(8)和阀体安装板(9);所述风机I(2)和风机II(3)安装在底座(1)上,风机I(2)的出风口I(11)和风机II(3)的出风口II(12)之间通过阀体(4)连接;阀体(4)的内部设置翻板(5)、限位板I(6)、限位板II(7)和转轴(8),翻板(5)下端和转轴(8)固定连接,转轴(8)可旋转的安装在阀体安装板(9)上,阀体安装板(9)固定在阀体(4)下侧内壁上;限位板I(6)和限位板II(7)的上端固定在阀体(4)上侧内壁上,限位板I(6)设置在风机I(2)一侧,限位板II(7)设置在风机II(3)一侧,限位板I(6)和限位板II(7)倾斜设置,限位板I(6)和限位板II(7)组成下端开口的类“V”型结构,翻板(5)设置在限位板I(6)和限位板II(7)之间,当转轴(8)旋转带动翻板(5)旋转至与限位板I(6)平行时,翻板(5)与限位板I(6)相接触,当转轴(8)旋转带动翻板(5)旋转至与限位板II(7)平行时,翻板(5)与限位板II(7)相接触;限位板I(6)和限位板II(7)之间设置阀体出口(10),阀体出口(10)设置在阀体(4)上端,阀体出口(10)上侧和设备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卧式一备一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和阀体出口(10)组成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纳特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