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流量双流体脱硝喷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35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烟气污染物排放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小流量双流体脱硝喷枪,包括双流体枪杆,双流体枪杆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喷嘴和枪座,枪座包括两个物料入口和两个连通腔体,两个物料入口各自分别对应一个连通腔体,双流体枪杆外周还设有喷枪固定机构;双流体枪杆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两个连通腔体分别连通内管的内腔体和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围成的外腔体;靠近喷嘴的内管一端内插入有喷射内芯机构的一端,喷射内芯机构的另一端和外腔体同时连通喷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脱硝剂小剂量喷射量的控制,同时保证脱硝剂喷射的连续性和喷射雾化效果,保证脱硝效率,并且减少氨逃逸,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小流量双流体脱硝喷枪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小流量双流体脱硝喷枪,属于烟气污染物排放治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大气污染治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对NOx治理研究逐年深入。近几年火电厂、热电厂等燃煤锅炉、大型燃气锅炉、工业窑炉烟气治理效果明显。但随着烟气治理的深入,烟气排放总量小但NOx含量高于排放标准的烟气治理要求日趋加剧。例如小型的燃气锅炉、窑炉、内燃机等排放的烟气。烟气脱硝目前SCR和SNCR两种工艺最为成熟、应用也最为广泛。随着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的要求,SCR中低温脱硝烟气脱硝工艺趋势明显。SCR脱硝工艺主要有烟气混合器、脱硝反应器、催化剂、脱硝剂、脱硝剂喷射系统等组成。随着烟气特点和温度参数的多样化,SCR脱硝工艺配套的脱硝剂、催化剂、喷枪等各种配套产品也随着工艺的要求不断变化。
[0003]在脱硝剂喷射系统中,为了保证脱硝剂与烟气能充分的混合,脱硝剂的雾化效果是关键。目前市场普遍采用双流体喷枪(压缩空气和脱硝剂),通过压缩空气将脱硝剂雾化,保证脱硝效率。但目前市场上双流体喷枪脱硝剂只能做到30L/h~50L/h,无法满足烟气量与NOx含量低的情况(根据工艺计算脱硝剂用量在5L/h~10L/h)。目前市场上解决方法有三种,一种是降低脱硝剂浓度满足流量要求,这样会使烟气中水分增加,消耗能源多,脱硝设备损耗严重;一种是通过流量计控制流量,但无法满足连续喷射,雾化效果差,脱硝效率低造成排放不达标;还有一种是增加脱硝剂的喷射量,这样导致脱硝剂消耗多,而且氨逃逸超标,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微小流量双流体脱硝喷枪,该微小流量双流体脱硝喷枪能够实现脱硝剂小剂量喷射量的控制,同时保证脱硝剂喷射的连续性和喷射雾化效果,保证脱硝效率,并且减少氨逃逸,满足目前小烟气量燃气锅炉、窑炉等烟气脱硝的要求,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
[0005]本技术所述的微小流量双流体脱硝喷枪,包括双流体枪杆,双流体枪杆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喷嘴和枪座,枪座包括两个物料入口和两个连通腔体,两个物料入口各自分别对应一个连通腔体,双流体枪杆外周还设有喷枪固定机构;双流体枪杆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两个连通腔体分别连通内管的内腔体和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围成的外腔体;靠近喷嘴的内管一端内插入有喷射内芯机构的一端,喷射内芯机构的另一端和外腔体同时连通喷嘴。
[0006]使用过程中,通过喷枪固定机构将双流体枪杆固定在指定位置,压缩空气通过枪座的一个物料入口进入一个连通腔体,然后进入双流体枪杆的外腔体,脱硝剂由枪座的另一个物料入口进入另一个连通腔体,然后进入双流体枪杆的内腔体,随后脱硝剂流至喷射
内芯机构内,最终脱硝剂和压缩空气在喷嘴相汇后经喷嘴喷出。喷射内芯机构的设置使脱硝剂实现小剂量喷射,保证脱硝剂喷射的连续性和喷射雾化效果,保证脱硝效率,并且减少氨逃逸,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喷嘴和枪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与双流体枪杆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的喷射内芯机构包括多个插接一起的内芯体,内芯体中部设有喷射通孔,喷射通孔和内芯体外壁均呈阶梯状,喷射通孔的大孔端内设有内螺纹,内芯体小头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后一个内芯体的小头端插入前一个内芯体喷射通孔的大孔端内,外螺纹和内螺纹螺纹连接;喷射通孔的大孔端指向枪座;最前端的内芯体小头端与喷嘴内螺纹连接固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有合适的喷射通孔小头端孔径的内芯体,然后根据双流体枪杆的长度确定内芯体的个数,将多个内芯体螺纹连接形成模块化内芯结构后再插入内管中,最前端内芯体与喷嘴螺纹连接,当遇到喷枪堵塞情况时可以拆卸喷嘴使将喷射内芯机构一同取出,分别将每个内芯体进行清理,清理较为方便。内芯体喷射通孔小头端孔径较小,便于控制流量,且不会出现喷射时断流情况,有利于脱硝剂连续喷射,使用时不需要配合降低脱硝剂的浓度或者增加脱硝剂的喷射量,有效避免了烟气中水分增加,消耗能源多,脱硝设备损耗严重的问题,还有脱硝剂消耗多,氨逃逸超标,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0008]优选的,所述的喷枪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件和过渡件,过渡件与双流体枪杆固定连接,过渡件与固定件通过螺纹连接。可以通过过渡件与固定件之间的螺纹连接配合调整固定件两侧的双流体枪杆的长度,以满足实际工作时探入设备内的双流体枪杆长度的要求。
[0009]优选的,所述的喷射通孔小孔端孔径直径为1mm

2mm。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有具有小孔径的内芯体的喷射内芯机构,实现脱硝剂小剂量喷射量的控制,同时保证脱硝剂喷射的连续性和喷射雾化效果,保证脱硝效率,并且减少氨逃逸,满足目前小烟气量燃气锅炉、窑炉等烟气脱硝的要求,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2]图1、微小流量双流体脱硝喷枪结构示意图;
[0013]图2、图1中A

A剖视图;
[0014]图3、内芯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喷嘴;2、喷枪固定机构;3、双流体枪杆;4、枪座;5、喷射内芯机构;6、固定件;7、过渡件;8、外管;9、内管;10、内腔体;11、外腔体;12、喷射通孔;13、内芯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

图3,本技术所述的微小流量双流体脱硝喷枪,包括双流体枪杆3,双流体枪杆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喷嘴1和枪座4,枪座4包括两个物料入口和两个连通腔体,两个物料入口各自分别对应一个连通腔体,双流体枪杆3外周还设有喷枪固定机构2;双流体枪杆3包括内管9和外管8,外管8套设在内管9外部,两个连通腔体分别连通内管的内腔体10和外管8内壁与内管9外壁围成的外腔体11;靠近喷嘴1的内管9一端内插入有喷射内芯机构5的一端,喷射内芯机构5的另一端和外腔体11同时连通喷嘴1。
[0018]本实施例中:
[0019]喷射内芯机构5包括多个插接一起的内芯体13,内芯体13中部设有喷射通孔12,喷射通孔12和内芯体13外壁均呈阶梯状,喷射通孔12的大孔端内设有内螺纹,内芯体13小头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后一个内芯体13的小头端插入前一个内芯体13喷射通孔12的大孔端内,外螺纹和内螺纹螺纹连接;喷射通孔12的大孔端指向枪座4;最前端的内芯体13小头端与喷嘴1内螺纹连接固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有合适的喷射通孔12小头端孔径的内芯体13,然后根据双流体枪杆3的长度确定内芯体13的个数,将多个内芯体13螺纹连接形成模块化内芯结构后再插入内管9中,最前端内芯体13与喷嘴1螺纹连接,当遇到喷枪堵塞情况时可以拆卸喷嘴使将喷射内芯机构5一同取出,分别将每个内芯体13进行清理,清理较为方便。内芯体13喷射通孔12小头端孔径较小,便于控制流量,且不会出现喷射时断流情况,有利于脱硝剂连续喷射,使用时不需要配合降低脱硝剂的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小流量双流体脱硝喷枪,包括双流体枪杆(3),双流体枪杆(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喷嘴(1)和枪座(4),枪座(4)包括两个物料入口和两个连通腔体,两个物料入口各自分别对应一个连通腔体,其特征在于:双流体枪杆(3)外周还设有喷枪固定机构(2);双流体枪杆(3)包括内管(9)和外管(8),外管(8)套设在内管(9)外部,两个连通腔体分别连通内管的内腔体(10)和外管(8)内壁与内管(9)外壁围成的外腔体(11);靠近喷嘴(1)的内管(9)一端内插入有喷射内芯机构(5)的一端,喷射内芯机构(5)的另一端和外腔体(11)同时连通喷嘴(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流量双流体脱硝喷枪,其特征在于:喷射内芯机构(5)包括多个插接一起的内芯体(13),内芯体(1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焘刘蕾齐锦堂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百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