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04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包括前连接座,前连接座上连接有前组件,前组件包括能相对前连接座转动的转向杆,转向杆下部连接有前轮,转向杆上端连接有转向把,童车还包括具有前连接部和后连接部的后撑架,后连接部上连接有后轮,前连接部与前连接座之间设有在童车折叠时能使前连接部向前组件上端靠近并使后轮向前轮靠近的传动机构,后撑架上连接有座位支撑件,座位支撑件前侧与后撑架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座位支撑件后侧与后撑架之间设有传动件,传动件一端与座位支撑件绕第二轴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撑架活动连接,当童车折叠时,传动件沿后撑架向后滑行而使得座位支撑件靠拢到后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童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童车。

技术介绍

[0002]童车是可以供儿童骑行玩耍的产品,已经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件。为了追求携带方便或便于存放,目前的童车一般都能进行折叠,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7029446U)就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童车,但是该童车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结构也比较复杂。
[0003]因此,本技术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的童车。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童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连接座1,所述的前连接座1上连接有前组件2,所述的前组件2包括能相对前连接座1转动的转向杆21,所述的转向杆21下部连接有前轮22,所述的转向杆21上端连接有转向把23,所述的童车还包括具有前连接部31和后连接部32的后撑架3,所述的后连接部32上连接有后轮4,所述的前连接部31与前连接座1之间设有在童车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连接座(1),所述的前连接座(1)上连接有前组件(2),所述的前组件(2)包括能相对前连接座(1)转动的转向杆(21),所述的转向杆(21)下部连接有前轮(22),所述的转向杆(21)上端连接有转向把(23),所述的童车还包括具有前连接部(31)和后连接部(32)的后撑架(3),所述的后连接部(32)上连接有后轮(4),所述的前连接部(31)与前连接座(1)之间设有在童车折叠时能使前连接部(31)向前组件(2)上端靠近并使后轮(4)向前轮(22)靠近的传动机构(5),所述的后撑架(3)上连接有座位支撑件(6),所述的座位支撑件(6)前侧与后撑架(3)绕第一轴线(A)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支撑件(6)后侧与后撑架(3)之间设有传动件(7),所述的传动件(7)一端与座位支撑件(6)绕第二轴线(B)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撑架(3)活动连接,当童车折叠时,所述的传动件(7)沿后撑架(3)向后滑行而使得座位支撑件(6)靠拢到后撑架(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5)包括上传动杆(51)和下传动杆(52),所述的上传动杆(51)一端绕第三轴线(C)与前连接座(1)转动连接,另一端绕第四轴线(D)与后撑架(3)转动连接;所述的下传动杆(52)一端绕第五轴线(E)与前连接座(1)转动连接,另一端绕第六轴线(F)与后撑架(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撑架(3)上设有能沿其滑行的滑动块(8),所述的传动件(7)与滑动块(8)绕第七轴线(G)转动连接并通过滑动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振极许如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家中宝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