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大电流分离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530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流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大电流分离连接器,包括可开启的主体壳,主体壳内设置有用于设置接线结构的空腔,主壳体上设置有两处连通空腔的过线孔;空腔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第一接线结构与第二接线结构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线的接线部,且第一接线结构与第二接线结构连接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离连接器内部的接线结构连接两端大电流导线,方便进行大电流导线的检修维护,避免了长时间使用难以进行大电流导线的检修,有效减少了大电流导线的安全隐患。线的安全隐患。线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大电流分离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流分离器
,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大电流分离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飞机中的大电流导线通常直接连接于成品两端,中途不经过分离面。在飞机运输、检修等情况下,部分贯穿机身机翼等部位的大电流导线必须从两端拆除,不方便维护。同时,大电流导线在飞机振动过程中与机体结构摩擦而容易导致磨损、短路。
[0003]因此,现有的大电流导线的连接设置方式存在缺陷,现有的大电流导线需要拆除才能进行检修的情况导致检修困难,检修成本高,在长时间使用后大电流导线的可靠性降低,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对大电流导线的设置方式进行优化,提高大电流导线的检修便捷性,减少检修维护的成本,因而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大电流分离连接器,连接器内设置有对应接线结构,分别用于连接两段不同的导线并实现电流导通,在需要进行检修时,打开分离连接器即可将两段导线分开,从而大大提高了导线的维护检修便捷度,减少了长时间使用后大电流导线的安全隐患。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飞机大电流分离连接器,包括可开启的主体壳,主体壳内设置有用于设置接线结构的空腔,主壳体上设置有两处连通空腔的过线孔;空腔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第一接线结构与第二接线结构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线的接线部,且第一接线结构与第二接线结构连接导通。
[0007]上述公开的分离连接器,通过空腔内的接线结构连接两段导线并进行导通,其中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分别用于连接一段导线并实现导通;在平常使用时,通过分离连接器连接后的两段导线通电后正常输通,在需要检修时,只需要开启主壳体,并将两段导线从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上拆除即可实现导线的分离,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导线的检修工艺。
[0008]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采用的主壳体可开启,其结构并不唯一确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主壳体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的底座与盖体相互拼合并通过紧固件紧定连接;所述的底座或盖体上设置有抵紧孔,抵紧孔内设置用于抵紧导线的抵紧件。采用如此方案时,主壳体的开启和关闭均十分方便,紧固件的紧定连接能够保持底座和盖体的连接可靠性,对两段导线的连接处提供安全隔绝保护。同时,当导线穿过过线孔进入空腔后,由抵紧孔内的抵紧件对导线进行抵紧,以保持导线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导线松动与接线结构脱离。
[0009]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分离连接器的安全性指标,此处对主壳体的结构进行优化,并
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底座与盖体的拼合接触面设置有密封结构。采用如此方案时,通过密封结构将底座与盖体的拼合接触面进行密封处理,避免外界的水、灰尘等杂质进入影响连接的安全稳定性。
[0010]再进一步,密封结构可以采用多种能够实现线密封或面密封的结构,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和/或盖体上的槽体和设置在槽体内的密封条。采用如此方式时,通过密封槽固定密封条当盖体与底座安装配合后将密封条夹紧,从而实现密封连接,可防止外部的水、灰尘等杂质进入,保证主壳体内部的洁净,提高两段导线连接的稳定可靠性。
[0011]进一步的,在连接两段导线时,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并且其结构并不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上的接线部包括用于连接导线的套接结构或夹紧结构。采用如此方案时,套接结构可以设置成圆筒状,导线穿过该圆筒并进行紧定,夹紧结构包括固定夹爪结构,可将导线穿过并绕设连接于固定夹爪上。
[0012]进一步的,为了更方便的进行导通通电,此处对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上均包括导通部,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的导通部贴合,且导通部对应设置有通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接线柱并穿过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的通孔。
[0013]再进一步,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可设置成两个独立的接线结构并分别连接两段导线,然后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连接后导通;也可将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设置成一个整体结构,在整体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导线,采用这种结构时则无需设置接线柱结构。
[0014]进一步的,当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需要通过接线柱紧定后连接导通时,需要将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紧定设置在接线柱上,此处进行优化,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接线柱上设置有用于抵紧导通部的调节锁紧件。
[0015]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调节锁紧件的操作便捷度,对主壳体结构进行如下优化:所述的主壳体上设置有正对调节锁紧件的操作孔,操作孔的孔径大于等于调节锁紧件的外径。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操作孔可设置成圆形,所述的调节锁紧件的尺寸略小于操作孔,可以将调节锁紧件进行嵌入式安装,减少主壳体外部的凸出结构。
[0016]再进一步,为了提高锁紧的可靠程度,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调节锁紧件与导通部之间设置有垫片结构,所述的垫片结构至少包括弹性垫和平垫。采用如此方案时,通过平垫和弹性垫的设置可使调节锁紧件与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进行柔性接触抵紧,抵紧可靠性更高,同时能够防止调节锁紧件意外松动。
[0017]再进一步,所述的过线孔的孔径大于导线的外径,为了提高密封性,需要对过线孔的间隙进行处理,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过线孔内设置有密封填充物。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填充物可采用防水棉、硅胶等材料制成。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通过分离连接器内部的接线结构连接两端大电流导线,方便进行大电流导线的检修维护,避免了长时间使用难以进行大电流导线的检修,有效减少了大电流导线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0021]图1为分离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分离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分离连接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上述附图中,各个标记所表示的含义为:1、盖体;2、底座;3、导线;4、过线孔;5、紧固件;6、接线部;7、导通部;8、接线柱;9、垫片结构;10、密封条;11、槽体;12、操作孔;13、抵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大电流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开启的主体壳,主体壳内设置有用于设置接线结构的空腔,主壳体上设置有两处连通空腔的过线孔(4);空腔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接线结构和第二接线结构,第一接线结构与第二接线结构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线(3)的接线部(6),且第一接线结构与第二接线结构连接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大电流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壳体包括底座(2)和盖体(1),所述的底座(2)与盖体(1)相互拼合并通过紧固件(5)紧定连接;所述的底座(2)或盖体(1)上设置有抵紧孔(13),抵紧孔(13)内设置用于抵紧导线(3)的抵紧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大电流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与盖体(1)的拼合接触面设置有密封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大电流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2)和/或盖体(1)上的槽体(11)和设置在槽体(11)内的密封条(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大电流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冰莹王建飞邓强闫钊君刘俊宏冯大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