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466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涉及鱼塘养殖自动驱鸟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用于感应鸟的红外线传感器、悬挂在支架的立杆上的金属发声器、设在金属发声器背侧的敲击锤,以及固定在立杆上端用于驱动敲击锤对金属发声器进行敲击发声的驱动机构,红外线传感器连接有MCU控制器,MCU控制器与驱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鱼塘驱鸟装置实施简单,可操作性强,尤其适用于对前来鱼塘定点投喂处啄食鱼饲料或捕食鱼苗的鸟进行驱离。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对鱼塘定点投喂处的鸟进行活体的红外感应,然后通过MCU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对金属发声器进行敲击,使金属发声器发出声音,从而驱赶前来啄食或捕食的鸟,可实现对鸟的自动感应驱离。的自动感应驱离。的自动感应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鱼塘养殖自动驱鸟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产养殖中,为了实现自动的定点投喂,通常会在鱼塘的定点投喂处设置鱼饲料的自动投喂机,通过将饲料输出在斜的振动板上使得鱼饲料均匀地散落在鱼塘池面上。然而,在投喂饲料的过程中,通常会有鸟类来啄食还未散落至水中的鱼饲料,另一方面,诸如白鹭等水禽鸟类还会捕食在定点投喂处进食的鱼苗,不仅造成鱼饲料和鱼苗的损失,还会惊吓到鱼的进食以及将病菌带入鱼塘,增加鱼的患病风险。
[0003]传统的驱鸟方法主要有:化学气味驱鸟法、超声波驱鸟法、驱鸟网驱鸟法、喇叭驱鸟法等,但是以上传统的驱鸟法存在投资大、对生态环境破环大、可操作性差的缺点,不适用于鱼塘定点投喂处的驱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
[0005]本技术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包括用于感应鸟的红外线传感器、悬挂在支架的立杆上的金属发声器、设在所述金属发声器背侧的敲击锤,以及固定在所述立杆上端用于驱动所述敲击锤对所述金属发声器进行敲击发声的驱动机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连接有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0007]优选地,在上述的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中,所述敲击锤的中部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立杆上,所述敲击锤的上端连接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一斜杆上,所述斜杆斜向上连接在所述立杆的上部位置。
[0008]优选地,在上述的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中,所述敲击锤的下端成型有朝向所述金属发声器弯折的锤头,所述锤头上套接有橡胶头。
[0009]优选地,在上述的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以及与所述伺服电机转动连接的拨动件,所述拨动件包括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的拔叉套,以及成型在所述拔叉套上的至少一根拔叉。
[0010]优选地,在上述的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中,所述传动轴的外端还连接有插接座,所述插接座上设有枝条,所述枝条的末端连接有布条。
[0011]优选地,在上述的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中,所述立杆的上端设有平台,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传动轴通过轴套连接在所述平台的下表面。
[0012]优选地,在上述的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中,所述平台上设有呈倒“V”字型的太阳能面板,所述太阳能面板与所述平台之间构成有遮罩所述伺服电机的遮罩空间,
所述遮罩空间中还设有太阳能电池组。
[0013]优选地,在上述的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中,所述立杆的下端固定有底座。
[0014]优选地,在上述的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中,所述平台的前端下表面设有悬梁,所述金属发声器的上边缘固定在所述悬梁上。
[0015]优选地,在上述的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中,所述金属发声器为铝盆或不锈钢盆。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鱼塘驱鸟装置实施简单,可操作性强,尤其适用于对前来鱼塘定点投喂处啄食鱼饲料或捕食鱼苗的鸟进行驱离。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对鱼塘定点投喂处的鸟进行活体的红外感应,然后通过MCU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对金属发声器进行敲击,使金属发声器发出声音,从而驱赶前来啄食或捕食的鸟,可以实现对鸟的自动感应驱离,相比现有的化学气味驱鸟法、超声波驱鸟法、驱鸟网驱鸟法、喇叭驱鸟法等,本技术的鱼塘驱鸟装置成本小、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环、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在触发敲击时的状态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所述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见图1,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感应鸟的红外线传感器、悬挂在支架1的立杆11上的金属发声器2、设在金属发声器2背侧的敲击锤3,以及固定在立杆11上端用于驱动敲击锤3对金属发声器2进行敲击发声的驱动机构5。该红外线传感器连接有MCU控制器,MCU控制器与驱动机构5连接。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鱼塘的定点投喂处,在鸟飞至定点投喂处时,该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感应到活体的鸟发出的红外信号,然后将信号发送给MCU控制器,通过MCU控制器向驱动机构5发出启动指令,使得驱动机构5转动一个角位移,从而带动敲击锤3转动,完成对金属发
声器2的敲击,通过敲击产生的振动发声来实现对鸟的驱离,避免鸟停留在鱼塘的定点投喂处啄食鱼饲料或捕食鱼苗。
[0024]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敲击锤3的中部通过转轴31可转动地连接在立杆11上,敲击锤3的上端连接有一个预拉紧的拉力弹簧32,该拉力弹簧3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斜杆4上,斜杆4斜向上连接在立杆11的上部位置。在驱动机构5转动到与敲击锤3联动的位置时,敲击锤3被带动并发生转动,敲击锤3的上端朝向金属发声器2一侧前倾,敲击锤3的下端朝向远离金属发声器2一侧后倾,使得拉力弹簧32具有更加张紧的拉力。在驱动机构5转动到另一个非联动的位置时,在拉力弹簧32的拉力作用下,敲击锤3绕着转轴31回转复位,即此时敲击锤3的下端朝向金属发声器2运动,敲击在金属发声器2的背侧上,使得金属发声器2发生敲击声响,从而将鸟惊走。具体地,为了调节拉力弹簧32的预紧拉力,该斜杆4在远离立杆11的一端杆身上还设有若干孔位41,通过将拉力弹簧32的对应端勾连在不同的孔位41上,可以调节拉力弹簧32的预紧拉力,从而调节敲击锤3对金属发声器2的敲击力度。
[002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敲击锤3的下端成型有朝向金属发声器2弯折的锤头,该锤头上套接有橡胶头33。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感应鸟的红外线传感器、悬挂在支架(1)的立杆(11)上的金属发声器(2)、设在所述金属发声器(2)背侧的敲击锤(3),以及固定在所述立杆(11)上端用于驱动所述敲击锤(3)对所述金属发声器(2)进行敲击发声的驱动机构(5),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连接有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锤(3)的中部通过转轴(31)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立杆(11)上,所述敲击锤(3)的上端连接有拉力弹簧(32),所述拉力弹簧(3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斜杆(4)上,所述斜杆(4)斜向上连接在所述立杆(11)的上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锤(3)的下端成型有朝向所述金属发声器(2)弯折的锤头,所述锤头上套接有橡胶头(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感应触发的鱼塘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51)以及与所述伺服电机(51)转动连接的拨动件(52),所述拨动件(52)包括传动轴(521)、固定在所述传动轴(521)上的拔叉套(522),以及成型在所述拔叉套(522)上的至少一根拔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