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42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包括箱型壳体,壳体的顶端上方前后间隔设置有旋转摄像头、太阳能电池板和鸣笛驱鸟装置,壳体的内底部靠前一侧设置有动力箱,动力箱外连接有位于壳体两侧的履带轮,动力箱上设置有捕鼠机构,壳体内动力箱的后侧设置有储存仓。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以及解放了农作物生产负担,解决了人为不能及时发现病虫害以及鼠害对作物的影响,方便人们可以及时了解作物的需求,将农民朋友从繁忙中的作物生产中解放出来,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作物产收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科技革命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大中型农田、果园以及森林防护,越来越多的会依靠于科技水平进行不断创新与改进,而轻量小型化的多功能机器人的研发在未来会越来越多,并且在大中型农田与果园生产中的应用于也会越来越普遍,未来通过多功能机器人替换人类繁重的工作量来解放作业人员的压力是一种不可阻挡得趋势,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降低工作强度,以达到解放生产力又可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0003]目前,机器人的研发越来越多引起社会以及平民大众的关注,全自动监护机器人不仅能应用于工业生产,而且也能应用于农业生产上。目前大中型农作物以及果园的产率,主要受病虫害以及鼠害的影响较为严重,人为监控不仅加重了作业人员的负担,而且工作效果往往也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解决了现有人为监控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包括箱型壳体,壳体的顶端上方前后间隔设置有旋转摄像头、太阳能电池板和鸣笛驱鸟装置,壳体的内底部靠前一侧设置有动力箱,动力箱外连接有位于壳体两侧的履带轮,动力箱上设置有捕鼠机构,壳体内动力箱的后侧设置有储存仓。
[0006]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07]捕鼠机构包括开设于动力箱外顶端的诱鼠槽,诱鼠槽的两侧靠后并列设置有一对第一电动推杆,一对第一电动推杆的推杆均朝前且共同连接有拉板。
[0008]动力箱上拉板前方的位置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壳体的顶板位于红外传感器上方的位置开设置有条形限位孔,限位孔内配合有上下滑动的门板。
[0009]壳体的顶板上靠近门板两侧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由电机驱动的齿轮,门板两侧沿纵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能与齿轮相啮合的凹槽。
[0010]壳体的顶板底部靠近门板两侧的位置均前后转动连接有L型锁钩,锁钩的上端与壳体连接,锁钩的开口靠近门板且后背活动连接有固定在壳体顶板底部的第二电动推杆。
[0011]动力箱的前顶端设置有位于壳体前方的卷梯,卷梯的另一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在壳体前端的第三电动推杆。
[0012]储存仓的顶端不高于动力箱顶板的位置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壳体后侧内壁通过合页转动连接,盖板的上方与壳体后侧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四电动推杆。
[0013]储存仓的底端开设有连通至壳体外的底板,底板与壳体后侧内壁通过合页转动连
接,底板的上方与壳体后侧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五电动推杆。
[0014]动力箱内设置有蓄电池和驱动履带轮的电动马达。
[0015]动力箱内设置有安装无线通信模块的计算机。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以及解放了农作物生产负担,解决了人为不能及时发现病虫害以及鼠害对作物的影响,方便人们可以及时了解作物的需求,将农民朋友从繁忙中的作物生产中解放出来,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作物产收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去掉一侧壳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的侧后方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中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0021]图中,1.壳体,2.旋转摄像头,3.太阳能电池板,4.鸣笛驱鸟装置,5.动力箱,6.履带轮,7.储存仓,8.诱鼠槽,9.第一电动推杆,10.拉板,11.红外传感器,12.限位孔,13.门板,14.齿轮,15.凹槽,16.锁钩,17.第二电动推杆,18.卷梯,19.第三电动推杆,20.盖板,21.第四电动推杆,22.底板,23.第五电动推杆,24.蓄电池,25.电动马达,26.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箱型壳体1,壳体1的顶端上方前后间隔设置有旋转摄像头2、太阳能电池板3和鸣笛驱鸟装置4(蜂鸣器与喇叭的组合),壳体1的内底部靠前一侧设置有动力箱5,动力箱5内设置有蓄电池24和驱动壳体1两侧履带轮6的电动马达25,以及安装无线通信模块的计算机26。
[0024]动力箱5上设置有捕鼠机构,捕鼠机构包括开设于动力箱5外顶端的诱鼠槽8,诱鼠槽8内可放诱鼠剂,诱鼠槽8的两侧靠后并列设置有一对第一电动推杆9,一对第一电动推杆9的推杆均朝前且共同连接有拉板10。动力箱5上拉板10前方的位置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1,壳体1的顶板位于红外传感器11上方的位置开设置有条形限位孔12,限位孔12内配合有上下滑动的门板13。壳体1的顶板上靠近门板13两侧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由电机驱动的齿轮14,门板13两侧沿纵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能与齿轮14相啮合的凹槽15,从而为门板13的上下滑动提供动力。壳体1的顶板底部靠近门板13两侧的位置均前后转动连接有L型锁钩16,锁钩16的上端与壳体1连接,锁钩16的开口靠近门板13且后背活动连接有固定在壳体1顶板底部的第二电动推杆17,用于门板13打开后锁定在固定高度。动力箱5的前顶端设置有位于壳体1前方类似于卷帘门的卷梯18,卷梯18的另一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在壳体1前端的第三电动推杆19。
[0025]壳体1内动力箱5的后侧设置有储存仓7,储存仓7的顶端不高于动力箱5顶板的位置设置有盖板20,盖板20与壳体1后侧内壁通过合页转动连接,盖板20的上方与壳体1后侧
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四电动推杆21。储存仓7的底端开设有连通至壳体1外的底板22,底板22与壳体1后侧内壁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底板22的上方与壳体1后侧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五电动推杆23。
[0026]工作时,本专利技术的功能主要通过三大类部件实现,第一类为旋转摄像头2,可以进行果园日常24小时不间断防护和监护果树以及农作物的病虫害健康状况,自主采集作物的生长情况,然后通过计算机26将信息上传至云端进行自动比对作物生长健康状况;第二类为鸣笛驱鸟装置4,可以用于驱赶飞禽保护果园和农作物免受破坏,还具有果园日夜间警醒不法分子的作用,当旋转摄像头2识别出相关物体或人体时,传递信号给计算机26,计算机26控制鸣笛驱鸟装置4鸣笛,也可以设置程序让鸣笛驱鸟装置4定时或间隔不同时长进行鸣笛;第三类为捕鼠机构,可用于果园和农田里避免鼠害,本专利技术还在机器内部集成了储存仓7,用于自动存储死后的鼠类,便于集中将死后的鼠类集体掩埋。
[0027]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进行24小时农田或果园里自动监控时,工作原理是:首先由太阳能电池板3提供能源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型壳体(1),壳体(1)的顶端上方前后间隔设置有旋转摄像头(2)、太阳能电池板(3)和鸣笛驱鸟装置(4),壳体(1)的内底部靠前一侧设置有动力箱(5),动力箱(5)外连接有位于壳体(1)两侧的履带轮(6),动力箱(5)上设置有捕鼠机构,壳体(1)内动力箱(5)的后侧设置有储存仓(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鼠机构包括开设于动力箱(5)外顶端的诱鼠槽(8),诱鼠槽(8)的两侧靠后并列设置有一对第一电动推杆(9),一对第一电动推杆(9)的推杆均朝前且共同连接有拉板(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箱(5)上拉板(10)前方的位置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1),壳体(1)的顶板位于红外传感器(11)上方的位置开设置有条形限位孔(12),限位孔(12)内配合有上下滑动的门板(1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板上靠近门板(13)两侧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由电机驱动的齿轮(14),门板(13)两侧沿纵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能与齿轮(14)相啮合的凹槽(15)。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大中型农田、果园的监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板底部靠近门板(13)两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鹏雷宇辉付田力杜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