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泽耿专利>正文

地下停车场L型路口智能来车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378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下停车场L型路口智能来车报警器,包括第一路段、第二路段和转角处,还包括红外线检测模块、微控制模块及警告装置,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与微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警告装置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红外线检测模块分别设置于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的外侧上,当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同时有向转角处行驶的来车时微控制模块会启动警告装置,对驾驶员进行提醒,防止驾驶员的疏忽大意导致交通意外的发生,此外第一路段的红外线检测装置水平发射红外线,第二路段的红外线检测装置由上方斜向下方发射红外线,避免一辆车同时被两个检测装置检测到。检测到。检测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停车场L型路口智能来车报警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安全智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停车场L型路口智能来车报警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例如地下停车场入口的L型路口多采用凸面镜或视线诱导标志、分道标线等来进行来车提醒,进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凸面镜只能适合白天平面弯道使用且可视角度有限,镜面距离短,警告效果不佳;视线诱导标志、分道标线等实施不能提醒对向来车,不宜单独使用,需要配合其他装置共同使用才能发挥较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L型路口双向来车时进行警告提醒的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停车场L型路口智能来车报警器,包括第一路段、第二路段和转角处,还包括红外线检测装置、微控制模块及警告装置,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与微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警告装置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的外侧上,所述第一路段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二路段在第一路段外侧的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二路段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路段在第二路段外侧的投影范围内,即第一路段外侧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设置的范围的宽度与第二路段末端外侧与内侧间的宽度一致,第二路段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同理。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路段的红外线检测装置水平于地面向着第一路段发射红外线,所述第一路段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的水平高度高于位于第二路段的红外线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路段的红外线检测装置由上方斜向下方往第二路段方向发射红外线。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警告装置设置于转角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警告装置包括警示灯。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警告装置还可以包括响铃、喇叭或屏幕等。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能够反馈距离数据给微控制模块。
[0011]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路段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可以设置于靠近转角处的一侧,所述的第二路段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设置于远离转角处的一侧。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分别设置红外线检测装置,能实时监控是否同时有双向来车,当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同时有来车向转角处行驶时红外线检测装置反馈给微控制模块,微控制模块控制警告装置启动,警示灯闪烁、喇叭响起,能很好的提起驾驶员的对双向来车的注意,进而调整车速等,避免大意或视觉盲区造成的交通意外;此外,第一路段的红外线检测装置斜向下方发射红外线,第二路段的红外线检测装置水平发射红外线,同一辆车不会同时被两个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到,避免在转
角处同一辆车误触发警告装置。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进行进一步的阐述说明。
[0015]参考图1,一种地下停车场L型路口智能来车报警器,包括第一路段11、第二路段12和转角处,还包括红外线检测装置3、微控制模块及警告装置2,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3与微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警告装置2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红外线检测装置3分别设置于第一路段11和第二路段12的外侧上,所述第一路段11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二路段12在第一路段外侧的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二路段12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路段11在第二路段外侧的投影范围内,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能检测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是否有来车,当检测到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同时来车,微控制器启动警告装置对驾驶员进行提醒。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红外线检测装置3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用于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从而判断前方是否有车辆。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路段的红外线检测装置水平于地面向着第一路段发射红外线,所述第一路段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的水平高度高于位于第二路段的红外线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路段的红外线检测装置由上方斜向下方往第二路段方向发射红外线,由于第一路段的红外线检测装置由上方斜向下方发射红外线,故同一辆车不会同时被两个红外线检测装置同时检测到,避免误触发警告装置。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警告装置2设置于转角处的外侧,设置于转角处双向的车辆都可以直接接收到警告装置2的告警。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警告装置2包括警示灯21,通过警示灯21对来往车辆进行告警。
[0020]进一步的,所述的警告装置2还可以包括喇叭22,可以通过喇叭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来车。
[0021]进一步的,所述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能够反馈距离数据给微控制模块,根据红外线从发出到被接受到的时间及红外线的传播速度就可以算出距离,可通过对车辆距离的变化来判断车辆向转角处方向行驶还是远离转角处。
[0022]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路段11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设置于靠近转角处的一侧,所述的第二路段12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设置于远离转角处的一侧,能够精准的检测向转角处方向行驶的车辆。
[0023]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如下:在L型路口,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是否有车辆往转角处方向行驶,当两个红外线检测装置3同时检测到第一路段11和第二路段12同时有车辆向转角处行驶,微控制模块启动警告装置2,警示灯21亮起,喇叭23提醒双向的车辆注意减速避让;当车辆进入转角处能直接被双向车辆观察到警告装置停止运行。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
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停车场L型路口智能来车报警器,包括第一路段(11)、第二路段(12)和转角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线检测装置(3)、微控制模块及警告装置(2),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3)与微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警告装置(2)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红外线检测装置(3)分别设置于第一路段(11)和第二路段(12)的外侧上,所述第一路段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二路段在第一路段外侧的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二路段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路段在第二路段外侧的投影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停车场L型路口智能来车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检测装置(3)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停车场L型路口智能来车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路段(12)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水平于地面向着第一路段方向发射红外线,所述第一路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耿
申请(专利权)人:陈泽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