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装置及插钉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384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载装置及插钉系统,该承载装置包括承载主体、端盖以及第一密封圈,承载主体形成有第一过孔,端盖盖设于承载主体上,且端盖形成有与第一过孔连通的第二过孔,第一密封圈嵌设于承载主体或端盖内,第一密封圈围成的孔与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连通,第一密封圈的内径小于胶钉的外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胶钉的外径,且小于胶钉沿其轴向上的截面中对角线的长度,以使得胶钉被放入第一过孔或第二过孔内时能够卡设于第一密封圈内,从而实现胶钉的精准定位,并且在第一过孔或第二过孔内运动时不会产生翻转,便于后续将胶钉准确地插入电池壳体中,有利于提高电池成品的质量。利于提高电池成品的质量。利于提高电池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载装置及插钉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承载装置及插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高、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各种电子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注液、化成后,电芯内产生气泡,所以在注完液、化成后需要先将锂离子电池内部抽真空消除气泡,并用胶钉封堵注液孔。
[0003]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目前可以通过人工完成插胶钉的工序,但是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胶钉插入的位置精度较差,会影响电池的质量。或者可以通过软管输送胶钉至插胶钉通道,再通过推杆插入胶钉,但是输送过程中胶钉易产生翻转错位,导致胶钉无法以正确姿态插入电池壳体,影响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及插钉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胶钉不易固定,造成插入电池壳体的姿态错误或位置不准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包括:
[0006]承载主体,所述承载主体形成有第一过孔;
[0007]端盖,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承载主体上,且所述端盖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过孔连通的第二过孔;
[0008]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嵌设于所述承载主体或所述端盖内,所述第一密封圈围成的孔与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连通,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径小于胶钉的外径,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胶钉的外径,且小于所述胶钉沿其轴向上的截面中对角线的长度。
[000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主体与所述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用于增强所述承载主体与所述端盖之间的密封性。
[001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主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用于与电池壳体抵接以增强与所述电池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001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主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端形成有让位槽,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让位槽内,所述让位槽沿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设置,且所述让位槽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让位槽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的宽度。
[001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主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端的端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部形成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一过孔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一气路通道,所述端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气路通道连通的第一气孔。
[001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主体形成有第二气路通道,所述第二气路通道的一
端与所述第一气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抽气装置连通,用于将电池壳体内的气体抽出。
[001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主体形成有第三气路通道,所述第三气路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吹气装置或外部吹液装置连通,以用于对所述第一过孔的侧壁进行清洁。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插钉系统,包括:
[0016]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为如上述的承载装置;
[0017]顶杆装置,所述顶杆装置包括顶杆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顶杆从所述第二过孔伸入,以与卡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内的所述胶钉抵接,并进一步将所述胶钉从所述第一过孔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顶出,进而顶入与所述承载主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端抵接的电池壳体的注液孔内。
[001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钉系统进一步包括缓冲压紧机构,所述缓冲压紧机构连接于所述顶杆与所述驱动件之间,用于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顶杆的过程中提供缓冲力及所述承载装置与所述顶杆装置之间的压紧力。
[001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压紧机构包括:
[0020]安装板,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0021]压块,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用于与所述承载主体抵接;
[0022]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压块之间;
[0023]其中,所述顶杆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且贯穿所述压块设置。
[0024]本技术承载装置包括承载主体、端盖以及第一密封圈,承载主体形成有第一过孔,端盖盖设于承载主体上,且端盖形成有与第一过孔连通的第二过孔,第一密封圈嵌设于承载主体或端盖内,第一密封圈围成的孔与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连通,第一密封圈的内径小于胶钉的外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胶钉的外径,且小于胶钉沿其轴向上的截面中对角线的长度,以使得胶钉被放入第一过孔或第二过孔内时能够卡设于第一密封圈内,从而实现胶钉的精准定位,并且在第一过孔或第二过孔内运动时不会产生翻转,便于后续将胶钉准确地插入电池壳体中,有利于提高电池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6]图1是本技术承载装置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承载装置实施例中承载装置和胶钉、吸附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承载装置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3沿A

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插钉系统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技术插钉系统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技术插钉系统实施例中插钉工序的流程示意图;
[0033]图8是图6沿B

B方向的顶杆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主体,所述承载主体形成有第一过孔;端盖,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承载主体上,且所述端盖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过孔连通的第二过孔;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嵌设于所述承载主体或所述端盖内,所述第一密封圈围成的孔与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连通,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径小于胶钉的外径,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胶钉的外径,且小于所述胶钉沿其轴向上的截面中对角线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与所述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用于增强所述承载主体与所述端盖之间的密封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用于与电池壳体抵接以增强与所述电池壳体之间的密封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端形成有让位槽,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让位槽内,所述让位槽沿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设置,且所述让位槽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让位槽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端的端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部形成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一过孔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一气路通道,所述端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气路通道连通的第一气孔。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