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370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防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包括红外摄像机、自动照射灯、调节杆和微波对射探测器,红外摄像机装配有自动云台,自动云台设有第一收发天线,自动照射灯设有第二收发天线,微波对射探测器设有第三收发天线。红外摄像机和微波对射探测器通过各自的收发天线实现数据共享,自动照射灯在柔光模式下提供夜间照明服务,当微波对射探测器捕捉到异常后,红外摄像机在自动云台的协助下迅速面向异常位置,同时自动照射灯立即切换到强光模式并通过旋转装置射向异常位置,经红外摄像机面部识别后确认为入侵者,自动照射灯立即通过蜂鸣器向外界发出警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探测精度,降低了系统的误报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安防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报警探测器利用不同传感器的不同技术自动检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入侵行为,常用的有微波对射探测器、红外报警器和震动报警器。
[0003]微波对射探测器由微波发射机和微波接收机成对组成,在工作时,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形成一道不可见的纺锤状立体防范区域微波墙,当有物体从防范区域穿越或停留时,微波接收机收到的信号就会产生变化,当变化量达到接收机设定的报警阈值时,其输出的信号状态就发生改变产生报警。当微波对射探测器所处区域积雪、杂草等障碍物过高时还是会产生信号干扰,从而引起误报。红外报警器能感应生物散发的热辐射,因此能在夜间识别出入侵物,但由于牛、羊、大型犬等动物与人类散发的热感相似,也容易引起误报。
[0004]鉴于此,开发一种探测精度高、误报率低、应用范围广的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系统中的红外摄像机和微波对射探测器通过各自的收发天线实现数据共享,自动照射灯在柔光模式下提供夜间照明服务,当微波对射探测器捕捉到异常后,红外摄像机在自动云台的协助下迅速面向异常位置,同时自动照射灯立即切换到强光模式并通过旋转装置射向异常位置,经红外摄像机面部识别后确认为入侵者,自动照射灯立即通过蜂鸣器向外界发出警报,本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探测精度,降低了系统的误报率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包括红外摄像机以及微波对射探测器,所述微波对射探测器由微波发射机和微波接收机成对组成,所述报警系统还包括自动照射灯和调节杆,所述微波发射机和微波接收机通过调节装置分别于不同的调节杆安装,所述自动照射灯通过旋转装置活动安装在每个调节杆的顶端,所述红外摄像机配装有自动云台,所述自动云台设有第一收发天线,所述自动照射灯设有第二收发天线,所述微波接收机设有第三收发天线。
[0008]进一步的,所述自动照射灯的顶部设有光线感应器,所述自动照射灯的侧部安装有蜂鸣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自动照射灯具有两种照明模式,一种通过光线感应器触发用于夜间照明的柔光模式,另一种通过微波对射探测器或红外摄像机触发用于警示入侵并标定入侵者的强光模式。
[0010]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摄像机设有红外光源,所述红外摄像机设有面部识别模块。
[00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包括调节座和调节上杆,所述调节上杆嵌在调节座的内腔,
所述调节座通过锁紧旋钮将调节上杆固定,所述调节座的底部设有连通内腔的排水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摇摆电机模块和旋转电机模块,所述旋转电机模块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调节上杆的顶端,所述旋转电机模块的顶端设有转盘,所述自动照射灯通过摇摆电机模块与转盘固定安装。
[001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套和锁紧螺栓,所述连接套穿过调节上杆,所述连接套的右侧设有调节口,所述锁紧螺栓穿过调节口将调节上杆夹紧,所述连接套的左侧通过限位式转轴与微波发射机、微波接收机相连。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在与调节上杆相贴处设有一圈防滑齿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口埋设有与锁紧螺栓相配的预埋螺母。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突出性效果:
[0017]本技术中,红外摄像机和微波对射探测器通过各自的收发天线实现数据共享,自动照射灯在柔光模式下提供夜间照明服务,当微波对射探测器捕捉到异常后,红外摄像机在自动云台的协助下迅速面向异常位置,同时自动照射灯立即切换到强光模式并通过旋转装置射向异常位置,经红外摄像机面部识别后确认为入侵者,自动照射灯立即通过蜂鸣器向外界发出警报,本技术探测精度高、误报率低、应用范围广、布置灵活,能满足不同安防场景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自动照射灯与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号说明:1、红外摄像机,11、自动云台,12、第一收发天线,13、红外光源,2、自动照射灯,21、第二收发天线,22、蜂鸣器,23、光线感应器,3、微波发射机,4、微波接收机,41、第三收发天线,5、调节杆,51、调节上杆,52、锁紧旋钮,53、调节座,531、排水孔,6、旋转装置,61、摇摆电机模块,62、旋转电机模块,621、转盘,7、调节装置,71、连接套,711、防滑齿槽,712、调节口,713、预埋螺母,72、锁紧螺栓,73、限位式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包括红外摄像机1、微波对射探测器、自动照射灯2和调节杆5。红外摄像机1内部设有面部识别模块,该红外摄像机1通过自动云台11与建筑物、立杆等安装,自动云台11设有第一收发天线12。自动云台11按照预先设定
的程序路线带动红外摄像机1持续扫描目标区域,通过面部识别模块和自动云台11的相互配合,红外摄像机1可实现对入侵者的自动追踪。红外摄像机1还设有红外光源13,用来照射出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为红外摄像机1补光的同时又能达到夜间隐蔽拍摄的目的。微波对射探测器由微波发射机3和微波接收机4成对组成,微波接收机4设有第三收发天线41,微波发射机3和微波接收机4通过调节装置7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调节杆5上,自动照射灯2则通过旋转装置6安装在每个调节杆5的顶端,自动照射灯2设有第二收发天线21。
[0025]请参阅图2,自动照射灯2的顶部设有光线感应器23,射灯2的侧部安装有蜂鸣器22。光线感应器23通过感应到外界光环境强度来适时开启红外光源13,提供第二收发天线21发送信号给第一收发天线12,完成红外光源13的开启。自动照射灯2具有两种照明模式,一种通过光线感应器23触发用于夜间照明的柔光模式,另一种通过微波对射探测器或红外摄像机1触发用于警示入侵并标定入侵者的强光模式。当光线感应器23感应到外界光环境强度低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包括红外摄像机(1)以及微波对射探测器,所述微波对射探测器由微波发射机(3)和微波接收机(4)成对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系统还包括自动照射灯(2)和调节杆(5),所述微波发射机(3)和微波接收机(4)通过调节装置(7)分别于不同的调节杆(5)安装,所述自动照射灯(2)通过旋转装置(6)活动安装在每个调节杆(5)的顶端,所述红外摄像机(1)配装有自动云台(11),所述自动云台(11)设有第一收发天线(12),所述自动照射灯(2)设有第二收发天线(21),所述微波接收机(4)设有第三收发天线(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照射灯(2)的顶部设有光线感应器(23),所述自动照射灯(2)的侧部安装有蜂鸣器(2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照射灯(2)具有两种照明模式,一种通过光线感应器(23)触发用于夜间照明的柔光模式,另一种通过微波对射探测器或红外摄像机(1)触发用于警示入侵并标定入侵者的强光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摄像机(1)设有红外光源(13),所述红外摄像机(1)设有面部识别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入侵探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李存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晨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