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设施综合多源安全监测和消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4411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设施综合多源安全监测和消防系统,包括综合监控、报警装置、监测器底座、摄像头多自由度云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和高精度激光雷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种方式对人员越界事件进行提示,确保人员及时发现越界的情况,及时终止越界,避免安全事故,整套系统的水平位置和垂直监控位置均可灵活移动,消除监控死角。且当工作结束后,综合监控、报警装置(设有监控器自行底盘)和自动寻的泡沫灭火和合闸分闸机器人可自行移动撤离,避免有人员在撤离综合监控、报警装置和自动寻的泡沫灭火和合闸分闸机器人时发生人员越界的危险事故。闸机器人时发生人员越界的危险事故。闸机器人时发生人员越界的危险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设施综合多源安全监测和消防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监测和消防系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设施综合多源安全监测和消防系统,属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设施综合多源安全监测和消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生产中,由于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疏忽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时有发生擅自扩大工作范围、误入带电间隔的触电事故,这种事故带来的教训是极深刻的。为防止误入带电间隔,以前也尝试了种种防误措施和方法:如用电磁锁、程序锁、铁挂锁等将带电间隔锁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作用。但是它们的主要缺点是不具备移动性、不具备立体防护、不具备事中提醒和事后追溯的作用。
[0003]为避免电力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或误入带电间隔,需要有高可靠性的安全监测、预警、报警和处置系统。
[0004]现有的电力安全监测和消防系统在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监控方式单一,无法确保人员及时发现越界的情况,及时终止越界,避免安全事故,其二、一般综合监控、报警装置布置好位置后,不再移动、只原地转动,使用不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设施综合多源安全监测和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综合监控、报警装置(1)和自动寻的泡沫灭火和合闸分闸机器人(20),所述综合监控、报警装置(1)包括监测器底座(2),所述监测器底座(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带RTK北斗定位模块(4),且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远离带RTK北斗定位模块(4)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摄像头多自由度云台(9),所述摄像头多自由度云台(9)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红外测温摄像头(8)和高清识别摄像头(7),所述高清识别摄像头(7)的上侧设置有多色频闪、蜂鸣加人声报警器(6),所述监测器底座(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监控器自行底盘(18),所述监控器自行底盘(18)的下侧设置在自动寻的泡沫灭火和合闸分闸机器人(20)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设施综合多源安全监测和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通讯模块(5),且通讯模块(5)内置有5G、4G、WiFi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设施综合多源安全监测和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内部位于通讯模块(5)的下侧设置有智能控制器(3),且智能控制器(3)内置有陀螺仪,所述智能控制器(3)内部植入有人脸识别、人员识别、火灾识别和车牌识别的算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设施综合多源安全监测和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内部位于智能控制器(3)的下侧设置有高精度激光雷达(11),且有高精度激光雷达(11)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个可见激光束发射器(13)。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宽郑筱彦周大兴方宏伟汪诗超谭学彪余振飞殷炳帅张亚齐王晓雨陈光远侯立群宋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