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用头部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56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用头部连接件,包括注塑盖、注塑层和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注塑层,且注塑层通过限位柱滑动插接有注塑盖,所述注塑盖表面上开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层顶部对应注塑口的位置固定有注塑管,且注塑管与注塑口连通,所述注塑层顶部表面上位于注塑管一侧设有第一夹具,且注塑层顶部表面上位于注塑管另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一端均滑动套接有第一模腔,此种模具用头部连接件,在滑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了对第一夹具、第二夹具、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的稳定固定和注塑完成后的解除固定作用,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在加工注塑异形模具时更加方便,减少次品的生产率。减少次品的生产率。减少次品的生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用头部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模具用头部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0003]在生产加工异形头部连接件使,常规的注塑方式其模具拐角处不易注塑,导致残品产量增高,浪费资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具用头部连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对内部模腔进行固定且方便对异形注塑的模具用头部连接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用头部连接件,包括注塑盖、注塑层和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注塑层,且注塑层通过限位柱滑动插接有注塑盖,所述注塑盖表面上开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层顶部对应注塑口的位置固定有注塑管,且注塑管与注塑口连通,所述注塑层顶部表面上位于注塑管一侧设有第一夹具,且注塑层顶部表面上位于注塑管另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一端均滑动套接有第一模腔,且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另一端均滑动套接有第二模腔,所述注塑层外壁上对应第一夹具、第二夹具、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的位置设有可对其进行固定保持注塑稳定的滑动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注塑层顶部位于注塑管底部固定有分流槽,且分流槽分别与两侧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插接柱、气动推杆、固定架、第一滑槽、第三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注塑层表面上对应第一夹具、第二夹具、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且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顶部均固定插接有插接柱,且插接柱与注塑盖底部活动插接,所述注塑层外壁对应第一滑槽的位置固定有固定架,且固定架远离注塑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的伸长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注塑层外壁对应第二滑槽的位置固定有限位板,且注塑层外壁对应
第三滑槽的位置固定有限位块。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具、第二夹具、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远离注塑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为滑动插接,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表面上对称滑动插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底部与注塑层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注塑盖与注塑层之间和注塑层与底座之间对称固定安装有降温管道。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使用装置时,先通过滑动机构将模腔和夹具固定稳定,随后从注塑口加入注塑液,经过注塑管和分流槽的作用进入到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内部进行注塑,在完成注塑后,利用现实中常见的注塑完成后顶针顶出技术将模具和模腔顶出注塑层,开启气动推杆,使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部滑动,从而使插接柱将注塑盖顶起,同时在联动的作用下,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分别沿第三滑槽和第二滑槽内部滑动,形成对第一夹具、第二夹具、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插接和解除插接的切换改变,此种模具用头部连接件,在滑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了对第一夹具、第二夹具、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的稳定固定和注塑完成后的解除固定作用,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在加工注塑异形模具时更加方便,减少次品的生产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注塑层顶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滑动机构与注塑层连接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滑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8]图6为本技术滑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9]图7为本技术滑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0]图中:1、注塑盖;11、注塑口;2、注塑层;21、分流槽;22、注塑管;23、限位柱;3、底座;4、滑动机构;41、第一滑块;42、第二滑块;43、第三滑块;44、插接柱;45、气动推杆;46、固定架;47、第一滑槽;48、限位板;49、第三滑槽;410、限位块;411、第二滑槽;5、第一夹具;51、滑动杆;6、第二夹具;7、第一模腔;8、第二模腔;9、降温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图示中的一种模具用头部连接件,包括注塑盖1、注塑层2和底座3,所述底座3顶部固定有注塑层2,且注塑层2通过限位柱23滑动插接有注塑盖1,所述注塑盖1表面上开设有注塑口11,所述注塑层2顶部对应注塑口11的位置固定有注塑管22,且注塑管22与注塑口11连通,所述注塑层2顶部表面上位于注塑管22一侧设有第一夹具5,且注塑层2顶部表面上位于注塑管22另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夹具6,所述第一夹具5与第二夹具6一
端均滑动套接有第一模腔7,且第一夹具5与第二夹具6另一端均滑动套接有第二模腔8,所述注塑层2外壁上对应第一夹具5、第二夹具6、第一模腔7和第二模腔8的位置设有可对其进行固定保持注塑稳定的滑动机构4,使用装置时,先通过滑动机构4将模腔和夹具固定稳定,随后从注塑口11加入注塑液,经过注塑管22和分流槽21的作用进入到第一模腔7和第二模腔8内部进行注塑,在完成注塑后,利用现实中常见的注塑完成后顶针顶出技术将模具和模腔顶出注塑层2,在滑动机构4的作用下,实现了对第一夹具5、第二夹具6、第一模腔7和第二模腔8的稳定固定和注塑完成后的解除固定作用。
[0023]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注塑层2顶部位于注塑管22底部固定有分流槽21,且分流槽21分别与两侧第一模腔7和第二模腔8连通,方便针对异形的头部连接件进行注塑。
[0024]请参阅图5、图6和图7,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第一滑块41、第二滑块42、第三滑块43、插接柱44、气动推杆45、固定架46、第一滑槽47、第三滑槽49和第二滑槽411,所述注塑层2表面上对应第一夹具5、第二夹具6、第一模腔7和第二模腔8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4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用头部连接件,包括注塑盖(1)、注塑层(2)和底座(3),所述底座(3)顶部固定有注塑层(2),且注塑层(2)通过限位柱(23)滑动插接有注塑盖(1),所述注塑盖(1)表面上开设有注塑口(11),所述注塑层(2)顶部对应注塑口(11)的位置固定有注塑管(22),且注塑管(22)与注塑口(11)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层(2)顶部表面上位于注塑管(22)一侧设有第一夹具(5),且注塑层(2)顶部表面上位于注塑管(22)另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夹具(6),所述第一夹具(5)与第二夹具(6)一端均滑动套接有第一模腔(7),且第一夹具(5)与第二夹具(6)另一端均滑动套接有第二模腔(8),所述注塑层(2)外壁上对应第一夹具(5)、第二夹具(6)、第一模腔(7)和第二模腔(8)的位置设有可对其进行固定保持注塑稳定的滑动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头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层(2)顶部位于注塑管(22)底部固定有分流槽(21),且分流槽(21)分别与两侧第一模腔(7)和第二模腔(8)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头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第一滑块(41)、第二滑块(42)、第三滑块(43)、插接柱(44)、气动推杆(45)、固定架(46)、第一滑槽(47)、第三滑槽(49)和第二滑槽(411),所述注塑层(2)表面上对应第一夹具(5)、第二夹具(6)、第一模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弘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