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533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2
一种车辆减震器,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散热腔,缸体内设置压缩腔,压缩腔与散热腔连通;活塞杆为柱状空心结构,与活塞连接处的活塞杆周围设置有若干透油孔,活塞杆一端设置微型单向阀;所述的压缩腔上部侧壁设置若干透油孔,通过透油孔压缩腔上部与散热腔相连通。本申请中的减震器能够使减震油完成循环降温再混合,具备更好的混合降温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同一部分减震油反复流入流出的缺点,避免了部分减震油经过散热后长时间不能回流,无法降低整个减震器缸体内部减震油温度的情形;解决了减震油还未进行充分散热降温,又会随着活塞的上升回流到减震器缸体内部,无法降低整体的温度的问题。的温度的问题。的温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减震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车用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减震器性能是提高车辆舒适性的重要部件之一,通过减震器不仅能够提高乘坐体验,同时减震器能够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减震器主要是通过压缩减震油以抵消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在减震的过程中,活塞反复压缩减震油,不断对减震油做功,从而使减震油在减震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高温容易加快减震器中的油封、密封圈等结构的老化,降低减震器的使用年限,在普通的减震器结构中,对减震油的散热仅仅是依靠减震器缸体向外散出,散热速度低,效果并不理想。
[0003]在专利号为CN201721097431.X,名称为“减震器及具有其的车辆”的专利中,阐述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散热片内设置第二内腔,加快第二内腔中减震油的热量散发,在活塞上升的过程中,使第二内腔中散热后的减震油回流到减震器缸体内与高温减震油混合从而降低减震油整体的温度,但是在该技术方案中,减震油在流入或者回流的过程中均是通过减震器缸体底部的同一阀体,加上减震油自身的流动性较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减震器,其特征是,包括缸体(1)、活塞(2)、活塞杆(3)、散热腔(4);所述的缸体(1)内设置压缩腔(5),用以容纳减震油,压缩腔(5)底部与散热腔(4)底部连通;压缩腔(5)上部与散热腔(4)上部连通;所述的活塞(2)可移动的设置在压缩腔(5)内;所述的活塞杆(3)与活塞(2)固定连接且活塞杆(3)一端穿出活塞(2),活塞杆(3)为空心结构;与活塞(2)连接处的活塞杆(3)周围设置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映王淑超李丙洋罗全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派蒙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